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夥做手工掛麵,從麵粉到掛麵如同變魔術,好吃還不用放鹽


初冬時節,在河南三門峽大王鎮北朝村,今年30歲的杭朋朋正在和父親一起做掛麵,在他的面前有一張將近三米長的木案板,案板上盤滿了他們剛剛揉出來的面繩,這些面繩在經歷十幾道工序之後,將會變成如銀絲一般的掛麵。

據杭朋朋的父親杭建第介紹,他們北朝村製作手工掛麵的歷史有幾百年,直到現在還是家家戶戶都會製作,特別是入冬以後,農閒時節來臨,他們就會搬出面盆,支起晾掛麵的木架子,趁著晴好的天氣,製作出在方圓百里都頗有名氣的手工掛麵。

一碗香噴噴的手工掛麵,要經歷十幾道工序,如果揀關鍵的工序敘述,主要有和麵、盤條、上杆、出面、收面、捆把兒等幾個部分。麵粉選用的是本地自產的小麥,一般以三年內出產的為宜,和麵的時候按比例加鹽,鹽對製作手工掛麵很關鍵,因為它能增強麵粉的可塑性,把麵條拉的更長而不會斷。


和麵的多少看體力,一般每次和50斤麵粉,這是一天的勞動量,也有身強力壯的“老把式”,一天可以做六七十斤麵粉。杭朋朋把和好的麵糰放在案板上,然後用一個一端固定的木棍在面上來回擠壓,這種做法也是民間智慧的體現,比雙手揉麵要快並且面揉的質量更高。

揉好的大面團攤平,然後切成小胳膊般粗細的面繩,這些面繩此時是分段的,但最終它們會被接成一個完整的長條,盤在面盆裡醒面。

盤條的工作顯然一個人無法完成,杭朋朋和父親站在案板的兩端,一人拉一頭面繩,在案板上來回拉伸揉捏,直到將面繩揉成雞蛋般粗細,然後再次盤入面盆內醒面。

在經歷幾次盤條倒盆之後,面繩變成了如大拇指般粗細的樣子,這還不算完,最終要盤成如小拇指般粗細才可,盤的時候在面繩面外撒的有玉米黃面,這樣可以防止它們相互之間粘連。

上杆的工序多在凌晨四點鐘進行,所以我們沒有拍到相關的畫面,據杭朋朋介紹,上杆是把面繩纏在一根一米長的木根上,纏好之後放入屋內特製的“地倉”裡休眠,大約四個小時過後,就可以趁著大太陽出面了。

出面的時候將面杆掛在兩米多高的木架上,然後從上到下慢慢拉伸,直到拉到接近地面,掛麵的寬窄粗細也恰到好處,為了防止麵條反彈,還要在下面的木杆上壓磚頭。讓人感到震驚的是,這一杆掛麵全部由一根面繩拉成,如果算成長度,他們說一萬米也不止,整個過程如變魔術般神奇。

天氣晴好,大約三四個小時就可以收面了,收到屋裡的掛麵又脆又硬,這時候還要進行“回醒”才可以下刀切,在杭朋朋的刀下有一片用了幾十年的木板,這塊木板的長度就是掛麵的長度。


切好的掛麵一斤一把兒,然後用紙粘漿糊捆好,“我們這個包裝還是有點兒大,現在家庭人口都少,要半斤一把兒的比較多,這些老傳統也在變。”杭朋朋說到。

吃手工掛麵,有個很經典的吃法就是切些蔥花、香菜,再放點香醋,待面下好後衝湯撈麵,整個烹飪過程不用放一點鹽,因為做掛麵的時候已經提前放鹽了,也正是因為這個特性,民間有一句歇後語叫:“吃掛麵不調鹽——有鹽在先。”攝影記錄|張春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