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再难出贵子经过几年的洗礼现在怎样了?

  大家好,我是冷言。

  最近冷言的朋友圈不知道什么回事又兴起了一句话:寒门再难出贵子。冷言记得冷言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一张高中的试卷上面可能离这句话提出已经有点年份了。(以前冷言并不喜欢关注什么社会热点,因为有的事情被炒作太严重了冷言没什么兴趣。)

  按道理讲冷言主要了解的方面是理论物理学对教育方面说不上话,就算以后冷言的理论被证实了,冷言在教育方面也没什么好说的。但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经过几年的洗礼,中国现在的教育现状冷言只能说依照个人看到东西说两句话。

寒门再难出贵子经过几年的洗礼现在怎样了?

  寒门再难出贵子主要讲的是寒门家庭凭孩子很难到比较好的大学里面读书,这事情已经发生了很久。近年来有所改变但是在冷言心里面可以这样描述可以说完全没变,也可以说翻天覆地。

  完全没变讲的是在中国超一流大学里面,寒门子弟的比例根本没有上涨多少,上涨绝对不到10%。最直接的例子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寒门弟子的比例绝对不到百分20,甚至连15%都不到。(冷言看了很多份统记数据,里面的比例都不一样,但是唯一相同的是每一份统计数据的比例都不会大于20%,甚至有的数据只有7%。可能是这些统计数据对寒门的定义不一样吧。)说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许多寒门子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我相信大家都明白清华大学与一所普通大学的差距在哪里?很多时候他们的课本是一样的,学的东西也是一样的。

冷言以前曾经看到过一个招聘通告,上面清楚地有一条规定985以上的学校无论专业全部聘用。也就是说这家公司有可以是一家建材公司而你在清华大学学的专业是美术专业,你照样可以到这家公司工作而且职位很高。(这种状况可能只出现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毕竟北上广这种经济发达地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囯超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多的不能再多了,不会出现那种恶心的状况。)

寒门再难出贵子经过几年的洗礼现在怎样了?

  所以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的描述正确性跟提出当年差别没有太大。还有冷言曾经看到许多二流大学毕业出来学生自愿到技校去再读两年。(他们读过大学所以文化课都不用学,只是学技术的话一般两年就可以毕业。)但是大家有听过多少个拿了清华大学毕业证的人找不到工作。

  综上所述冷言得到一个十分悲观的解释: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虽然过了很多年,但是描述的现状还是没有改变依然是这个样子。许多寒门子弟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了,但是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作用并不大,因为现在有太多太多太多太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了,你的普通学校算得了什么?你出去应聘的时候你拿出你的大学毕业证,别人看都不想看。冷言甚至听说有的职场招聘负责人拿到一堆简历之后,直接随机把一半丢掉。那个公司负责招聘人才的人还说我不需要运气不好的人。实际的说他之所以敢随便把一半简历丢掉的原因,是这些简历的附带的文凭给他的印象都是一样的,因为这简历所附带的文凭表明其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胜任这份工作。

寒门再难出贵子经过几年的洗礼现在怎样了?

  冷言重复一下开头的话,冷言了解的是理论物理学对教育的事插不上话,就是对自己看到的情况就事论事。

  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经过几年的洗礼,我不知道大家对这句话有何看法?

  我是冷言喜欢我的文章就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