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平:全力以赴打好脫貧攻堅戰

【智庫建言】把握精神實質 決勝脫貧攻堅

(2019年第1期 總第40期)

導 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科學回答了新時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幫助廣大幹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推動我省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更實更好的成效,我們組織了專家學者的5篇文章供大家參考。

聯繫人: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行政學院) 曹建民

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13669370002

徐世平:全力以赴打好脫貧攻堅戰

(作者:徐世平 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行政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揭示了我國扶貧開發事業的基本特徵和科學規律,精闢闡釋了當前及今後扶貧開發工作的發展方向和實現途徑,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指引、總體框架、核心要求、基本方略、力量之源。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這對中華民族、對整個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與黨的扶貧開發理論一脈相承,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融科學的理論體系和具體的解決方案於一體,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扶貧開發道路,為世界減貧事業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樣本。這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的重大貢獻。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精準扶貧方略是幫助最貧困人口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宏偉目標的唯一途徑”。聯合國副秘書長泰格埃格奈瓦克·蓋圖非常讚賞中國減貧模式在非洲的應用,他表示,“中國對待減貧工作一絲不苟,堪稱全球典範。”“中國的貧困人口減少了四億多,為全球減貧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精準扶貧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是反覆試驗的成果,不僅具有現實意義,也具有戰略意義。”

甘肅屬於西部欠發達省份,由於自然、地理、歷史等原因,長期以來主要經濟指標和城鄉居民收入在全國排名靠後,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是基本省情。甘肅是全國最窮的省份之一,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也是全國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

經過多年的發展,甘肅省穩定解決溫飽問題,創造了中國扶貧史上“三個第一”的典型經驗,即第一個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的開發式扶貧;第一個集中連片推進的區域性扶貧開發;第一個大規模易地扶貧和生態移民搬遷。甘肅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全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第一民生工程和頭等大事,以敢死拼命的精神推進“繡花”式扶貧,全力以赴打好脫貧攻堅戰,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同打贏脫貧攻堅戰有機銜接起來,確保到2020年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當前,甘肅省脫貧攻堅已進入攻城拔寨的倒計時階段。甘肅把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擺上重要位置,幫扶工作中將最強的領導力量、最優的幫扶資源向特困縣鄉傾斜。省級領導幹部聯縣包鄉抓村,選優配強駐村幫扶工作隊,實行幹部聯繫貧困戶制度,落實“一戶一策”,“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與“一戶一策”脫貧計劃全面對接,實現“精準滴灌”。完善“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鄉村抓具體”的管理體系,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條塊結合的工作體系,促成五級書記一起抓、上下聯動促攻堅的良好局面。

甘肅各地落實脫貧攻堅各項任務中,根據自然狀況和自身條件,逐漸形成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不同模式。甘南州大力推進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探索出“旅遊扶貧減貧模式”;始於甘谷縣的“扶貧車間”走向甘肅各地;莊浪縣培育養牛產業,探索“國有公司+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形成精準扶貧“莊浪模式”;隴南市發展“五位一體”的電子商務,即政府引導、市場推進、社會參與、協會運作和微媒助力,形成貧困地區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隴南模式”;定西市推進“551”產業扶貧模式,即構建“特色品種—品質標準—帶動主體—營銷體系—風險防控”為一體的全產業發展鏈條,構建“扶持政策—‘三變’改革—技術培訓—責任體系—基層組織”為一體的全產業保障體系,打造具有定西特色的“隴原品牌”。

(來源:《甘肅日報》“智庫建言”專版 2019年1月1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