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战舰性能到底如何?都是西方的试验品,怪不得打不赢日本

北洋水师战舰性能到底如何?都是西方的试验品,怪不得打不赢日本

北洋水师被日本打败一直是无数国人心中的耻辱,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团。要知道当时的北洋水师总吨位位列世界第九,亚洲第一,多出日本2000多吨,战斗力理应更高,但是最后却惨败于日本海军的手下,这是为何?其实除了老生常谈的腐败问题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北洋水师的战舰战斗力并不如日本,一些战舰甚至是外国的试验品,远不如日本装备的已经成熟的战舰强大。

当时那个年代,海军技术日新月异,很多我们熟悉的技术都是在此出现。战舰设计师们迫不及待的采用这些新技术,但也让当时的战舰身上存在很多的缺陷。比如经远号巡洋舰,它是北洋水师的主力舰之一,却也是德国制造的第一艘铁甲巡洋舰,存在很严重的设计缺陷。

北洋水师战舰性能到底如何?都是西方的试验品,怪不得打不赢日本

根据记载,经远号两侧的装甲堡高度很低,保护不到水线以上的船体,战斗中水线以上中弹会受到严重的损坏。而且这个装甲堡由三段装甲板拼接制作而成,接缝处没有额外防护,存在严重的保护漏洞。德国当时对中国推荐这个方案,很大程度上是把它当成了德国的小白鼠,先用它练手。

另一艘战舰济远号也是如此。济远号是一艘穹甲巡洋舰,而在此之前德国从来没有设计过这种战舰,它的很多设计甚至来源于当时的小型战舰“蚊子船”。特别是在穹甲防护上,北洋水师记载称它的穹甲位置和铁甲巡洋舰一样,距离水线太远,不仅起不到较好的防护作用,还容易在击穿后积蓄海水,造成战舰倾覆。并且济远号的机舱通道又小又窄,不仅不利于水兵快速通过,还会在损伤后造成混乱,非常影响战舰的正常运作。

北洋水师战舰性能到底如何?都是西方的试验品,怪不得打不赢日本

但这些其实还是次要问题,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暴露出的最大问题是火炮数量和火力密度极低。北洋水师的每艘船装备的总火炮数都不如日本船,并且还都是大口径火炮,虽然威力大,但射速远低于口径较小的火炮。仅是日军吉野号一艘船装备的火炮数量(34门)就接近半个北洋水师的火炮数量,火力密度更是接近整个北洋水师,这就让前者始终处在火力劣势之下,才受到了惨重损失。

从这些方面看,北洋水师的失败也有外部因素在里面:因为订购时间较早,很多北洋战舰设计都不完善,性能不如后来日本订购的新型战舰。并且北洋水师还恪守着老旧战术,偏向大威力少火炮而非小威力多火炮,造成了北洋的命中率远低于日本。如果北洋水师的建立时间晚一些,战舰订购的时间也晚一些,说不定这些缺点都会得到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