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之道理财
个人认为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钱理财,第二种是不懂理财。
第一种没有钱理财的其实就是生活比较拮据的家庭,工资可能发下来就刚好够开支,这种就不要扯什么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了,我觉得这一阶段的家庭最需要的理财产品是保险(短期险),因为你的家庭承受不了任何的风险,万一家里的顶梁柱和经济来源出了问题,这个家庭就垮了。所以个人认为一年花个几百块买个保障,其实才是这个家庭最需要得理财。我之前有写过一篇类似的回答,这里就不展开了。
第二种是不懂理财,这个范围比较宽,这里列举两个问题,如果你都有明确的答案,那你对理财还是有比较清晰的认知的。
1、你知道过去10年,中国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吗?
2、你对自己的风险偏好是否有确切了解吗?
实际通货膨胀率是判断那我们理财成败的基准线
通货膨胀率大家都知道,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近十年来CPI最高应该是2008年的5.9%了,那我们的理财产品是不是跑赢CPI就可以了?
但我们又深切的感受到,为什么感觉实际生活水平和CPI的增幅想去甚远呢?
网上有一组数据,供大家参考:60年代末的10元:可买大米80斤;2017年的10元:可买2斤;60年代末的最低工资是36元,一场电影的学生票是5分;现在一场电影的学生票最低是20元,是400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矛盾呢?因为CPI并不能如实反应真实的反映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主要是因为CPI的构成导致(这里不展开,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去查资料)。那真实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我们用什么指标来衡量——M2的增速。
M2的增速被简单地视为“印钞速度”,GDP的增长是“创造财富的速度”。如果我们把社会物质财富看作是奶粉,那么我们应该增加等量的水,这个“水”是M2。如果加的水多了,那奶粉就淡了,你要喝到同样口感奶粉的成本就高了。
那大家理解为什么我们的钱会贬值这么快的原因了吧。那过去几十年,我们的M2增速是多少呢?也就是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呢?
根据网上的数据显示,过去40年,M2年均增速15%,1998年至2017年增长了16倍,2008年后的近十年M2从40万亿翻4倍至167万亿,而过去10年,M2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55%。
这样的增长率只有一线城市的房价能够追赶得上,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感觉,没有买房的,最后都感觉财富缩水的原因。
网上有个段子能够充分说明这个事实:
当你知道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以后,你才能判断自己是不是在理财,还是你的钱只是稍微贬值慢一点而已。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是8%,你买个5年定期5%,那你的钱不是每年都在贬值3%吗?
懂得自己的风险偏好,是理财的正确开始
很多投资者朋友都觉得理财产品复杂,其实不然,只是很多人要找收益高,保本又安全的理财产品。这种投资者朋友一般会有各种原始股、现货和外汇等高收益的陷阱等着你。
谁不想收益高,风险低,但这样的产品很少,有也早就被市场中的高端玩家给收入囊中了,不可能流出市场的。
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个现象,就是很多投资者在购买了一些理财产品后,只要亏钱,就说对方是骗人的。那为什么赚钱的时候不说别人是骗人的呢?
但不可否认,以前确实很多销售人员会通过一些诱导性的语言或者暗示性的表述吸引不合格的投资者去购买一些高风险的产品,这种是绝对应该被严厉打击的,包括银行等也都屡见不鲜。
但是现在这样的监管环境,各类金融机构都受到严格的监管,各种资料通过互联网都能够去了解,复杂和不懂是你拒绝了解理财基本概念的理由吗?你的钱投出去,你自己都不愿意负责,谁会为你负责?
