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与美国留学申请文书的不同之处

申请文书是申请材料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那么同学们要怎么准备呢?怎么才能写出一份漂亮的文书呢?

英国留学与美国留学申请文书的不同之处有哪些呢?为了帮助大家了解,下面文都国际教育小编就为同学们介绍一下,一起来看下吧!

英国留学与美国留学申请文书的不同之处

一、英国留学与美国留学申请文书的不同之处

1、英国留学申请文书的特点

而对于英国来讲,更看重statement的相关性和严谨性。希望看到的是你选择一个学校,一个院系,一个专业的真实动机,以及你觉得自己是如何符合条件的,而不是看到那种没意义的废话。

比如说,某某学校是英国有名大学,专业非常知名,我对能申请这个专业感到十分荣幸。还有什么我从小对某学科感兴趣什么什么的等等。

英国人的逻辑很简单,既然入学要求说明白了,那申请人写个人陈述当然是重点讲述讲自己如何符合入学要求的,要不你写它干嘛。不客气的说,扫一眼就知道是不是模板,只要套的是模板,不好意思,印象都不会太好。

因为会觉得这个申请人没有self-motivation,而且态度不积极。结果就是,干嘛要在你身上浪费时间?所以文书中,一定要尽力突出自己寓所申请专业的相关性和能力。

2、美国留学申请文书的特点

关于美国学校,gre/gmat成绩=文书=工作经历>GPA,推荐信和国内学校背景,北清复交为加分项,但也并不具有决定意义。

近年来,中国申请人的gre和gmat成绩都在不断提高,所以录取分数也水涨船高;此外,老外也意识到申请文书的修饰作用,所以目前看来硬碰硬的成绩还是越来越重要。

此外,中国人的推荐信基本上都差不太多,推荐信的意义是牛人人脉,学校可借此看看你是否有校友网络或者牛人背景,对于大多数普通中国申请人来说,只要你推荐信不作假,基本不加分也不减分。

美国学校对文书这块推崇的美国风格就是:推销你自己,sale yourself!文章会让你谈谈自己的学术兴趣,背景,你个个性等等,是在看什么?看你如何放大自己的优点。这种感觉或许和mba申请有关,毕竟这个专业不那么学术性,关于学术性申请的话还是有比较套路化的规范在。

两者的不同,相信大家通过上面就能看出来了。

英国留学与美国留学申请文书的不同之处

 二、英国留学申请文书要注意这些

1、申请文书不要浮夸

这是被中国英语教育玩坏的一个例子。中国英语教育讲究词句的华丽,写的文章一定要美。

在申请文章的要求中,太注重这方面,而忽视另外方面。笔者见过很多学生理解文章,他们甚至没有弄清楚全文的意思,只对句子和词的用法吹毛求疵。长句为上,很多学生不管三七二一,就把几个短句合在一起,用which,that等连成一团。语言高点的学生,句子还通顺;语言差点的学生,真是要命,完全不是原来的意思。

其实,一篇文章可看点很多:要表达事情的连贯性如何?文章中关于自己塑造是否充足?全文是否有主线?等等,考虑这些为上。至于Native writing,亲们,没能力的话,千万别碰。

2、申请文书写的就要出彩

很多学生认为文书,写的东西必然宏大上档次,在文书中写进自己的丰功伟绩,“又翻过了一座山,又越过了一条河”,通篇不停地在tell his achievements。这个是不合适的,众多的文书写作教材的第一句话就是“show yourself instead of telling your stories”。

你要用故事情节来表现你自己。简历是罗列成就,那个人陈述是干嘛?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招生官,你会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个人陈述相当于是个面试,可以能够看出学生除成就以外的东西,怎么想事,怎么解决问题,怎么与他人相处,怎么理解这个社会,文书能从小事见大人性,大道理,那是上乘之作。

3、文书的准备的很重要

很多人觉得申请文章很重要,于是,put all thoughts into it,进入paranoid模式以致不能自拔,这是种危险的状态。什么事情,过就不好,这是古训。大家应该要明白一个道理,世界没有的事情,越偏执,越容易进入自己的narrow perspective。

如果时间允许,补充申请素材,做些和申请相关的活动或者实习,对自己提升的更多。

4、申请文书一定要多写,内容一定要多

文书内容写得越多越好?错,这真是大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其中是有理由,这归根于中国的教育,我们在答文科题目,比如政治题的时候,老师都会说,多写点,给分会高点。我们被鼓励将很多无用的信息放在文章中。

然而申请文章不同,查看任何一所学校的申请文书,要求的第一条往往就是concise。表达逻辑完整即可。与人沟通的专业,比如商科申请,对简历要求是一页,多了没人去看。同样这个道理,在文书准备过程中,得要想能不能用少点的字,去表达自己。很多时候,少即是多!

5、走感情路线

很多申请的学生,可能自己故事一般,背景一般,觉得只有把自己说的可怜兮兮,对方招生官才会感动。

我们见到很多学生,开头写自己小时候怎么样,孤儿寡母等等,其实大可没有必要。

不要让这种情感成为招生官阅读你文章的负担。不要用情感乞讨的方式来获得录取,这不是招生官喜欢看到的品质。你要通过你的成熟,你的判断,来描述自己对社会和对他人的认识理解。

6、自我丢失

很多中国申请者,尤其DIY的学生,在创作文书的时候,会陷入这样一个境地:自我丢失。这种情况很严重,产生的原因,通常都是中国人自我潜意识对自我不是自信。

比如在描述项目,会描述项目多么优秀,老师指导多么给力,Team工作多么顺畅,文字写得洋洋洒洒,但是,问题出来,你呢?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们依然不知道。

还有很多学生,写着写着就不知道怎么写了,所以就出现后来的乱编。

所以说这是不对的,文书展示的是你,说大一点:你的contribution;说小一点:你的influence。很多申请者不善于发现自己与周边的关系,不了解自己如何去推动项目的完成。要注意从细节中提炼自己,文章中一定要有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