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全世界華人最重要、最隆重的節日。常聽到現在孩子都不盼著過年了,年味兒越來越淡了。

對孩子進行傳統文化的薰陶越來越重要。那麼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文化以及與春節有關的傳統習俗呢?建議家長用共讀繪本的方式:

一是繪本相對獨立,家長可以結合文字和圖片,給小朋友講一講春節的故事。二是介紹春節傳統習俗,光憑講述很難讓孩子體會到中國文化的博大和美好,繪本能輕鬆呈現畫面,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三是共度繪本,可以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度過輕鬆愉快的親子時光,加強情感連接,提升美好體驗。

關於春節的繪本很多,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很多都很優秀。我結合個人實際,重點推薦以下三本繪本,有趣豐富,打動人心,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本繪本:《團圓》。圖:朱成梁(著名繪本畫家);文:餘麗瓊(《東方娃娃》雜誌執行主編)。

推薦理由:春節就是一家人在一起。

推薦的第一本繪本,書名叫《團圓》。這是一個關於父親的故事,也是用平實的語言感動世界的國人經典。2011年《紐約時報書評》將英文版的《團圓》列入年度世界兒童圖畫書榜單,這也是華人原創繪本第一次入選紐約時報年度十本最佳兒童圖畫書。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繪本《團圓》。圖:朱成梁;文:餘麗瓊。

故事以一個叫“毛毛”的小女孩的視角來講述,一開始就告訴我們爸爸一年只能回家一次,“爸爸在外面蓋大房子。他每年只回家一次,那就是過年。今天,媽媽和我都起得特別早,因為—— 爸爸回家了。”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勾勒出成千上萬個外出務工者的家庭常態:父親常年出門在外,孩子和媽媽留守在家鄉,這是一個父親常年缺席的家庭。那麼小女孩毛毛會接納父親嗎?小女兒如何和一年才見一次面的父親一起過春節呢?會一帆風順嗎?讀者心裡也都繃緊了。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媽媽和毛毛去接爸爸回家。爸爸鬍子拉碴,有幾分憔悴。毛毛遠遠地看著。


“我遠遠地看著他,不肯走近。爸爸走過來,一把抱起我,用鬍子扎我的臉。“媽媽……”我嚇得大哭起來。”

果然,一年才見爸爸一面,小女兒一開始對爸爸很排斥,不肯走近,感覺陌生繼而害怕,大哭,小女孩的一系列情緒反應都很正常。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小女兒對爸爸感覺很陌生,不肯接近這個陌生的爸爸。

爸爸是怎麼做的呢?他拿出給毛毛買的好看的帽子,還有給媽媽買的新棉襖。一個牽掛妻子和孩子的好丈夫、好爸爸形象在慢慢建立。相信這樣的父親慢慢是會贏得小女兒的信任的。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爸爸趕緊去掏他的大皮箱——哦,好漂亮的帽子!

毛毛和爸爸的相處慢慢自然了,毛毛陪爸爸去理髮,坐在椅子上等爸爸。毛毛心裡想“呀,鏡子裡的爸爸越來越像以前的爸爸了!”毛毛漸漸找到了和爸爸在一起的感覺。傍晚,爸爸和毛毛一起貼春聯,準備迎接新年。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充滿中國風情的小鎮,家家掛著紅燈籠,春節氣氛濃厚。

包湯圓嘍!毛毛和爸爸一起包湯圓。爸爸把一枚硬幣包進湯圓裡:“誰吃到它,誰就會交好運噢!”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包湯圓嘍!爸爸把一枚硬幣包進湯圓裡:“誰吃到它,誰就會交好運喔!”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這張也是繪本的封面圖,體現出團圓”的意義。

晚上,毛毛依偎在爸爸媽媽中間睡著了,迷迷糊糊地,聽到爸爸媽媽在輕輕說著話,他們說啊說啊。。。

一年難得一次的團圓,珍貴,溫暖,安穩。毛毛睡著了,在濃濃的家的氣氛裡讀者都能感到一家三口的幸福。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突然,我的牙被一個硬東西咯了一下。 “好運硬幣!好運硬幣!”我叫起來。

第二天一大早,媽媽就端上了熱騰騰的湯圓,爸爸用勺子餵給我吃。 突然,我的牙被一個硬東西咯了一下。 “好運硬幣!好運硬幣!”我叫起來。“毛毛真棒!快收到兜裡,好運就不會跑掉嘍!”爸爸比我還開心呢。

毛毛吃到了好運硬幣。大年初一,一家三口出門拜年,毛毛向朋友展示好運硬幣。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大年初一去拜年,毛毛戴著新帽子,媽媽穿著新棉襖,都是爸爸剛買回來的。


接下來,爸爸忙著補窗戶縫、刷新門漆、換新燈泡,幾個場景下來,可以看到毛毛已經完全接受了爸爸,而一個父親的形象在家庭裡又有多麼重要。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爸爸在忙著,毛毛一直圍繞在爸爸身邊。小女兒是多麼依戀父親啊!