所以了解清楚自己的风险偏好,是你理财的正确开始。如果你连自己的风险偏好是怎么样的,那你选择理财产品就等于瞎子摸象,非常容易过于保守或者过于激进。
比如你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中等偏低的,希望在指数基金当中选择一只符合自己风险偏好的基金产品。放着风险低收益中等的中证红利不投,却要选择收益高波动较大的中证500,那2018年的时候你就要承担超过30%的损失了。
同样是风险承受能力中等,你觉得除了存款、货币基金以外的产品都不合适自己,每年就拿着3%-5%的收益,觉得心满意足,却不知道债券基金过去14年的平均收益超过7%,而且债券基金过去就只有1年是平均负收益,亏得最多的那一年是2011年,平均的亏损幅度是3.12%。
至于如何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网上有很多资料,下面提供共一张有量化数据的图片给大家参考。如果各位朋友还需要进一步根据自身的经济、家庭情况进行风险量化,可以去网上找到相应的调查问卷进行自测。
所以很多人不理财,除了没有钱的那部分以外,大部分是因为对自身风险偏好得认知不足而导致的不敢理财和不懂理财。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Atlas亚特斯
可能是因为我从事金融工作的缘故,身边的朋友同事都习惯理财。风险承受能力强的炒房、炒股,承受能力弱的大额存银行理财产品、大额存单,流动资金存余额宝、货币基金等。来回折腾无非就是想让钱生钱,手里的积蓄不至于越来越贬值。
我有个同事在2017年末有过一经典之作:申请银行信用贷款30万元全款购买一套单身公寓,2个月后卖掉,转手赚了了12万元。真正体现了撑死胆大的,吓死胆小的。可有几个人敢效防?能干这事的,除了胆识、对行情的判断,就剩运气了。
如果还有很多人不理财,我分析着有以下几个原因:
1、没有理财意识。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的事,没钱就不用理财。其实小钱也能理财,怎么节流开源来积累资金,小积蓄怎么增加利息收入,都是有必要的。
2、理财知识缺乏。手里有钱,但不知道怎么去理财。现今,理财产品非常丰富,涉及很多知识点,一部分人没有风险识别能力,对理财产品的安全性无法判断,又不愿静下心来学习,觉得太麻烦。
3、风险承受能力差。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收益,就算是安全性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也是存在的。这些人只求资金的安全基础上,兼顾收益即可。所以银行存款是他们最佳选择。
潘敏77
市面上的理财产品多如牛毛,买就买国字号的,在人民银行网站能够查到的金融公司,到银行里存钱大堂经理便会给你推荐长短期的理财产品让你购买,五万起步,买理财产品比存定期收益要高2到3个百分点。它的短板就是急用提不出来!
现在的人为什么不去买理财产品?看到或听到,周围的人买基金,买非正规渠道的理财产品坑了。怕了
其实最好的理财产品就是给自己个家人买上一分保险,我这不是给保险公司打广告!最稳妥的理财就是购买黄金,虽然它升值空间有限,但是保值的能力有目共睹。
钱越多越好,都希望鸡生蛋蛋生鸡,源源不断生出个金山。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养鸡还要粮食喂!
不要把钱看的比命还重!健康放首位,在健康的基础上,人是数字1,金钱美女权利……都后面的0。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保险就是给自己和家人的一分保障。
保守的人只会当守财奴放在银行里定存,飞不高跌不着,安逸!这种人的可靠安于现状。
6位数的密码守3位数的存款,每月除了工资之外,发现洗衣服时在口袋里的钱,是唯一的额外收入,这样的人理财不适合你,想办法挣钱才是王道!
还有的负翁,被商家忽悠的超前消费,口袋比脸都干净!每月逼着自己往卡里存十分之一的钱,只是手一紧的事,一年下来,你会发现,原来小钱也可以积水成渊。
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不赞成孤独一掷,大赌大赢,在不影响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拿出一半或三分之一的钱投资实体经济。
开网店是新兴行业,都说90%的人挣不到钱,我朋友去年挣了双十一二百多万,两名客服包装工六七人,实体经济比虚拟的网络它的收获远远比你想象的高。即使跌倒输了钱赚了经验有一首歌《爱拼才会赢》你的人生才会完美无愧于心。
三分之一的钱购买理财产品,国家发行的债券,股票,黄金期货等,小额贷款公司也是一种收益较高的渠道。
三分之一的钱拿出一半存定期以备不时之需,剩下的一半应对生活开支。
题主说为什么现在的人不去理财?不是不想理财是被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整的眼花缭乱无从下手。
钱的疯狂,在股市最能表现出来,他能让你走上金字塔的顶尖,能让你一夜暴富,也能让你一贫如洗。
往往在金子塔顶尖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剩下百分之九十的人在塔基。股市有一个铁的定律。一挣,两平,七亏,财运在券商和操盘手。
我一直对理财产品持怀疑态度。我看过这么一个笑话:说的是一个小伙子,早晨父亲给了五元钱。买了一付手套出去搬砖,一天挣了100元。开心的说王健林给他的儿子王思聪20个亿,三个月挣到五十亿,2.5倍。自己用5元钱一天就翻了20倍,说明自己的理财头脑还是有的只不过没有资本。哈哈,愚昧,这是水桶和小溪的道理。在花盆的沿上放一圈毛毛虫🐛首尾相连,它们只会跟着前面的爬,不会向别处走,直到累死。
还有一点,理财公司是拿着你的钱搞投资,赚更大的钱,我们赚个利息,你惦记他的利息,它惦记你的本金。一些网上的不明链接,推荐的理财公司不能买,否则你不理财财在,你理财财没却了。
最后一点为什么很多人不去理财,思维定式。六十年代的人只会存钱,七,八十年代的人把多半的钱,用在了固定资产上,九零后超前消费,无财可理。
理财是长期收益不是短线投资,理财的目的就是钱生钱,把现有的资金以最小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效益!
