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博山八陡鎮大過年集

真快,又是一年三十到,就又要過年了。

今年到哪兒過年,卻成了個不是問題的大問題,由此不禁想起了以前回老家過年和趕年集的往事。

每逢農曆初五、初十是八陡大集,每年的臘月三十、小進年時就是臘月二十九,總之,臘月的最後一天,是這裡年前的最後一個大集。

之前,小年後的二十五大集,是最熱鬧的大集。在這一天的大集上,各類物品一應俱全,各家各戶基本上都會這時把年貨準備齊當了。三十這天再來趕集,也就是買點小東西或補充點時令新鮮蔬菜而已。現在則不同了,在外地工作的人多了,一般年跟前才能趕回來,這最後一個年集,便有了某種儀式感,成了常年在外的人們回老家過年必來體味的一道風景線。同時,也是要給家裡再置辦點年貨,表示一下孝心,從外回來的人們一般都要來趕這最後一個年集,這最後的年集也就越來越熱鬧。

淄博博山八陡鎮大過年集


因為家裡新添了人口,吃住都不比從前方便,去年就在年三十這天趕回老家過年。一早從家出發,驅車150公里,到八陡老家已經是十點半左右。進門後,看到母親坐在靠近門的木質沙發椅上,拿著一包牛奶在吸喝。首先問好,說了幾句話,看到她的手腳臉都有些浮腫,但是其它也沒有什麼不正常,就沒太在意。因為新兒媳婦是初次回來過年,想讓他們一起感受一下這裡過年的氣氛,體驗一下趕年集的味道,也為給家裡再添點新鮮蔬菜和水果,一家四口就先去趕年集。

淄博博山八陡鎮大過年集


自從修建了文姜路,原來的八陡大場集就改為了在公路兩邊擺攤。目前大集可以分為兩路,沿文姜路自杏花崖到北河口汽車站是大集的一路,沿天主堂後岳陽河畔的老公路一直到北寺大橋是另一路。這路幾乎擺攤到了北四大橋東頭的鐵路跟前,少說也得有1公里路長。集市上各種貨物都有,文姜路以花木文玩為主,老公路則以魚肉蔬菜水果和日常用品為主。當然,過年了,售賣鞭炮的攤位肯定是不能少的。

淄博博山八陡鎮大過年集


沿平坦的文姜路,走下曾經的東頂大崖頭,來到11路公交終點站,從此先向西一路走到杏花崖白家館。首先是售賣鞭炮和玻璃器皿的攤位,往後就是家居文玩花卉攤位,還有售賣“古董”的,各個攤位前都有不少人在詢問,尤其是賣鞭炮的攤位前更是人頭攢動,不少人在購買。過年曾有至少放三串鞭炮的習慣,富裕家庭更是要放很多鞭炮、禮花,以彰顯自家的日子紅紅火火。

淄博博山八陡鎮大過年集


又從天主堂橋西頭順著河沿公路向裡走,兩邊攤位基本是以賣水果和蔬菜為主,各類新鮮蔬菜種類繁多、應有盡有。由於已近中午,好多攤位的蔬菜已經賣的所剩無幾,大家也都想早點收攤回家過年,誰也不想把多餘的蔬菜拉回去,在自己家裡再多存“一年”,有的攤位已經開始降價銷售。

淄博博山八陡鎮大過年集


自鳳凰嶺下面到北寺橋大陡坡,這一路的東西比較混雜,既有蔬菜水果,也有豬牛羊肉和凍魚凍蝦等生鮮產品,醬肉香腸肉丸等博山特色熟食更是少不了,炒貨糖果堅果這些過年必備品絕不會缺席,這些都是大家平時的日常飲食用料,不足為奇。

