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亲爱的爸爸,小女儿想和你说声“新年快乐!”

亲爱的爸爸:

又快到春节了,随着三十儿的临近,年味儿越来越浓。可惜你不在身边。记忆中的你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只有看到我的时候,眉梢眼角才带着笑意。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我就是爸爸你妥妥的前世小情人啊。过年了,小女儿特别想你,就想和你说声“爸爸,新年快乐!”

过年了,亲爱的爸爸,小女儿想和你说声“新年快乐!”

东北过春节总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穿新衣,放鞭炮,走亲戚,蒸豆包,贴春联,送灶神,逛花灯,从腊八到二月二,整整一个月高潮迭起!还记得我小时候放鞭炮吗?过年的炮仗,讲究动静越大越好。二踢脚、麻雷子最受欢迎,厛!嘡!震天响。老远就能听到,心尖儿都跟着一颤颤。我也想放炮仗,跃跃欲试心里又害怕。是你特意给我找来市场上最小的鞭炮,东北俗称“小鞭儿”,鞭身小,捻子长,装药少,安全到可以放在手里点燃。一挂“小鞭儿”有100个,每次和小伙伴出门玩儿我就拆下来几个装在裤兜里。用火柴小心翼翼的点燃,听它发出小小的“砰”的一声,几个小女孩乐成一团。

过年了,亲爱的爸爸,小女儿想和你说声“新年快乐!”

还记得你给我做的手工灯笼吗?东北过春节要串门子,小孩们也成群结队每晚提着小灯笼,挨家挨户串来串去,说是拜年,其实就是图个热闹。家里条件好的孩子,到商店里买红色塑料的灯笼,上面有个精致的小木杆挑着。点上蜡烛后,烛光从红色塑料底子透出来,红彤彤、暖融融的。小时候咱们买不起商店里的灯笼,你不声不响地用旧的玻璃罐头瓶做成灯笼,里面坐上蜡烛,拿来红纸,细心地剪成小兔子、大公鸡的图案,给我贴在玻璃瓶子上。我的灯笼是独一无二的别致,烛光透过红纸,一片亮亮的红色。我高高地举着你DIY的灯笼,挤在孩子群里,一路踩着雪,咯吱咯吱,呼朋引伴,走街串巷。

过年了,亲爱的爸爸,小女儿想和你说声“新年快乐!”

还记得粘豆包吗? 东北过春节家家都要蒸粘豆包。豆馅儿是自己家买了红豆煮熟的,大人们把捣碎的红豆拌上白糖,做成红豆沙放到一个大盆里,再用手使劲攥,攥成一个个实心的豆沙球。一大盆红豆沙啊!香气四溢,热气腾腾,试问哪个小孩能抵御这等诱惑啊?!孩子们这时候就扒在门边眼巴巴的看着,要么就凑到大人旁边晃来晃去,同时眼巴巴的看着。东北小孩儿轻易不敢张嘴管家里大人要东西,孩子:“我要吃冰棍”,家长一般都神回复:“我看你像个冰棍”依此类推。 爸爸你从来不会把我变成红豆沙,你总是先给我一个眼神,然后再趁别人不注意,悄悄的给我嘴里塞个豆沙球,腮帮子鼓鼓的,咬下去满口甜香,幸福感爆棚啊!

过年了,亲爱的爸爸,小女儿想和你说声“新年快乐!”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你总是想方设法地满足小女儿的心愿,用“小鞭儿”发出的脆响,红豆沙甜糯的芳香,手工玻璃灯笼的一抹亮红,给了我快乐无比的春节记忆。

印象最深的还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那是我第一次孤身在外地过年。千里之外,孤单,冷寂,想家。三十儿晚上打电话,听到你声音的一瞬间,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后来才知道你那时刚刚做完手术不久,为了怕我担心,没有告诉我手术的事,反而用温暖编织了美丽的语言,就为了逗我开心,让小女儿安心过年。

过年了,亲爱的爸爸,小女儿想和你说声“新年快乐!”

又到过年了,这是你离开我的第10个春节。爸爸,你放心,小女儿已经长大了,不管生活如何,我会继续坚强地走下去。

就像雨住在云里,花开在春天里,你永远在我的春节记忆里。

爸爸,新年快乐!

过年了,亲爱的爸爸,小女儿想和你说声“新年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