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品质突围的《许多年》展现家国情怀,黄晓明的演员初心再现

有这么一类影视剧,尽管没有多少“叫卖声”,但却凭借品质牢牢地刻在人们记忆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运用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创作,穿越时代和历史,成为常看常新的经典。

《你迟到的许多年》就是这类代表作。

凭借品质突围的《许多年》展现家国情怀,黄晓明的演员初心再现

这部剧一开播,就将观众成功拉回到上世纪80年代初。

在那个欣欣向荣的生产建设时代,纵然环境再艰苦,大汗淋漓的铁道兵们依旧工作得热火朝天,劲头十足。

在烟尘弥漫的隧道之外,却是另一番景象。

简陋却整洁的营房、饭堂、连部等置景,包括水桶、电风扇、搪瓷洗脸盆等道具,处处都体现着80年代的独特气息,准确而强烈的年代感,成功让观众沉浸其中。

凭借品质突围的《许多年》展现家国情怀,黄晓明的演员初心再现

前五集对部队生活的描写,当过兵的人看了会勾起回忆,没当过兵的人看了也不会觉得突兀或者怪异不接地气。

军营时期的戏份播出时,很多弹幕观众都会称赞这部剧的细节,连队集合的时候都让他们回想起自己的军营时光或者军训经历。

但这部剧的“格局”不仅于此。

剧集前后跨度为几十年,聚焦了以男主角沐建峰为代表的一批铁道兵转业,一直到他们第二次选择人生。

凭借品质突围的《许多年》展现家国情怀,黄晓明的演员初心再现

时间跨度长,空间跨度也不小。从深山到大城市,从军营到商场,空间与时间交错推进,人物命运此间浮沉。

军人出身的著名文艺评论家,也是《许多年》原著及编剧严歌苓老师多年好友的范咏戈老师在专家研讨会上,对《许多年》赞赏有加:有史诗品相、正能量足、人物塑造成功、细节还原精致。

为什么说这部剧像史诗?

除了跨越度极大的时间线历史感等元素,或许男主角沐建峰的成长也可以作为佐证之一。

他应该是天生就有一些商业头脑的,发现交换机的商机之后,他本能地认为这会是一门好生意,能赚到第一桶金。

那时候促使他想创业的原因也很简单:带着自己连队里的兄弟,过上“好吃好喝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但是这个男主角没有“光环”,第一次创业因为轻信他人失败了,还把自己搭进了拘留所。最后听了团长的建议,去了巴基斯坦搞援建。

凭借品质突围的《许多年》展现家国情怀,黄晓明的演员初心再现

回国之后,他创业的心思却更坚定了。只是这次,商业模式不同了——他想请专家、搞研发,把交换机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

观念的改变来自于十年他在国外的亲身经历。技术在外国企业手上,他们在外处处受欺;只有当自己真正掌握技术,才有可能具备国际竞争力。

从起初的“倒爷”变成“实干家”,这是时光对沐建峰的磨砺,也是大时代背景下无数胸怀家国的中国人缩影。

在历史洪流中,这部剧非常巧妙地选择了沐建峰这个人物来“以小见大”,相应的,在宏大背景下,沐建峰这个人就显得更加丰富了。

他不仅是一个小家里的丈夫和父亲,

更是一个中国军人,

还是一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国家科技现状,在时代发展中激流勇进的勇士。

他执着创业,目的也从为家庭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变成了为国家的“破壁垒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这种“自家而国”,是他作为军人的家国情怀。

中国人自古注重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无数人毕生的追求,也是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延续。军人的家国情怀相比于普通百姓来说,意味着更多奉献与付出,而这背后最终指向的是责任与使命而催发的内生动力。

这也让军人这个职业备受尊重。战火纷飞时候他们冲锋在前,和平年代,依旧有他们在看不见的地方付出。

凭借品质突围的《许多年》展现家国情怀,黄晓明的演员初心再现

很多演员也会为能“演一次军人”激动不已。黄晓明在接下沐建峰这个角色后,发微博说,这个角色是圆了自己的一个梦。

为了这个角色,黄晓明非常用功。为了更接近铁道兵干练的形象,他特意减重10斤,为了演出军人的感觉,他特意找了人请教,通过“采访”了解军人的心态;为了和同组演员一起还原那个时代的热血,他们在现场隔三岔五就“碰一下”来商讨表演里的细节和小动作。

如果说沐建峰这个角色有家国情怀,那么黄晓明就是以自己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演员使命——他要做的,就是把沐建峰的家国情怀准确的传递给观众,他也做到了。

收视率的节节攀升,就是对剧组所有人的最好褒奖。

凭借品质突围的《许多年》展现家国情怀,黄晓明的演员初心再现

上月底零宣传“空降”湖南卫视黄金档还为这部剧引来一些非议,但最终,观众还是被故事和演员征服,现在,《你迟到的许多年》实时收视率最高直逼1.3,52城收视率也近1,这也是湖南卫视金鹰剧场近三个月来的最好成绩。

坦白说,快节奏时代,年代剧并不是一个讨巧的题材,这样的成绩已是不易。

凭借品质突围的《许多年》展现家国情怀,黄晓明的演员初心再现

黄晓明会选择这个剧本,不仅因为沐建峰这个人物足够吸引人,更是因为他身上那股精神,无论遇到了多少挫折也不放弃,永远不会丧失再来一次的勇气。

黄晓明把沐建峰的这种情怀与自己的成长经历结合起来感受透了,才有了现如今的沐建峰。

在塑造沐建峰这个角色期间,黄晓明过了自己四十岁生日。当时他在镜头前表态:四十岁之后是一个新起点,要追求更好的作品。

出道二十年,依旧不忘初心,黄晓明作为演员的坚持,应该也是让他更好地与“沐建峰“的执着融为一体的原因吧?

好的演员也是能从角色中吸取能量的,经历了“沐建峰”之后的黄晓明,相信会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