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

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

想理解中國的未來,必須要了解過去,今年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實體企業都在亦步亦趨中品嚐著艱辛之苦,痛苦總有原因,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過去依靠舉債發展的經濟模式。靠舉債發展不會創造經濟增長,卻會擾動經濟。經歷了三輪舉債發展的模式後,目前企業、政府、家庭的負債率已處於歷史高峰。如同次貸對於美國的影響,我國高負債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最大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去槓桿收貨幣成為近兩年經濟的救命稻草,我們在去槓桿的道路上已經走了一年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緊縮了貨幣,也容忍了債務的違約,消滅了不健康的經濟細胞,良幣驅逐劣幣的效應初顯,房價的泡沫也開始慢慢變小,減稅讓利於民……我們說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不僅僅指每次金融危機中國都能平穩度過,而是即便是短期有陣痛,但卻是到達希望彼岸的墊腳石,是必經之路,一旦踏過了,中國將迎來真正的春天。

一 過去:負債累累,悲劇的開始

2008年,因為美國次貸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給中國帶來不小的震撼,中國為了穩住經濟,釋放了40000億鈔票,分兩年執行,期初政府的計劃是先寬鬆後緊縮,可是水閘一旦開了,覆水難收,這一計劃雖然給中國經濟以強有力的電擊刺激,但其副作用也延綿不絕,這四萬億被更多地投放到效率低的生產部門,如鋼鐵、煤炭等國企,一方面給了這些企業苟延殘喘的機會,另一方面造成了大量的銀行壞賬。最嚴重的是地方政府的在四萬億的推動下,各種基建項目開始輪番上會,不僅造成了日後嚴重的產能過剩,也給金融業尤其銀行業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2012年-2013年,因為產能過剩,投資弱化,經濟再度下滑,政府融資平臺又開始大幅舉債,投向基建,政府部門的隱形債務再一次增長。2016年-2017年,經濟仍然放緩,居民部門開始大幅舉債,地產泡沫愈演愈烈。

2018年以來,中國經濟再次出現了明顯的下行。每一次經濟下行,我們都採用舉債的方式應對,但是治標不治本,解決了短期問題,但每次都是好景不長。

靠舉債發展只會創造經濟波動,而不會創造經濟增長。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只有當交易的錢來自於生產效率的提高,才會創造新的價值,促進經濟增長。如果交易的錢是來自於舉債,那麼當還債時,經濟就會下行。

舉債發展經濟,往往是悲劇的開始。

二 現在:堅定地去槓桿之路

經過2008年以來的舉債發展經濟之路以來,中國的各部門槓桿水平都處於歷史高峰。例如,我國居民部門槓桿率因為貸款購置房地產而高企,隨著房價上漲,加槓桿配置房產的居民財產性收入大幅度增加,而沒有加槓桿購買房產的則沒有有效獲得財產性收入,這樣就會導致貧富差距擴大。因為房產的變現能力較差,總的消費能力就會降低。所以居民加槓桿配置房產就制約了消費擴大和消費升級。

而達里奧在他的新書《理解鉅債危機》中,總結了全球數十次去槓桿的經驗,提出要想實現完美的去槓桿,必須做好四件事:一是貨幣緊縮,二是債務違約,三是重新創造貨幣,四是財富再分配。

我們走到了哪一步?

先看貨幣方面,從2008年到2017年,中國的M2(貨幣供應量)年均增速為15.4%,遠遠超過了同期經濟增速,過去十年我們沒怎麼緊縮過貨幣。2018年,我國的M2增速降至8%,銀行總負債增速降至7%,均遠低於過去10年的平均增速,甚至已經低於中國的GDP名義增速,這說明今年中國的貨幣緊縮已經開始了。

其實中國的貨幣超發很大程度上是影子銀行導致。一直以來,券商資管等金融機構的通道業務發展迅猛,幫助商業銀行逃避了監管從而超發信貸,使得真實的貨幣嚴重超發。從2017年開始,央行推動了轟轟烈烈的金融去槓桿,資管新規也在今年正式發佈,從此影子銀行的大門就被關上了,從而真實的貨幣增速就出現了大幅下降。

所以,第一步做到了。

債務違約確實是今年頻頻上演的悲劇,2018年以來有80多隻債券違約,違約總金額約800億,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前四年違約金額的總和,債券違約大都是民企,這些企業普遍存在前期舉債巨大的現象。而P2P行業更是頻頻暴雷,僅在6月份就有上百家P2P企業倒閉。

