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性格轉變的經歷?是如何轉變的?

一起搞笑666


當我們遇到一些和人打交道的事情沒有表現或者處理好,很多內向的人想到的就是去改變性格去變得外向,我覺得改變性格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並且隨著年齡越大越變得不可能。


像你說的,我認為一個人從緘默不語到口若懸河,並非是性格發生了變化。生活中很多內向的人平時習慣緘默不語,但只要他認識到口若懸河的重要性,真的想變成那樣,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就能達到口若懸河如滔滔江水的水平。


對於一個有表達能力的人,緘默不語或口若懸河,只是個人喜好和選擇罷了,與性格無關。


但是生活中很多的內向的人,當他們開始想要提升自己的口才和表達能力,通常會選擇用什麼方法讓自己外向起來,這條路往往會走得極其艱難坎坷。


這是我自己嘗試改變性格後認識到的。促使我改變性格的動機是追求那些我喜歡的女生,面對那些個我覺得完美的追求對象,之前很多時候都是在心裡默默糾結不敢大膽表達,看到那些外向張狂的小混混一個個抱得美人歸,真是羨慕嫉妒恨。於是那時候,我特別想變得像他們一樣外向,以為那樣我就能追到我喜歡的女生。


想改變必須有行動,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模仿那些外向人的表現,開始在人群中湊熱鬧去說話發表見解,強迫自己大膽去和喜歡的妹子聊天,但是很多時候我認為自己都是沒話找話,這讓我非常的糾結和尷尬。


就在這時候,我產生了很強的心理阻礙。我很想通過變得外向,像他們一樣得到別人的關注和認可,但是當我模仿他們的外向時,會讓我感覺非常地尷尬和不適應,根本無法進行下去,嘗試多次後,我甚至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為什麼他們可以,我就不行?……”,這種無助的感覺加深了我對自己的自責,我想很多內向的人都經歷過這一步,這種糟糕的體驗會讓內向的人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變得更不快樂了。


所以,內向的人想改變性格變得外向,本身就是和自己的先天基因、過往經歷產生的習慣在做對,當你用那些外向者的方式去說話表達交流,你自己的身體心理首先會不習慣,產生不好的體驗,讓你失去繼續提升口才表達的動力。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說通過改變性格提升口才,這條路太難走。


後來,我還是成為了一個可以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人,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恰恰不是改變了我的內向性格,而是我更加認可了自己的內向,並且知道了內向者如何提升口才、社交能力的心態和方法。


對於那些想提升這方面能力的內向的朋友,我簡單的分享一些:


1、心態方面,首先我們需要正確地看待內向性格。有些內向的朋友心裡一直覺得內向是缺點,不愛說話是缺點,你怎麼看不到那些外向大大咧咧的人還經常說錯話惹人嫌棄呢。所以當你想提升自己能力的時候,不要先就覺得自己性格不好,這就是自卑心理,會讓你做事大打折扣。


2、操作方面,內向的人應該明白,內向的人傾向於先思考後說話,外向的人習慣於直接表達。其實剛開始大家說話交流水平都差不多,但是因為這樣的習慣,外向者普遍比內向者多一些說話的訓練機會,這才是生活中外向者看起來普遍比內向者健談的根本原因。只要內向者多一些口才表達的訓練機會,他們做的並不會差,反而因為有說話先思考的習慣,內向者的表達交流更不容易出錯。


3、對於一個極度內向自卑的人,要想提升口才表達能力,其實更需要的是鼓勵,可以先不要用過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從選擇讓自己感覺放心、舒服的交流對象開始你的表達訓練,從一句話,一個問題,一個觀點開始,只要自己做好一點就給自己一些鼓勵。在這樣的體系下慢慢來,等你得到正向的反饋多了,你就會變得越來越敢說話,愛上表達了。


內向者的社交指南


性格的轉車跟年齡閱歷都有關係,這是毋庸置疑的。


我有一位好友以前活潑開朗,熱情大方,他六歲的時候父親去世,母親一把屎一把尿辛辛苦苦把他培養成人,當他可以孝敬母親的時候,突然傳來噩耗,母親突發腦溢血不治身亡,從此性格大變,變得沉默寡言,鬱鬱寡歡,天天以酒消愁,誰要是提到母親他便會潸然淚下,誰開導也沒有用。天天嘴裡念念叨叨,說自己對不起生他養他的母親,工作上更是沒有什麼追求和目標。


有一位心理學導師,看到他的情況,決定不能在這麼頹廢下去,畢竟太年輕,便天天給他講名人名家勵志的故事,並且讓他閉目放鬆,放大海的浪濤或森林裡的的鳥鳴聲,經過半年左右的心裡調節,現在基本回復過來了。性格的轉變受自我心裡和環境的影響,沒有經歷過什麼挫折,失敗,打擊。。。是很難改變一個人的性格的。轉變更是一種自我內心的一種調節,沒事不要去想不開心的事,要全身心的放鬆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想自己快樂幸福的事情,一開始可能做不到,這需要時間來改變。如果不進行心裡干預,有可能成為抑鬱症患者,所以自己想不開的的時候,一定要和朋友,同學,同事去傾訴,轉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一定要有極大的耐心。


還有一種就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性格也有可能轉變,因為進過的多了,閱歷豐富了,可以把許多的人和事看的很透徹,年輕的衝動也基本喪失殆盡,此時更成熟穩重,生活早就把稜角給打磨的圓潤起來,做事更加的理性了。不會再因為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遇事也大度灑脫起來,內心也從青澀變成了金黃。所以說年齡也是改變性格的一種重要因素。


向哲洪濤


初中以前,我是一個很內向,很靦腆,不敢和女生說話。我那時候知道自己這樣性格太靦腆了,還自卑,給我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困擾。直到有一天,我覺得人不能一成不變,要時時刻刻的成長,時時刻刻的改變自己!