淄博博山八陡鎮大過年集


走到原鳳凰嶺天梯下時,兩個蔬菜攤位之間,有兩個大麻袋,麻袋前面一個托盤裡放著一種已經有很多年沒見到過的東西。它其貌不揚,大小不一,捲曲著身子,淡淡的墨綠色中略為泛黃光,看著半透亮,摸著溼潤潤,質地軟綿綿,但卻帶有彈性,有點像木耳卻又不是。這是不是“地瓜皮”?一問果然不錯。此“地瓜皮”並非彼地瓜之皮,而是一種“地衣”——夏天雨季長在山上枯草根叢中的一種菌類,可以用它打雞蛋湯,可以和雞蛋一起炒著吃,還可以包包子,熟後有一種特有的蘑菇的鮮香,味道很是鮮美。記得小時候,暑假期間雨水還是很豐沛,經常是夜間下大雨、白天大青天,這種天氣最適合“地瓜皮”生長,隔三差五就會和小夥伴們到滴水崖上面,在長在覆蓋在青石上的土裡的草叢根中撿拾“地瓜皮”。不過撿拾非常費時累人,因為是長在枯草地上,個頭又小顏色又和周圍差不多,數量也不會很多,半天也就能拾一碗。十年動亂期間,學習課業很少,暑假更是無所事事,一有機會就會去爬山,拾“地瓜皮”,拾蘑菇,抓“叫咬”(蟈蟈),掏鳥窩。想起來,這也得是四十幾年前的事了,往事如煙啊。這兩大麻袋“地瓜皮”,要是和當年一樣去撿拾,得需要用多少時間費多大功夫啊!有這麼好的美食,還不趕快買些,回家慢慢享用!

淄博博山八陡鎮大過年集


繼續沿公路向東,路兩邊的攤位明顯加密增多,趕集的人們也更多了起來,可以說有些擁擠了。因為人太多,便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買了些水果和新鮮蔬菜,向家走去。回家的路上,品味著現在的大集,不禁想起了兒時的八陡大集。

淄博博山八陡鎮大過年集


小時候,八陡大集是在北河口的大場裡。可能是因為人小吧,感覺那時的大集真大、真熱鬧。

那時大場是八陡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場所。東側是八陡百貨商店和八陡飯店,西面是八陡蔬菜公司,南邊是八陡旅店,北面是個大戲臺,中間是塊大空地。菜店後面是五龍溪,戲臺北邊是岳陽河,在大場的西北角,二者匯流後向西蜿蜒流過八陡莊,流過石炭塢、山頭諸村莊後,在神頭匯入孝婦河。

淄博博山八陡鎮大過年集


集市是在中間的大廣場裡,商販們會分類集中在不同的區域裡,兩邊擺攤中間走趕集的人,想買什麼,就到相應區域。

最難忘的是過年時的大集,尤其是臘月二十五的年集最是熱鬧。大人們趕集忙著置辦年貨,小孩們手頭沒有幾個錢,趕集就是去看熱鬧,主要是去看放鞭炮。

淄博博山八陡鎮大過年集


那時鞭炮還可以自己做自己買,所以年集上有很多賣鞭炮的。賣鞭炮的都集中在靠西北的區域,不止叫賣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各家之間更會用燃放鞭炮,相互比試誰家的更響、更脆,誰家的捲紙炸得更碎,以此來招攬顧客。最好的推銷方法就是時不時放上一串。可以說,那時的年集上,鞭炮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這邊剛放完一串清脆響亮的電報紙掛鞭;那邊也不甘示弱,立馬點上一掛草紙鞭炮,“啪啪”聲響徹雲霄。與此同時,兩邊的售賣人員也是使出渾身解數,向看熱鬧的人們推銷自己的鞭炮。

大雷是大人們的最愛,白天點燃,前期只會聽到輕輕的嗤嗤聲,只能看到一股向上冒的青煙,青煙沒了緊接著就是一聲巨響;在黑天時,首先會看到漂亮的煙花竄向天空,當煙花逐漸變少後,就是快要到炸響時,一回兒之後就聽到那震耳欲聾的沉悶響聲。滴滴筋是小姑娘的最愛,它不會爆炸,點著後只是嗤嗤的冒花火,可以用手拿著在空中畫圓圈等各種圖案,有時也可以用它點炮仗。大一點的男孩們玩的鞭炮種類就多了,大雷適合黑夜放,它可以噴出漂亮的禮花樣花燭,花燭噴完了,就到了炸響的時候;煙爆仗和大雷是一對,芯子也很短,但點燃後會冒一段時間的黃煙,等不冒煙了,才會炸響,所以它適合白天放。竄天猴會帶著一股青煙竄向天空,在空中炸響,碎紙屑紛紛灑灑落下;二踢腳也是受歡迎的鞭炮之一,它們二者可是現代運載火箭和各種導彈的鼻祖。小男孩則玩那種很小的小火鞭,爆炸威力很小,只會炸開這小火鞭身子的中間一點點,膽大一點的孩子,有時就用指甲蓋掐著小火鞭的屁股邊燃放,當然這也需要一定的膽量才行。那時候每家都不富裕,鞭炮也不會買很多,因此,男孩們都是把成串的鞭炮拆成單個,然後一個一個放,一般要放到初一中午才結束。

想著想著,已經回到了家門口,也到了開午飯的時候,和母親一起開始吃這個年三十的午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