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界的“騰訊”,什麼受歡迎它就做什麼,打趴諸多品類巨頭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民以食為天”,所以中國的食品以及餐飲行業已經發達了近百年時間。在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的《中國食品行業規模數據變化趨勢圖》中瞭解到,從2014年進入10萬億市場規模之後,中國食品行業規模依舊在不斷的增長,2018年更是達到了12.9萬億。從這個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食品行業的興盛,而說到食品,我們第一時間會想起國內幾大食品快消品品牌康師傅、旺旺以及統一等品牌。

中國食品界的“騰訊”,什麼受歡迎它就做什麼,打趴諸多品類巨頭

這些食品巨頭佔據著中國食品快消品中的絕大部分市場,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一個不是很出名的食品品牌,什麼受歡迎它就做什麼,旗下的產品卻遍佈食品行業的個個種類,甚至靠著“模仿”打趴了諸多品類巨頭。這個品牌就是達利食品,一般人很少聽過這個品牌,一般人接觸它大多是靠著它旗下的產品,比如和其正、達利園、可比克、好吃點、樂虎等產品。

中國食品界的“騰訊”,什麼受歡迎它就做什麼,打趴諸多品類巨頭

達利食品由現任達利集團董事長創立於1985年,最早的時候達利食品主營的是餅乾、薯片等不起眼的產品。當時達利食品只是一家偏居一隅的食品企業,並沒有現在這麼出名,直到17年後的2002年,達利食品發動了“後發策略”。什麼是後發策略?通俗的來說就是“複製”,什麼受歡迎就做什麼。

中國食品界的“騰訊”,什麼受歡迎它就做什麼,打趴諸多品類巨頭

在2002年的時候,好麗友的蛋黃派憑藉著可口的味道、卓越的品質成為了當時最受歡迎也最熱銷的食品。此時,達利食品利用“後發策略”,成立達利園品牌並推出了達利園蛋黃派。那麼當時好麗友蛋黃派這麼受歡迎,那麼達利園蛋黃派怎麼從中打開市場呢?達利園蛋黃派靠著低於好麗友1/3的價格以及廣告和品質,不僅迅速打開了市場,而且還把達利園這個品牌打趴下了。

中國食品界的“騰訊”,什麼受歡迎它就做什麼,打趴諸多品類巨頭

截止目前,達利園在糕點行業任佔據第一的市場份額,截止2018年年中公佈的中國烘焙大類總體市場份額數據顯示,達利食品佔據整個市場的5%,排名第一,而當時達利模仿的對象好麗友僅有2.3%的市場份額。當達利食品第一次嚐到“複製”的甜頭的時候,變一發不可收拾,在隨後的10多年時間裡推出的產品幾乎都採用的這種戰略。

中國食品界的“騰訊”,什麼受歡迎它就做什麼,打趴諸多品類巨頭

21世紀初,我們都知道當時的涼茶在中國的飲料市場有著很大的份額,而最出名的兩個品牌除了加多寶就是王老吉了。這兩個涼茶品牌在中國風靡了很多年,涼茶的絕大部分市場也都被這兩個品牌佔據著。但是嚐到“複製”甜頭的達利食品並沒有放棄,而是以和其正進入涼茶市場。2007年,達利食品旗下的涼茶品牌和其正正式進入市場,並且很快成為了涼茶界的黑馬,短時間內就從一個剛出現的品牌成為了與加多寶、王老吉並駕齊驅的涼茶品牌。

中國食品界的“騰訊”,什麼受歡迎它就做什麼,打趴諸多品類巨頭

除了涼茶和其正、糕點達利園之外,達利園還在功能飲料、奶製品等領域也有著很大的市場份額。功能飲料素來以紅牛而聞名,而達利食品旗下的樂虎功能飲料卻在短時間內風靡全國,並且打趴了眾多競爭對手成為了功能飲料市場中,僅次於紅牛的第二功能飲料品牌。目前達利食品在糕點、奶製品、涼茶、功能飲料、餅乾、薯片等領域佔據著很大的市場份額。

中國食品界的“騰訊”,什麼受歡迎它就做什麼,打趴諸多品類巨頭

而在營收方面,達利食品是一個低調的巨頭,可能它的營收沒有統一、康師傅等品牌高,但是在淨利潤方面,達利食品比康師傅、統一加起來都還多。或許很多人認為“複製”是一種可恥的行為,但其實在門檻較低的行業來說,創立的價值並不是很高,比如文章說的食品行業以及現在變化無常的互聯網行業。春都創立中國第一根火腿腸,結果春都早已消失在火腿腸市場,益民是中國第一包方便麵,但是早已被康師傅、統一等品牌代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