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时也需要仪式感

人生需要仪式感,庄重而严肃。如果是大型活动,有了仪式,就会特别认真;如果是荣誉,有了仪式,特别光荣;就连家庭生活也一样,有了仪式,特别浪漫,温馨;其实,学习也一样,有了仪式,孩子的学习更会认真,学习更会有效。

去年在学校的时候,曾有家长投诉某优秀教师,让一年级的孩子每天将朗读课文的录音上传家长群,一个家长认为加重家长负担。我不说到底是否增加家长负担,但当孩子的朗诵要用手机录音的时候,您是否会感觉到孩子朗读的特别认真,因为他也总想把自己最美的声音传递出去,这样朗读认真有表情地朗读一遍,或许比不录音朗读10遍有效果。曾记得刚毕业的几年,每所学校六一前夕,都会举行大型的艺术节,而且很多学校都是租赁绍兴剧院等精美舞台,炫丽的灯光,精致的舞美效果,让原本的节目立刻上了档次。要知道举办这样一次演出,需要做很多工作准备工作,主持,化妆,每个节目的审核、服装、道具,灯光、音响……全方位的加以落实,原本普普通通的节目,一到台上,立刻光芒四射变得高大上了,对于每一个上台的孩子来说,精神更足了,效果更好了。而如今,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少。

活动如此,其实学习也是如此,就拿简单的考试来说,一直说减轻学生的负担,不得考试,甚至连期中考试都取消,期末也开始变成了游考。我不反对减负政策,但大环境如此,又如何改变的了。老婆一直很注重学习成绩的平时积累,要想成绩,哪来的轻松可言,每天的听写,每次的练习都会非常认真地去对待;当英语老师没布置作业,她也会主动地跟学生说,今天背诵什么,明天小组长背出。正因为这样的坚持,所以上学期抽测,班级的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她说,考试必不可少,一旦以“考试”的形式来做练习,孩子的复习就会加强,孩子“考试”的时候就会专注,就会收到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成绩和负担有时成正比,既想负担轻,又想成绩好的可能性真的很小,负责的老师始终坚守这样的理论,而当一些减负的命令被一些不负责的老师利用,作为其不认真借口,日积月累,只会害了孩子。于是,作业可以不做,家里的作业可以不改,因为他们有文件为其撑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