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投资机会在中国

最好的投资机会在中国

想理解中国的未来,必须要了解过去,今年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实体企业都在亦步亦趋中品尝着艰辛之苦,痛苦总有原因,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过去依靠举债发展的经济模式。靠举债发展不会创造经济增长,却会扰动经济。经历了三轮举债发展的模式后,目前企业、政府、家庭的负债率已处于历史高峰。如同次贷对于美国的影响,我国高负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最大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去杠杆收货币成为近两年经济的救命稻草,我们在去杠杆的道路上已经走了一年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紧缩了货币,也容忍了债务的违约,消灭了不健康的经济细胞,良币驱逐劣币的效应初显,房价的泡沫也开始慢慢变小,减税让利于民……我们说最好的投资机会在中国,不仅仅指每次金融危机中国都能平稳度过,而是即便是短期有阵痛,但却是到达希望彼岸的垫脚石,是必经之路,一旦踏过了,中国将迎来真正的春天。

一 过去:负债累累,悲剧的开始

2008年,因为美国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不小的震撼,中国为了稳住经济,释放了40000亿钞票,分两年执行,期初政府的计划是先宽松后紧缩,可是水闸一旦开了,覆水难收,这一计划虽然给中国经济以强有力的电击刺激,但其副作用也延绵不绝,这四万亿被更多地投放到效率低的生产部门,如钢铁、煤炭等国企,一方面给了这些企业苟延残喘的机会,另一方面造成了大量的银行坏账。最严重的是地方政府的在四万亿的推动下,各种基建项目开始轮番上会,不仅造成了日后严重的产能过剩,也给金融业尤其银行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2012年-2013年,因为产能过剩,投资弱化,经济再度下滑,政府融资平台又开始大幅举债,投向基建,政府部门的隐形债务再一次增长。2016年-2017年,经济仍然放缓,居民部门开始大幅举债,地产泡沫愈演愈烈。

2018年以来,中国经济再次出现了明显的下行。每一次经济下行,我们都采用举债的方式应对,但是治标不治本,解决了短期问题,但每次都是好景不长。

靠举债发展只会创造经济波动,而不会创造经济增长。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只有当交易的钱来自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才会创造新的价值,促进经济增长。如果交易的钱是来自于举债,那么当还债时,经济就会下行。

举债发展经济,往往是悲剧的开始。

二 现在:坚定地去杠杆之路

经过2008年以来的举债发展经济之路以来,中国的各部门杠杆水平都处于历史高峰。例如,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因为贷款购置房地产而高企,随着房价上涨,加杠杆配置房产的居民财产性收入大幅度增加,而没有加杠杆购买房产的则没有有效获得财产性收入,这样就会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因为房产的变现能力较差,总的消费能力就会降低。所以居民加杠杆配置房产就制约了消费扩大和消费升级。

而达里奥在他的新书《理解巨债危机》中,总结了全球数十次去杠杆的经验,提出要想实现完美的去杠杆,必须做好四件事:一是货币紧缩,二是债务违约,三是重新创造货币,四是财富再分配。

我们走到了哪一步?

先看货币方面,从2008年到2017年,中国的M2(货币供应量)年均增速为15.4%,远远超过了同期经济增速,过去十年我们没怎么紧缩过货币。2018年,我国的M2增速降至8%,银行总负债增速降至7%,均远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增速,甚至已经低于中国的GDP名义增速,这说明今年中国的货币紧缩已经开始了。

其实中国的货币超发很大程度上是影子银行导致。一直以来,券商资管等金融机构的通道业务发展迅猛,帮助商业银行逃避了监管从而超发信贷,使得真实的货币严重超发。从2017年开始,央行推动了轰轰烈烈的金融去杠杆,资管新规也在今年正式发布,从此影子银行的大门就被关上了,从而真实的货币增速就出现了大幅下降。

所以,第一步做到了。

债务违约确实是今年频频上演的悲剧,2018年以来有80多只债券违约,违约总金额约800亿,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前四年违约金额的总和,债券违约大都是民企,这些企业普遍存在前期举债巨大的现象。而P2P行业更是频频暴雷,仅在6月份就有上百家P2P企业倒闭。

第二步也出现了。这说明我们在去杠杆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一半了:不仅紧缩了货币,还容忍了债务违约的出现,消灭不健康的经济细胞,驱逐经济里面的劣币。