第二步也出現了。這說明我們在去槓桿的道路上已經走過了一半了:不僅緊縮了貨幣,還容忍了債務違約的出現,消滅不健康的經濟細胞,驅逐經濟裡面的劣幣。

貨幣超發對經濟是不利的,但是經濟又必須靠創造貨幣來推動。貨幣像經濟的血液,過去汙血太多,導致很多部門出現“腫瘤”,就像影子銀行。現在我們把影子銀行關了,腫瘤切除了,但是血液還是要供給的,這就需要基礎貨幣。我們央行在今年四次大幅降準,從而提供了相對更多的基礎貨幣,這是正確的選擇,但是光靠外部輸血是不行的,還要將身體的造血功能完善。這部分功能來在於:企業部門和居民部門。於是,通過減稅的財政政策,來提高企業部門的盈利性和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收入便是良好的舉措,合理的減稅也可以實現財富再分配。從而而達里奧說的完美去槓桿的四件事,我們都做了,而且還在進一步深化。政府在9月份提出了增值稅稅率三檔並兩檔、進一步下調增值稅稅率,這有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實施,只要我們堅持一手去槓桿收貨幣、驅逐違約劣幣,一手大幅減稅、獎勵良幣迴歸,就有希望重建良幣驅逐劣幣的正循環,達到完美的去槓桿,從而使經濟回到平穩正常的軌道上來。

三 未來: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

更大力度的減稅還在路上。減稅是中國經濟轉型最為關鍵的一步,過去經濟的起飛是靠著大政府、小市場,但要想實現經濟繁榮,就必須回到小政府、大市場,激發各個經濟主體的活力。

1970年代的美國,和中國過去十年較像。當時美國投機氛圍嚴重,貨幣超發。但就在1981年,里根在當選美國總統之後,面對滯脹的爛攤子,提出了著名的“經濟復興法案”:一是減少貨幣發行,二是加大減稅力度。

首先是貨幣收縮,然後美國投機的時代結束了,但是商品市場步入大熊市,投機的美國首富邦克破產被而後的蓋茨取代。靠著減稅,美國進入了創新和繁榮的大時代,出現了微軟、蘋果、亞馬遜這樣富可敵國的企業,在1981年之前,美國的股市整整17年低迷,而在1981年以後,代表創新的美國納斯達克指數以平均每年10%的漲幅,漲了整整50倍,這種創新繁榮背後的最大功臣就是減稅。

而且減稅更大的意義在於,它是非常重要的獎勵機制。對於我們的國家而言,居民和企業的稅收貢獻最大,如果能夠大幅減稅,那麼這些健康細胞所獲得的獎勵就越大,就可以激勵其茁壯成長,中國經濟恢復穩健發展也就指日可待!過去十年,買房的人都得意洋洋,大部分投機都指向地產,但這種經濟發展模式顯然沒有未來。當去槓桿收貨幣決心不改,投機的土壤就會日漸貧瘠,房地產的時代就會結束了。而只要我們下決心減稅,那麼銳意創新、踏實肯幹的人的機會就到了,我們會迎來創新的大時代。

去槓桿短期陣痛,但長期光明。隨著時間的發展,我們的優勢看似弱化,但實質是在向好的方面“轉化”。

首先,關於人口紅利,目前我國的勞動力相對於東南亞已經不再便宜,以前我們靠人修路、建橋就可以拉動GDP,靠模仿國外的技術就可以發展。但現在靠外需不行了,靠不住了,必須要回到內需。其實中美貿易戰不過給了我們一個契機,這個契機讓我們回到自身反思自己,發展自己,逼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雖然勞動力不再便宜,但是勞動質量卻提高了,我們每年有1千萬大學生畢業,是全球最多的人力資本,雖然沒有了人口的數量紅利,卻迎來了人口的質量紅利。我們有十四億人口,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這仍然是未來全球最有潛力的內部市場,我們有靠的住的內需。

其次,中國資本市場,並不悲觀。今年A股大幅下跌,導致金融從業人員都特別悲觀。而其實,除了美國,幾乎所有新興市場都在跌,A股因為散戶太多,經常暴漲暴跌,是不理性的投資所致,但這反而給專業投資者和理性投資者很多機會。美國和加拿大的很多投資者都是以長期投資為主,很多機構都是拿了騰訊好多年、以及阿里,過去靠中國資產賺了很多錢,很多外資都沒有因為短期下跌而長期看空中國,反而是下跌以後在逐漸加倉,中國經濟雖然短期遇到困難,但是長期還是會繼續發展的很好,14億人消費升級的大趨勢沒有變,那麼一些代表未來的好企業跌下來反而是機會而不是風險。

第三,關於人民幣貶值。雖然今年人民幣匯率在貶值,但是其他大部分新興市場也都在貶值,因此主要還可以用美元升值來解釋,匯率像一把雙刃劍,從一個角度來講,中國的產業有競爭力,所以匯率貶值會改善出口和外匯,這樣就會改善進一步貶值的預期。

事實上,很多政策的歸根點都在於兩個字:公平。目前我們國家更加強調公平,所以會重走舉債發展的老路,而有望走向收縮貨幣、減稅發展的新路,在承受經濟短期陣痛時,換取長期健康的經濟發展之路,這是一條充滿希望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