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你会焕然一新

一堂以“呵护聪明的‘笨’小孩”为题的讲座,让一位网红老师再次“跑火”。讲座老师名叫孙志君,来自保俶塔实验学校申花校区,是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她在讲座当中,提出“视知觉”的概念。在她的观察当中,一部分孩子容易“粗心”犯错,或许只是缘于视知觉未能完全发育好,试卷字号太小,或者行间距太窄而出现视觉的拥挤现象。于是她把语文试卷放大一倍,过去被视作粗心的孩子,很多都拿到了优秀。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小小举动,孙老师还登上了去年初的《人民日报》。

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你会焕然一新

事实上,孙老师的日常教学实践,远不止这些。当她发现班里有孩子冒雨在操场上踢球时,她并没有横加干涉,而只是让家长送来衣服和电吹风,并在事后仔细为他们吹干头发。她还在课堂里开展画甜甜圈的实验,细心比较孩子们心智发育程度,对动作慢的孩子,就让他们晚些交卷。在对待所谓的“熊孩子”好动好惹祸时,她也并不是一味批评和责怪,反倒认为,这样的孩子也许只是没有学会如何表达友爱而已。

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你会焕然一新

从孙老师的观察和实践当中不难发现,孙老师善于设身处地地从孩子自身着想,与孩子换位思考。就像孙老师所说,对于一个有读写困难的孩子,他写这样的作业已经很不容易,你叫他擦掉重写无异于晴天霹雳!给他们理解基础上的呵护、帮助,让他们带着正向的标签,给自己正向积极的评价,也许更加的重要。以“孙老师”为镜,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爱与包容,是多么的重要。事实上,当我们大人在指责孩子们的“毛病”和“错误”时,正在犯一个“贴标签”的错误。而一个细节,也许就影响了孩子们的一生。

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你会焕然一新

看看网友们在讲座公号后的留言就知道了,因为有孩子摔伤,学校减少了大量的户外活动;因为教学进度紧张,就取消了体育课;孩子们在走廊上奔跑追打被屡屡警告……诸如此类。我们常常教育孩子,要敢于大胆尝试,勇于挑战自我。可是,碰到一点问题,常常是家长怪学校,学校推家长,甚至因噎刻食,裹足不前,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上世纪初,夏丏尊先生在为畅销书《爱的教育》作译者序言时,曾如是说道,“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当我们呼唤一个爱的教育氛围时,其实也是在呼唤有更多的“孙老师”回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