昝玉山
大家都在分析为国人为什么不理财了,其实我不赞同这样的观点,谁说理财的人越来越少了,谁说国人不如理财了,在我看来,现在理财的人是越来越多了,理财的意识也是越来越浓了。回顾金融行业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前六年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最为繁盛的时候,在那六年里经历了2008,2015年股市的爆涨,和信托资管,p2p的空前繁荣,各类金融机构一度达全国到近20万家,从业人员高达200多万,把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理念推广至全国每个角落,不管城里退休大爷大妈还是农村妇女,都在讨论各类理财。当然在经历了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至今近四年的市场震荡之后,确实让很多投资者受到了伤害,很多投资者开始暂时停止了投资行为,但这是任何行业发展的必然经历,萌芽,发展,繁盛,动荡调整等。在这个时间里不是不理财,是在重新调整补充学习,寻找机会重新出发。大家可以看看各类知识平台,财经类的听众和读者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粉丝,当然中国人口基数很大,确实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还没有太多理财意识和理财知识,所以中国的财商教育还任重而道远,如果要像美国那样几乎做到全民理财,那中国将替代美国那样占据全球金融制高点,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国人也将不再只依靠劳动带来收入,资产性收入将成为国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部分。
关注我,一个金融行业从业十二年理财师免费带你学理财,让你不再只有微薄的劳动收入,让你有丰厚的资本性收入。
陆家嘴勤杂工
目前理财的方式很多,形式不一。大家对银行保本理财比较感兴趣,尤其是退休后的老人,基本上除了吃饭不太花钱,他们把多余的钱都存成保本理财,但是国家近期不提倡保本理财,都是非保本高净值产品,而且像工商银行买高净值的产品还要向银行提供很多证明,比如家庭年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还要提供收入流水证明,买一款产品还要50万起步,理财设置了很多条件,老百姓达到条件的也不多,只有把自己的钱存成大额存单或者买成货币基金,银行结构性存款利率低而且时间长,不够灵活,所以大家都存余额宝或者在支付宝重买一款基金来投资理财,用钱更佳方便。
愿你快乐73715936
确实,现在很多人不懂理财,对于理财的概念还仅仅停留在存哪个银行利息会高,怎么才能挣更高的工资,仅限于此;也许很多人会说,我的工资很低,没必要理财,我的经济水平未到理财的层面,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理解。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不是一种玩笑,曾经我也陷入理财误区,以为自己的工资很低,未到理财的程度,直到开始使用支付宝和接触的事情多了以后,才开始懂得理财的重要性。
理财的类型有很多,究其根本就是让你更加合理的梳理你的财产,去分清什么是必要花销,什么是必要投资,富裕的钱怎么去创造更大利益。
理财种类很多,人寿保险,教育基金,基金,支付宝,股票,期货,风投,购房等等等等。
初级者理财建议先学会将自己收入合理分配,然后将富余的钱放入支付宝(小编这里绝对不是在打广告),在用余额宝收益的同时,可以将一部分暂时不用的钱进行购买分险较低的基金,甚至年化率收益较高的限期存款,等等,购买时一定要分清楚那些钱是可能随时要用的,那些是可以长期不用的。
中级者可以考虑购买养老类产品(到期后按月返回),给孩子买教育基金,投资房产(现在建议暂缓考虑),试着学习基金,股票等(一定要量力而行)。
高级别的可就多了,风投,期货,房产,公司等等,只要你记住,不要让钱闲着,让钱生钱。可能我的理解还有些偏颇,但是大概意思是对的,请大家按喜好采纳。
搜物志
为什么很多人不去理财,怎么看这个现象。虽然市面上有诸多理财渠道,但还是有很多人不去理财,分析原因如下:
第一、没有理财意识。也是缺乏财商的表现,只会挣钱和花钱,挣得多,高消费,也足够花销,月月光一族,十年前的80后们大多如此;
第二、害怕被骗。主要人群集中在中老年,在刚过去的2018年,各种投资一蹶不振,一不小心才还会踩雷,这一年投什么亏什么,不折腾反而是赚了的;
第三、缺乏理财渠道。每个人所在的领域不同,关注的事物也不同。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同样踩在地球上,虽然同样身处一个国度,也虽然呼吸着同一个城市的空气,住在同一个社区,拿着同样的手机,看着同一个APP,显示的内容却不一样!即使看着同样的内容,同一篇文章,你所持有的观点和重视程度也会不一样的。你所热爱的,他可能并不感兴趣;
第四、根本不需要。土豪突然获得一笔巨额财富,几辈子可能都花不完,也没有改变世界的远大抱负,吃好喝好玩好就是人生最大的追求,这样的人根本不需要理财;
第五、无财可理。现在的90后们,有一半过的不是月光族的生活,而是月月为负的日子,基本谈不上理财,早早的背负上了债务,商家的各种引导消费,平台的各种诱导借债,网络上看到的各种有毒鸡汤,难以抗拒的人性贪婪,加上还不成熟的价值观念。未来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最后,用我前两天发过的一篇文章《钱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得到的东西,想象决定了贫穷》的最后一段来结尾。
