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親愛的爸爸,小女兒想和你說聲“新年快樂!”

親愛的爸爸:

又快到春節了,隨著三十兒的臨近,年味兒越來越濃。可惜你不在身邊。記憶中的你平時總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只有看到我的時候,眉梢眼角才帶著笑意。作為家裡唯一的女孩,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我就是爸爸你妥妥的前世小情人啊。過年了,小女兒特別想你,就想和你說聲“爸爸,新年快樂!”

過年了,親愛的爸爸,小女兒想和你說聲“新年快樂!”

東北過春節總是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穿新衣,放鞭炮,走親戚,蒸豆包,貼春聯,送灶神,逛花燈,從臘八到二月二,整整一個月高潮迭起!還記得我小時候放鞭炮嗎?過年的炮仗,講究動靜越大越好。二踢腳、麻雷子最受歡迎,厛!嘡!震天響。老遠就能聽到,心尖兒都跟著一顫顫。我也想放炮仗,躍躍欲試心裡又害怕。是你特意給我找來市場上最小的鞭炮,東北俗稱“小鞭兒”,鞭身小,捻子長,裝藥少,安全到可以放在手裡點燃。一掛“小鞭兒”有100個,每次和小夥伴出門玩兒我就拆下來幾個裝在褲兜裡。用火柴小心翼翼的點燃,聽它發出小小的“砰”的一聲,幾個小女孩樂成一團。

過年了,親愛的爸爸,小女兒想和你說聲“新年快樂!”

還記得你給我做的手工燈籠嗎?東北過春節要串門子,小孩們也成群結隊每晚提著小燈籠,挨家挨戶串來串去,說是拜年,其實就是圖個熱鬧。家裡條件好的孩子,到商店裡買紅色塑料的燈籠,上面有個精緻的小木杆挑著。點上蠟燭後,燭光從紅色塑料底子透出來,紅彤彤、暖融融的。小時候咱們買不起商店裡的燈籠,你不聲不響地用舊的玻璃罐頭瓶做成燈籠,裡面坐上蠟燭,拿來紅紙,細心地剪成小兔子、大公雞的圖案,給我貼在玻璃瓶子上。我的燈籠是獨一無二的別緻,燭光透過紅紙,一片亮亮的紅色。我高高地舉著你DIY的燈籠,擠在孩子群裡,一路踩著雪,咯吱咯吱,呼朋引伴,走街串巷。

過年了,親愛的爸爸,小女兒想和你說聲“新年快樂!”

還記得粘豆包嗎? 東北過春節家家都要蒸粘豆包。豆餡兒是自己家買了紅豆煮熟的,大人們把搗碎的紅豆拌上白糖,做成紅豆沙放到一個大盆裡,再用手使勁攥,攥成一個個實心的豆沙球。一大盆紅豆沙啊!香氣四溢,熱氣騰騰,試問哪個小孩能抵禦這等誘惑啊?!孩子們這時候就扒在門邊眼巴巴的看著,要麼就湊到大人旁邊晃來晃去,同時眼巴巴的看著。東北小孩兒輕易不敢張嘴管家裡大人要東西,孩子:“我要吃冰棍”,家長一般都神回覆:“我看你像個冰棍”依此類推。 爸爸你從來不會把我變成紅豆沙,你總是先給我一個眼神,然後再趁別人不注意,悄悄的給我嘴裡塞個豆沙球,腮幫子鼓鼓的,咬下去滿口甜香,幸福感爆棚啊!

過年了,親愛的爸爸,小女兒想和你說聲“新年快樂!”

在物質貧乏的年代,你總是想方設法地滿足小女兒的心願,用“小鞭兒”發出的脆響,紅豆沙甜糯的芳香,手工玻璃燈籠的一抹亮紅,給了我快樂無比的春節記憶。

印象最深的還是我參加工作後的第一個春節。那是我第一次孤身在外地過年。千里之外,孤單,冷寂,想家。三十兒晚上打電話,聽到你聲音的一瞬間,眼淚忍不住奪眶而出。後來才知道你那時剛剛做完手術不久,為了怕我擔心,沒有告訴我手術的事,反而用溫暖編織了美麗的語言,就為了逗我開心,讓小女兒安心過年。

過年了,親愛的爸爸,小女兒想和你說聲“新年快樂!”

又到過年了,這是你離開我的第10個春節。爸爸,你放心,小女兒已經長大了,不管生活如何,我會繼續堅強地走下去。

就像雨住在雲裡,花開在春天裡,你永遠在我的春節記憶裡。

爸爸,新年快樂!

過年了,親愛的爸爸,小女兒想和你說聲“新年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