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李冰,今有楊貴

李冰大家應該都知道,李冰父子是都江堰的設計者,興建的組織者,建設的都江堰規模宏大,地點事宜,佈局合理,可以防洪,灌溉,航行。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巨大的排灌作用。

古有李冰,今有楊貴

那麼楊貴呢?楊貴可能大家都不太清楚,那提起紅旗渠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吧,楊貴是當時林縣的縣委書記,帶領著林縣人民修築了紅旗渠,在他26歲的時候被任命為林縣的縣委書記,當時他就下決心來改變這個貧窮落後的城市,在他剛到了林縣的時候,林縣人民的用水情況十分的緊張,十年九旱,水源奇缺。

當時在林縣流傳著許多故事,有天一家人裡的公公出去挑水了,結果一天還沒回來,傍晚兒媳去村口等著,天黑了才看到了公公就上前幫忙挑水,不小心把水灑了,吃完晚飯,兒媳羞愧難當,竟然上吊自殺了,水源對於這個土地上的人們看來非常的珍貴,楊貴決心開闢一條新的人工水渠來解決這個問題。

最初,他並沒有考慮從山西的漳河引水。他回憶說:“林縣境內有幾條河流,我和縣委其他領導當時都認為只要充分利用好河裡的水,挖掘地下的水,蓄住天上的水,就能徹底結束林縣缺水的歷史。所以一開始打了很多旱井,從1955年起還相繼修建了抗日渠、天橋渠、英雄渠和3箇中型水庫。”但1959年一場乾旱讓這些水利設施形同虛設。由於流經林縣的幾條河流全部斷流,已建成的渠道無水可引,水庫無水可蓄,打下的旱井也已乾涸,“這才逼著我們走出去找水”。

古有李冰,今有楊貴

多年後,在談起修建紅旗渠的動議時,楊貴仍感慨地說:“應該感謝1959年那場大旱,它使我們從陶醉中清醒過來。嚴酷的現實,不僅考驗了林縣的水利設施,而且也逼著縣委不得不重新考慮解決林縣缺水的辦法。”

1959年6月,林縣派出3個調查組順著漳河、淇河和淅河逆流而上,尋找新的水源。很快,目標就鎖定在山西省平順縣境內的漳河。其他兩條均為季節性河流,而漳河最大流量達7000立方米每秒,常年流量30立方米每秒,即使枯水季節也不少於10立方米每秒。

為了讓山西方面同意引水,楊貴除了請河南省委與山西省委協商外,還趁春節之際給山西省委書記陶魯笳打電話拜年,懇請曾在林縣工作過的他幫助協調解決。

“那時縣財政只有290萬塊錢,但糧食還充足,有3000多萬斤儲備糧,每個生產隊都有三五萬斤。”楊貴回憶說,“最關鍵的是群眾修渠的熱情很高。一聽說要跨省修渠引水,大家都摩拳擦掌,紛紛要求參加。有個13歲的孩子叫張買江,他父親在修渠中剛不幸被崩塌的巨石砸中犧牲,他母親就把他送上工地。工地指揮長說什麼也不答應,父親剛走,怎麼能讓家裡的獨苗再來呢?更何況他還是個孩子。他母親懇求說,讓孩子留下來接著幹吧,俺知道,紅旗渠水流不過來,他爹也合不上眼。”

古有李冰,今有楊貴

動工以後,資金需求越來越大。為了把漳河水早日引到家門口,林縣人想盡了辦法。買水泥太貴,他們自己建水泥廠生產水泥,整個工程所用的6705噸水泥,有5170噸是林縣人自己生產的;缺少炸藥,生產隊便多積有機肥,省下的硝酸銨配上鋸末、幹牛糞碾碎製成土炸藥;鋼釺造不了,大夥就力圖節約,長釺磨短了就當小撬用,小撬磨短了就捻成手把鑽用。在資金最困難的時候,縣委抽調了30多名幹部,成立了勞力管理組,組建工程隊,到其他城市承攬工程,賺錢彌補修渠資金的不足。據統計,當年就有31000林縣人外出搞建築,掙回經費1800萬元。

就是這樣子,林縣人民艱苦奮鬥了十年,逢山鑿水,硬是削平了1250個山頭,鑿通了211個隧道。怪不得周總理曾和人誇讚說,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就是紅旗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