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紅利之下,如何尋覓廣州各區的“入市機會”?

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到三年計劃即將出臺,驚豔亮相全世界的大灣區,將會迎來全新的發展契機。

在這其中,作為中心城市之一,廣州的定位將是:

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

這意味著,廣州將會迎來全新的發展契機。

而放眼廣州的行政區域板塊,無論是中心的天河、海珠、白雲,還是外圍的增城、南沙,都將承載不同的功能建設。

隨之而來的,是整個廣州樓市的發展紅利。


最大紅利之下,如何尋覓廣州各區的“入市機會”?


壹/ONE

廣州各區的發展紅利是什麼?

首先,先來看各區的功能定位

天河:著力打造灣區創新策源、打造灣區產業高地、打造灣區服務樞紐。

荔灣:爭當“灣區門戶”,努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交流創新中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重要節點。

白雲: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核心引擎的重要承載區,推動東部科技創新帶、西部科技走廊融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

番禺:全力推進南站地區新一輪開發建設,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全面合作門戶樞紐,打造大灣區科技創新核心平臺。

增城:推動共建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努力把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建設成為粵港澳輻射泛珠三角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

從化: 努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綠色增長極以及築牢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核心區。

花都: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北部活力引擎:打造灣區北部空鐵融合發展示範區、打造綠色金融深度合作示範區、打造灣區先進製造業集聚區、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

南沙: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和自貿試驗區優勢,加強與港澳全面合作,加快建設大灣區國際航運、金融和科技創新功能的承載區,成為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

貳/TWO

細細解讀,則有不少的信息點和重點工程。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中之重,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無疑是其中一個重點工程,海珠的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黃埔的廣州科學城、中新知識城、番禺的廣州大學城-國際創新城等區域將是廣州版圖的重點佈局。


最大紅利之下,如何尋覓廣州各區的“入市機會”?


除此之外,荔灣、海珠、花都、增城等區域的空港經濟區、天河智慧城、天河公園智谷片區、白鵝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黃埔臨港經濟區等都值得關注。

這背後的樓市機會,就取決於產業佈局所帶來的延伸效應。

產業的規劃佈局,從大的方面將會提升整個區域的發展價值,從小的方面,對於板塊的配套、交通、基建都將得到極大的改善和提高。

另一方面,產業升級所帶來的人群,也將回歸到居住需求,從而形成一個樓市的良性循環效應。

簡而言之,密集的軌道交通網絡和對產業佈局的注重,將增強區域的自身輻射力。

明白了這一點,這些區域背後的樓市價值,也就呼之欲出。


最大紅利之下,如何尋覓廣州各區的“入市機會”?


叄/THREE

具體到區域當中的可售貨量和庫存量,則有所不同。

據中地行數據顯示,2019年廣州全市約有170個住宅、別墅及公寓項目入市,總貨量約66981套,總面積約740.8萬㎡。其中全新項目約37個,加推項目約133個。

區域方面,供應以外圍區域為主。其中,中心五區約有14個全新盤、40個加推項目,總貨量約15663套。具體來說,中心區域以荔灣、海珠、白雲為供應主力。

外圍區域,數據顯示,約有23個全新項目、93個加推項目,總貨量約51318套。具體來說,增城、黃埔、番禺為供應主力。


最大紅利之下,如何尋覓廣州各區的“入市機會”?


不過,據克而瑞數據顯示,截止至上週末,全市商品住宅庫存面積為862.92萬㎡,消化週期為10.97個月。

其中,天河、海珠、黃埔、增城四區存量面積去化週期嚴重告急,若按照近半年月均去化計算,消化時間均回落至7個月以下。


最大紅利之下,如何尋覓廣州各區的“入市機會”?


克而瑞數據顯示,在這其中,去化週期最短的天河區存量面積僅餘7.77萬平,去化週期已不足2個月!

這是不是意味著,好的房子,買少見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