毛毛丟失了好運硬幣。毛毛哭得很傷心,爸爸說再給毛毛一枚硬幣,毛毛哭著說不要,就只要那枚好運硬幣。這裡埋下了一個伏筆,為什麼對毛毛來說好運硬幣這麼重要呢?

後來,好運硬幣找到了,毛毛那天夜裡睡得特別香。。。

可是,第二天一早,爸爸就又要走了。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左圖是睡得香甜的小女孩毛毛。右圖是爸爸難過地低著頭,媽媽偷偷地抹眼淚。兩相對比,多少不捨都在其中。

爸爸蹲下來用力抱住我。他在我耳邊輕輕地說:“下次回來,爸爸給你帶一個洋娃娃,好不好?“不!“我拼命地搖頭,”我要把這個給你……”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毛毛把好運硬幣送給爸爸,期盼爸爸下次回家。

毛毛把那枚攥了很久的暖暖的硬幣放到爸爸的手心裡:“這個給你,下次回來,我們還把它包在湯圓裡喔。”爸爸沒說話,他用力地點點頭,摟著我不鬆手……

原來,毛毛認為好運硬幣那麼重要,是因為她要把好運送給爸爸。故事到這裡,這個謎底才揭開。我們不禁為小女孩對父親發自內心的豐富情感所深深感動。

媽媽和毛毛一起去送爸爸,汽車漸行漸遠,近處就剩下媽媽和毛毛的背影。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爸爸走了,帶著毛毛的那枚好運硬幣,也帶著媽媽和毛毛的牽掛與想念。

故事結束了。

整個故事沒有特別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使用華麗的語言,而是簡單、質樸地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的春節故事。書中的角色很普通,就像生活在我們身邊,書中的家庭很普通,是我們身邊千萬個普通家庭的縮影,正因如此,流露處的真情實感才這麼打動人心,讓人淚目。

配圖加入了很多中國傳統春節文化的細節,比如貼春聯、吃湯圓、掛紅燈籠、拜年、舞龍等,滿滿的生活氣息,給我們展開了一幅南方小鎮同賀春節的畫卷。

春節是什麼?為什麼不論路途多麼遙遠,大家都要風雪兼程地趕回家一起過年?

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的孩子,“春節就是一家人在一起”,春節文化也就是我們的家文化。

通過給孩子講述這個繪本,願我們的孩子懂得將來不管多遠,也要記著回家團圓。

第二本繪本:《北京的春節》。文:老舍(現代著名作家);圖:於大武(著名畫家)

推薦理由:呼喚關於春節的“集體記憶”。

如果說上一本《團圓》講述了南方春節的故事,下面推薦的這本《北京的春節》講述的完完全全是北方的春節,生活在北方的朋友會更有親切感。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繪本《北京的春節》。文:老舍;圖:於大武


《北京的春節》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1951年創作的一篇散文。老舍先生是語言大師,他用充滿北京味兒的樸實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

著名畫家於大武是地道的北京人,他用國畫的表現方式畫出了老北京的風情,精準還原了老舍先生筆下的“老北京”。

從臘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到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到除夕貼春聯,一家人守歲,再到元宵節逛燈會春節進入高潮,最後到正月十九春節結束。一幅幅畫面,有老北京的城牆、衚衕,有小朋友感興趣的玩具,有北方的特色小吃,非常生動,體現了原汁原味的春節民俗,呼喚我們全體中國人關於春節的“集體記憶”。

畫卷一:"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裡最冷的時候。可是,到了嚴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們並不因為寒冷而減少過年與迎春的熱情。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老北京的城門樓。每個細節都經得起推敲。


畫卷二:從臘八起,鋪戶中就加緊地上年貨,街上加多了貨攤子--賣春聯的、賣年畫的、賣蜜供的、賣水仙花的等等都是隻在這一季節才會出現的。這些趕年的攤子都教兒童們的心跳得特別快一些。在衚衕裡,吆喝的聲音也比平時更多更復雜起來,其中也有僅在臘月才出現的,像賣憲書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各種年貨攤子,熙熙攘攘,熱熱鬧鬧。

畫卷三: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各色的年畫,哪一家都燈火通宵,不許間斷,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祭祖。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除夕的年夜飯,講究團圓。光看畫面都能感受到酒肉的香味。

畫卷四:

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除夕的北京城,美好祥和


畫卷五:

除夕,街上擠滿了人。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們在午前就出動,到親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老北京春節期間的拜年景象


畫卷六:

元宵節,處處懸燈結彩,整條的大街像是辦喜事,火熾而美麗。有名的老鋪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元宵節,處處懸燈結彩。

畫卷七:

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原始的電影--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裡面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小孩子是最快樂的

畫卷八:

繪本最後,還畫出了很多老物件,比如拉洋片、木偶戲、剃頭挑子等,很多現在已經看不到了,還有一些民俗,比如逛廟、逛天橋和聽戲,給老人順星、祈壽,現在已經逐漸消失了。大人給孩子講述的時候,孩子會很好奇,反倒會增加很多趣味。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老北京的老物件

