都在談“智能計算”,華為有什麼不一樣?

毫無懸念的,華為召開了“智能計算”大會,並正式成立了“華為智能計算業務部”,這也標誌著華為正式對外開啟了智能時代。

都在谈“智能计算”,华为有什么不一样?

“我們正在進入智能世界,計算是其核心驅動力,隨之對算力的需要也會更強,計算形態要更加豐富、更加多樣化,同時對統一架構的計算平臺也提出了巨大挑戰”,在當天發佈會的現場,華為IT產品線總裁侯金龍如是說。

其實早在多年前,華為就已經專注於智能設備的研發,不過正式的、大張旗鼓的對外宣佈,這還是第一次。記得在今年的華為HC全聯接大會上,華為曾經推出過兩款名為Ascend昇騰的AI芯片,這也被外界視為華為發力AI的最佳體現。

都在谈“智能计算”,华为有什么不一样?

雖然從應用範疇和影響力來說,AI芯片不能與通用芯片相提並論,但是在特定的應用領域或者業務範疇上,AI芯片還是有很大的優勢。我們都知道,一款芯片的研發都要經歷漫長的過程,而華為AI芯片的出現不僅僅從側面正視了“深耕研發”這件事,更從生態系統上實現了完善。

如此一來,華為也成為了傳統服務器供應商向AI服務商轉型過程中,能夠實現從自家芯片到服務器,從硬件到軟件,從平臺到生態系統的唯一一家企業,恰恰符合華為對於自身的“全棧”定義。

都在谈“智能计算”,华为有什么不一样?

“我們的全棧,從底層的計算力到上層的應用,華為都是有部署的。華為支持主流的框架,通過非通用的算力,提供開放的接口,與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在談到智能時代如何實現全棧的時候,華為智能計算業務部總裁邱隆如是說。

同樣在提到AI芯片的時候,華為中國智能計算業務部總裁萬志也表示華為未來將會在AI應用領域投入更多的研發精力,也會有更加出色的產品發佈——“(華為)陸續還會發布全系列、全場景的AI系列芯片。基於這些芯片達到的場景,可以滿足在各行各業AI的需求,這是我們非常重要的戰略”。

同樣是在這次大會上,華為表示“將建立‘客戶+夥伴+華為’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共同體”,一起構築共贏生態。邱隆提到,華為智能計算將作為華為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的基石,支撐未來構建智能社會的願景。在談到全新成立的智能計算業務部承擔的責任時,邱隆將其分為了對外和對內兩方面的內容——

“一個是華為智能轉型,我們承擔基座的角色,首先在華為內部所有產品線,涉及到智能計算相關的部分,都會使用我們的產品和部件;第二,我們承擔了對外獨立的產業責任,我們會把智能計算作為獨立的產業面向客戶直接進行銷售,面向客戶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

都在谈“智能计算”,华为有什么不一样?

邱隆口中的“基座”這次也有所改變。熟悉華為產品線的朋友可能知道,華為之前的服務器產品叫做FusionServer。而如今在升級智能化之後,未來面向智能數據中心以及服務器基礎設備則統稱為“FusionServer Pro”,意在通過全智能化的管理和部署能力,達到更好的生命週期,以及更低的管理成本。

都在谈“智能计算”,华为有什么不一样?

本次大會上另一個引起大眾關注的,則是華為正式發佈了ARM處理器芯片,這款被業界風傳了好久的產品也第一次解開了神秘的面紗。據悉,這款基於ARMv8架構的處理器採用了7nm 工藝的TaiShan自主設計核心,最大提供到 64核配置,並支持雙100GE網絡和8通道DDR4-2933。

在採訪當中,邱隆多次強調,華為並非是希望用ARM取代任何芯片,而是希望能夠在芯片領域多點開花,在x86平臺之外借助於ARM實現有益的補充,包括存儲、備份、大數據和HPC開源等許多應用中都可以看到ARM的身影。華為所希望的,是將整體的芯片市場蛋糕做大,與合作伙伴實現共贏。

都在谈“智能计算”,华为有什么不一样?

如此看來,無論是在智能計算核心的計算力層面,還是在底層的芯片架構上,華為都具備了強大的實力。為此,本次大會上華為更是多次強調“雲邊端”的概念,即從前端到邊緣雲再到後端的公有云/私有云,實現雲邊端之間的打通和全場景數據高效協同,提供超高帶寬、超低時延、數據互通、無縫覆蓋的網絡。

對於客戶來說,華為這種全棧式的解決方案尤其受到關注。一方面,伴隨著計算能力的提升,客戶希望在後端的數據中心側能夠具備強大的計算力,無論是採用CPU或者GPU計算,最終需要實現的就是AI的智能化;而在邊緣側,用戶則不需要那麼強大的性能,但是需要邊緣設備能夠儘可能的高擴展、低能耗,這時候ARM平臺就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而在端的層面,更快的相應速度、更低的延遲和功耗,則是用戶最關心的。

都在谈“智能计算”,华为有什么不一样?

恰恰如邱隆提到的那樣,“智能化改造,不是需要一個一個的部件,一個一個的產品,客戶其實不關心你提供的是什麼東西,而是需要整體的解決方案。這一點恰恰是華為我們能發揮自己的長處,不管是我們的技術也好,還是我們的市場銷售服務團隊也好”。

從2002年研發服務器到現在,華為已經走過了16個春秋,也推出了一代代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可擴展性的產品。如今在轉向智能計算之後,華為更能夠藉助“雲邊端”的優勢,藉助於從底層芯片到上層框架的全棧式佈局,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服務和體驗。

“在人工智能時代,華為是提供全棧的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框架基礎是華為的,剩下的要跟合作伙伴一起打造”,邱隆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