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018年一线城市感觉经济比较“难”?

一切都在变化,一切也都仿佛没变。

2018是一个变化的年份。从一线城市到三线城市,感受上也出现了层次感。这种层次感是经济带来的。2018年是一个金融去杠杆大年,很多企业明显感受到了寒意,下半年降薪、裁员的声音也此起彼伏。有人说2019年是这十年最困难的一年,但是也是往后十年最好的一年,好像金融周期的拐点已经临近。

去年围绕一线城市最核心的一个词“难”。经济难、买房难、租房难,或许今年就业也会比较难。从学术上这种现象叫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目前跨越过这个阶段步入发达社会的只有韩国、日本等少数国家。

为什么2018年一线城市感觉经济比较“难”?

从历史的角度讲,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发达国家几乎都是诞生在欧美国家。这几百年以来很少有国家能够跨越。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也走到从量变到质变关口。如果有人问我们能不能跨越,我觉得我们一定能跨越,然后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原因如下:

首先,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在经济上的成绩举世瞩目,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如今,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

其次,从历史角度上讲。我们的民族的延续性证明了我们基因的优秀,即使这几年我们发展的路上,出现了很多不好的因素,比如造假、食品安全等等。纵观全球发展史,这些发达国家都经历过,我们也不例外。

再次,稳定的经济政治环境是保证我们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去过一些国家,我感觉中国有全世界最好的治安环境和营商环境。

为什么2018年一线城市感觉经济比较“难”?

有人问,那为什么今年会感受的经济困难。其实这是也必然过程。而且只是一线城市感觉比较难,原因如下:

第一,经过二十年发展,房地产和大基建以往这个城市发展的模式已经不适用目前城市发展需求。

第二,以往城市配套措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大量外来人口制造出大量的需求使得学校、医疗等成为稀缺资源,加剧了城市人口的竞争。

第三,高昂的房价,阻碍了城市新鲜血液的流入。目前一线城市动辄均价5万以上的房价成为了年轻人最好的“避孕药”,年轻人需要透支30年甚至更久时间为一套房子买单,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机会成本太大。

第四,一线城市金融属性都比较强。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一有风吹草动,肯定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此轮的经济“寒潮”并不是经济本身有问题,而是一种选择结果。

第五,股市连续下跌好几年,对于一线城市的影响肯定是巨大的。

为什么2018年一线城市感觉经济比较“难”?

除了一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经济目前仍比较强劲。房地产的发展带动了大量产业的发展,尤其周围县城人口向地市级城市的聚集,带来了大量的消费。

虽然全国目前,地产不存在洼地。有人说这轮棚改货币化结束之后,三四线城市房价会持续阴跌,经济也会随着人口问题,慢慢出现拐点。关于房价的问题,我认为可能阴跌,但是经济不会倒退,这次回到三四线城市,感受最深的就是第三产业的匮乏与需求。

未来,娱乐业以及休闲旅游业已成为一个风口,而且这个风口一定会取代房价成为城市新的增长点。或许三四线城市可以跳过金融阶段直接完成城市结构转型升级。

所以,未来三四线城市不一定会随着房价的下跌,而出现经济问题。一线城市的阵痛期也可能不会很快过去。任何事情发展都有两面性,随着经济机构的稳定因素被打破,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