這本繪本,既表現了北方春節的隆重與熱鬧,也展現了中國習俗的溫馨與美好。一幅幅繪製的畫面就像一幀幀珍貴的電影鏡頭,鮮活的老北京春節景象就展現在我們面前。

春節,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團圓和熱鬧,更是中華民族流傳幾千年的文化傳統。講述《北京的春節》,就是要讓孩子記得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流淌在血脈裡的尋根、尋親、尋祖的一種重要儀式,是歡聚一堂共同期盼美好春天和安寧生活的一種文化傳承。

第三本繪本:《過年啦》。文:孫肇志(曾獲冰心兒童圖書獎、中華印刷大獎金獎)、 張羽高 ;圖:貟楊 徐芳 李婷

推薦理由:走進春節這個趣味盎然的遊樂場。

這本繪本里面藏著很多奇妙的立體、互動設計,看完繪本,小朋友不僅瞭解從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的各種春節儀式,還可以自己參與進來,翻紅包、貼春聯、換裝遊戲、看舞龍、貼全家福,從觀看舞龍舞獅到大紅燈籠高高掛,親身體驗春節帶給人們的無盡歡樂。這本繪本入選2012年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目錄,也是我個人的最愛,家裡的兩個寶寶都對這本書愛不釋手。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我家兩個寶寶的最愛《過年啦》

動手一:

年是什麼?為什麼要過年?是每個小朋友都要問的問題。繪本中添加了可翻看的“小畫本”,詳細講述了“年”的來歷:每年,當月亮第12次變圓後,年獸就會出現。為了趕走年,人們貼紅紙、掛紅燈、噼裡啪啦放鞭炮趕走年獸。為了紀念趕走年獸的日子,就把那天叫做“過年”,並把放鞭炮和貼對聯等習俗沿襲下來。小畫本講述“年”的來歷是最廣為流傳的版本,年獸的形象呆萌可愛,書中書的設計,增加了小朋友小手翻翻的樂趣。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打開“年的傳說”小畫本,可以給孩子講述過年的來歷。


動手二:

小朋友可以從福袋裡拿出春聯和門神,貼在大門上。春聯分上聯、下聯和橫批,家長可以藉機給孩子講解橫批貼在大門上面正當中,上聯貼在大門右邊,下聯貼在大門左邊。還可以聯繫歷史故事,講講大門上貼的兩個門神——尉遲恭和秦瓊。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小朋友可以體會貼春聯貼門神

動手三:

大年三十,爸爸領寶寶去外面放能趕走年獸的爆竹。繪本主頁上是巨大的鞭炮,打開夾層頁,是燃燒、爆炸的鞭炮。

很多春節民俗,像貼對聯、放鞭炮等環節,孩子們基本很難參與,無法體會到這些習俗的意義,在這本繪本里孩子們可以有很好的體會。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大年三十放鞭炮。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夾層頁細膩地表現鞭炮的燃燒和爆炸


動手四:

大年初一,寶寶要穿新衣服出去拜年。繪本里給孩子準備了豐富的小衣櫃,裡面有3套不同的上衣、褲子和帽子,滿足寶寶的設計欲。這個環節,寶寶會不厭其煩地反覆試驗多次,樂此不疲。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大年初一要穿新衣戴新帽。繪本里準備了3套不同的衣服。


動手五:

過年寶寶去大街上看舞獅、舞龍。這頁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傳神地表達了我們的舞獅、舞龍文化。至今,海外華人慶祝新年依然會選擇舞獅舞龍,這也是外國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窗口、一張名片。獅子的眼睛會動,龍身上有小秘密,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舞龍舞獅是中華文化的一張名片

動手六:

大年初三,一家人拍了一張全家福。這裡出現了很多家庭人物,除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之外,還出現了外公外婆、舅舅舅媽,正好可以向孩子解釋“家”的概念。

右側留出了空白,寶寶可以把現實中的全家福照片貼進去,更好地體會“家”的涵義。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全家福是我們中國人特別看重的


動手七:

正月十五元宵節,大人孩子逛花燈。翻開最後一頁,會出現一個立體的紅色的大燈籠。

這裡也是小朋友感興趣的點,爸爸媽媽還可以結合逛花燈,講講燈謎的故事,全家一起猜燈謎。

#寶貝過大年#怎麼向孩子介紹春節傳統文化?推薦三個有趣的繪本

元宵節逛花燈是春節的高潮


讓小朋友參與進來,全家互動體驗,是這本繪本的特色。對小孩子來說,春節不是看看電視、玩玩遊戲,一幫人熱鬧一陣就過去了,而是可以參與其中,樂在其中的。和孩子共讀這本繪本,就是讓孩子們在快樂中,理解春節的文化,凝聚家庭的力量,這樣的春節才更有意義。

關於春節的繪本很多,其中也不乏優秀作品,因為篇幅的關係,本文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我個人體會上述推薦的三本繪本比較有代表性。維護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讓我們一起讓孩子快樂起來,讓春節的年味兒濃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