想起那段真的挺有意思的,硬逼著自己去和人說話,和女孩說話!說完之後感覺還挺好的!沒有想象的那麼難。

“吾日三省吾身”這句話一直記在我的腦海裡,到後來開始接觸“心學”更是讓我明白人要主動把握自己的變化!就像天氣冷了加衣服、天氣熱了把衣服脫去,沒有困擾,心裡充滿喜悅的情緒,改變讓我受益匪淺


刀裡的刀


後來工作了兩年,慢慢見男孩子害羞了,特別是做繪圖工作那幾年,我性格大變,說話細聲溫柔,不再大聲嚷嚷,進門先看老師的臉色,老師不高興,我就什麼都不問,只做自己的工作,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變得淑女一點,只想給老師留下好印象,也就從那時起,我變成了溫柔型的女人性格,也變成了玻璃心,總是怕工作出錯,總是怕繪圖沒做好,怕遲到,等等。總想把一切做的完美,但有時你越努力越付出,總是不盡人意……。

長期以往,慢慢改變了原來的性格,從大不咧咧,沒心沒肺,變成了玻璃心,怕傷這個,怕傷那個,多愁善感,不想因自己的過失而給別人帶來不愉快,唯獨沒有了自我,直到今天,性格就定型了。

有緣就是朋友。



瀟灑芳子


有的。

性格是後天養成的,所以性格是可以塑造的。看看外面現在兒童情商訓練市場多麼火就知道了。

性格是慢慢習得和養成的,我以前是比較外向和開朗的,隨著時間推移閱歷增長就慢慢不喜歡說話了,開始內斂了,因為很多虛偽事一眼就看穿了,就不想說了。

這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吧。我這個經歷應該很多人都有吧。


養心悅聞


有是有,但是不太大吧。以前性格急躁易怒,動不動就愛發脾氣,如果自己感覺別人做錯了,別人不給我主動道歉的話,就甭想我主動理他。如果脾氣上來了還喜歡大聲嚷嚷,對什麼事都非常較真。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的磨礪,尤其是聽了一位名人的演講以後,急躁的脾氣現在有了很大的改善。那位名人說了一句:“愛需要講理嗎?” 振耳發饋,引入深思。與自己的家人只能講愛不能講道理,或者由著性子亂髮脾氣。生活中有許多許多的無奈也逼迫自己去做一些改變,一些挫折與磨難更能歷煉一個人的脾氣,改變一個的原有的性格。


牟小七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大起大落看清朋友,大喜大悲看清自己。 經歷一些刻骨銘心的事,確實可以改變一個的性格。

性格很難改變,就像你說的,從內向變外向,為什麼要變呢?內向和外向其實就是獲得心靈能量的方法不同,內向的人從自己身上獲得能量,外向的人從社交上面獲得能量,內向的人細膩,做事更能專心,雖然不善於應酬,但絕不怕孤獨。

環境改變性格,內向的人去做銷售,剛開始肯定不太適應,真想改變性格就得挑戰自己。

我沒有經歷過性格轉變,沒法向你分享過程。


每日心理學


嘿嘿,這個問題是不是為我量身定做的。

以前,從小的時候我很內向,和別人說話都不敢說,尤其是女孩子 更是害羞😳。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一直到了社會工作中。

開始工作了就業於直銷行業,這個行業真是太好了,既可以鍛鍊人的口才也可以鍛鍊人的性格,慢慢的在這個行業裡面,和人的溝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性格變好了,也不是那麼的怕和人說話了,也交到了一個女朋友。

人的好多方面不是一成不變的 而是看你怎麼去做,沒去選擇。


馮宏舉舉人


小時候自己是個靦腆,內向的一個性格,一直過了青春期,別人在叛逆的年齡,十分的外向,而我在那個時候,也不內向,也不太外向,因為家庭教育和家庭環境緣故,是比較中性的一種性格,很多事都替家裡著想,但又無能為力的時候,心事也變得不輕不重。

直到出了社會,開始工作的時候,性格慢慢變外向起來,哈哈,和不認識的人打招呼,別人都樂呵呵的,很多事情也因為性格的原因,交際也變得順利起來,也交了很多朋友。

其實,性格內向或者外向,主要取決於自己,內向性格的人讓人摸不透,感覺城府很深,很神秘。外向性格的人比較容易接觸,三兩句就已成友,給人感覺散發著自信,熱情的魅力。

要說如何轉變,我個人認為是比較容易的,見過那麼多人和事,人也變得圓滑了,內向性格的人比較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死要面子,有自卑心裡,對自己不太有信心,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當然,這裡說的不是絕對的。

外向性格的人對事物比較好奇,凡事想了解個明白,有洞察力,不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不好面子,喜歡交際,喜歡多看,喜歡多學,有自信,熱愛生活,心態是比較好的。

想改變,其實很簡單,凡事多主動一點,從打招呼問候開始,你會發現很多事情比你想的容易一些。加油!


帶皮豆腐


走出半生抑鬱症和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