货币超发对经济是不利的,但是经济又必须靠创造货币来推动。货币像经济的血液,过去污血太多,导致很多部门出现“肿瘤”,就像影子银行。现在我们把影子银行关了,肿瘤切除了,但是血液还是要供给的,这就需要基础货币。我们央行在今年四次大幅降准,从而提供了相对更多的基础货币,这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光靠外部输血是不行的,还要将身体的造血功能完善。这部分功能来在于: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于是,通过减税的财政政策,来提高企业部门的盈利性和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收入便是良好的举措,合理的减税也可以实现财富再分配。从而而达里奥说的完美去杠杆的四件事,我们都做了,而且还在进一步深化。政府在9月份提出了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进一步下调增值税税率,这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实施,只要我们坚持一手去杠杆收货币、驱逐违约劣币,一手大幅减税、奖励良币回归,就有希望重建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循环,达到完美的去杠杆,从而使经济回到平稳正常的轨道上来。

三 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在中国

更大力度的减税还在路上。减税是中国经济转型最为关键的一步,过去经济的起飞是靠着大政府、小市场,但要想实现经济繁荣,就必须回到小政府、大市场,激发各个经济主体的活力。

1970年代的美国,和中国过去十年较像。当时美国投机氛围严重,货币超发。但就在1981年,里根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后,面对滞胀的烂摊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复兴法案”:一是减少货币发行,二是加大减税力度。

首先是货币收缩,然后美国投机的时代结束了,但是商品市场步入大熊市,投机的美国首富邦克破产被而后的盖茨取代。靠着减税,美国进入了创新和繁荣的大时代,出现了微软、苹果、亚马逊这样富可敌国的企业,在1981年之前,美国的股市整整17年低迷,而在1981年以后,代表创新的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以平均每年10%的涨幅,涨了整整50倍,这种创新繁荣背后的最大功臣就是减税。

而且减税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是非常重要的奖励机制。对于我们的国家而言,居民和企业的税收贡献最大,如果能够大幅减税,那么这些健康细胞所获得的奖励就越大,就可以激励其茁壮成长,中国经济恢复稳健发展也就指日可待!过去十年,买房的人都得意洋洋,大部分投机都指向地产,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显然没有未来。当去杠杆收货币决心不改,投机的土壤就会日渐贫瘠,房地产的时代就会结束了。而只要我们下决心减税,那么锐意创新、踏实肯干的人的机会就到了,我们会迎来创新的大时代。

去杠杆短期阵痛,但长期光明。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的优势看似弱化,但实质是在向好的方面“转化”。

首先,关于人口红利,目前我国的劳动力相对于东南亚已经不再便宜,以前我们靠人修路、建桥就可以拉动GDP,靠模仿国外的技术就可以发展。但现在靠外需不行了,靠不住了,必须要回到内需。其实中美贸易战不过给了我们一个契机,这个契机让我们回到自身反思自己,发展自己,逼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虽然劳动力不再便宜,但是劳动质量却提高了,我们每年有1千万大学生毕业,是全球最多的人力资本,虽然没有了人口的数量红利,却迎来了人口的质量红利。我们有十四亿人口,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这仍然是未来全球最有潜力的内部市场,我们有靠的住的内需。

其次,中国资本市场,并不悲观。今年A股大幅下跌,导致金融从业人员都特别悲观。而其实,除了美国,几乎所有新兴市场都在跌,A股因为散户太多,经常暴涨暴跌,是不理性的投资所致,但这反而给专业投资者和理性投资者很多机会。美国和加拿大的很多投资者都是以长期投资为主,很多机构都是拿了腾讯好多年、以及阿里,过去靠中国资产赚了很多钱,很多外资都没有因为短期下跌而长期看空中国,反而是下跌以后在逐渐加仓,中国经济虽然短期遇到困难,但是长期还是会继续发展的很好,14亿人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没有变,那么一些代表未来的好企业跌下来反而是机会而不是风险。

第三,关于人民币贬值。虽然今年人民币汇率在贬值,但是其他大部分新兴市场也都在贬值,因此主要还可以用美元升值来解释,汇率像一把双刃剑,从一个角度来讲,中国的产业有竞争力,所以汇率贬值会改善出口和外汇,这样就会改善进一步贬值的预期。

事实上,很多政策的归根点都在于两个字:公平。目前我们国家更加强调公平,所以会重走举债发展的老路,而有望走向收缩货币、减税发展的新路,在承受经济短期阵痛时,换取长期健康的经济发展之路,这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