钱,真的是世界上最容易得到的东西,而且,这个东西每年会有贬值,这是客观事实,没有什么神奇的,老马没有骗你,他只是在从他的角度在阐述他的认知和观点。信则有,不信则永远都没有,也就是那句“我信你个鬼”,很多人也像那位不信马云的外卖小哥,追逐钱本身的虚无缥缈,那么永远无法理解“钱,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得到的东西”这句话。
平常心H非常道
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去理财?因为在中国人的认知里普遍缺少理财这个概念,我们更喜欢的方式是储蓄,老年人存在银行,年轻人存在余额宝,这就是我们最最普遍的理财方式了。这首先是由我们的文化决定的,中国人普遍都比较有忧患意识,想事情都想的很长远。其次,我们中国的福利水平还不够完善,碰到很多事情都需要用到钱。这就决定了中国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冒险,只愿意选择这种零风险的储蓄。
另外,中国在金融市场方面的建设还不到30年,而西方国家的金融市场普遍拥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中国在这一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15年的股灾、2018年的p2p爆雷,各类金融诈骗,都是金融监管不严产生的恶果,这就让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而除去股票和近年来火热的p2p,剩余的理财产品又面临着投资者不了解,,不认可,不愿意轻易尝试的窘境。
除去以上原因,面对日益增加的生活压力,房贷车贷的负担,很多人可能也没有闲钱去理财,能够过上舒适的生活变成了第一选择。
虽然在现在看来大多数中国人还缺少理财观念,但其实可以预见,随着投资者教育的普及,金融监管的不断发展,福利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理财观念还是可以在不远的将来建立起来的。
断水流大师兄P
理财是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必要手段。有很多人不理财是因为自己穷,没什么资产,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第一类是年轻人,刚工作,基本月光,没什么积蓄。他们觉得自己本金太低,每年多几个点的收益还不到一顿饭钱。对这种人,我建议不妨把自己也当做一种资产,经济学上叫做human capital,把别人理财的时间精力拿出来投资自己,如果每个月工资能涨一千块,比什么都强。
第二类是进入社会有些年头的中年人,工资还可以,但是扣除养家糊口的开支后剩的也不多了,在工作上由于没有资源也没有上升空间。那这类人我建议还是要学着理财,盈余虽然有限,但积少成多还是有一点积蓄的,不理睬眼睁睁的看着资金被通货膨胀侵蚀也是很心疼的。
理财有很多种,银行定期理财,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股票,按照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能够投入的精力自由选择。相信总能选到适合你的一种。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想要看到更多更好的理财知识分享,就请关注我吧~
理财老大哥
从2006年左右开始,中国物价开始了一轮温和性上。在此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从传统业务资金结算逐步向零售业务转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存量客户或者新增客户发行各类产品,固定收益、浮动收益等等。配合当时A股股权分置改革引发的大牛市,最火爆的产品非银行代理的各类型基金。人民群众的理财意识得到了空前提高。但,相比物价的上涨,尤其房地产市场的快速上升,对应的平均收入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提升。再加上各类社保,医保的缴费,很多社会下层群众生活压力反而比原来更大了。这种为从底层向中产奋斗的人中,财富焦虑十分严重,总感觉钱不够花,甚至相当一部分主动要求降低社保医保缴纳比例。这是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尤其一些刚走上社会的青年人,受各类商家宣传和广告影响,对消费十分热衷,甚至手机这种并非重资产的产品也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更不提近年来时常爆出的“校园贷”“裸贷”等等极端案例。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中国家长对子女财商教育的欠缺和失败。总有朋友问我,做什么理财投资赚钱?我总跟身边的人说要做好理财规划,也总有一部分人说,我也想理财啊,没钱啊!他们不知道,理财就是合理安排收入支出,做好计划,让钱花在最有价值的地方,而可花可不花的就坚决不花。不是非要等到有多少积累了才开始理财。尤其,有些家庭,让他们买个意外或者重疾保险,他们宁愿每天买烟抽打麻将也说没钱买保险,谈保险色变。这样的家庭,一旦重疾来临,整个就完了!!要知道,这也是理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