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表妹,32歲還沒嫁出去,好不容易結婚後來竟然這樣?

“催婚”並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在古時候同樣也有催婚的事情發生,因為古人的壽命並不長,所以大都早早結婚生子,對於一個女子來說,十幾歲結婚生子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而宋朝時期就發生了這麼一件催婚的事情,她是王安石的表妹,32歲了還沒有出嫁,家裡人都急得不得了,而她一直抗婚,不願意屈從於時代的打壓。

王安石的表妹,32歲還沒嫁出去,好不容易結婚後來竟然這樣?

王安石的母親有一個孃家的親侄女,也就是王安石的表妹,也叫吳氏。說到吳氏的婚事,還要從很久以前的一件事情開始說起。吳氏的父親在進京趕考的路上遇到了一個姓曾的人,這個人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的叔叔,下文稱之為曾叔,倆人同路相談甚歡,一時興起就定下了娃娃親,說將來要讓自己的孩子結為婚親。意想不到的是,這兩個人都沒有中舉,曾叔心情抑鬱,回家後帶著妻兒隱居去了,不知去向。

王安石的表妹,32歲還沒嫁出去,好不容易結婚後來竟然這樣?

吳氏的父親是一個講誠信的人,不願意違背當初的諾言,依舊記得當初的婚約,所以儘管當時吳氏已經長大成人,依舊沒有讓媒人來說媒,而是打算在等幾年,等到曾叔一家前來提親。吳家人一直都試圖和曾家人進行溝通,但沒有任何音信,直到吳氏二十多歲,吳氏的父親才覺得不再等曾家人,但這個年齡在當時已經不小了,很多女孩子都難以嫁的出去了。

王安石的表妹,32歲還沒嫁出去,好不容易結婚後來竟然這樣?

吳氏本身是讀過些書的人,她眼光也高,一般來說媒的她都看不上,久而久之,年齡也大了,在宋朝,女子如果超過17歲未說婆家,已經是會遭受非議的了,況且吳氏的八字也大,她是屬虎的,媒人聽說了她的屬相和八字,就不願意再來說媒。時間過得久了,父母也對此疲倦,不知所措,就把吳氏等成了大姑娘。後來王安石到舒州做通判,是一方的地方官,偶爾與父母的來信中對錶妹吳氏的事情也略知一二,為表妹的事情感到遺憾和嘆息。當年遇上朝廷打算大赦,王安石在負責這件事的事情,發現有一名罪名較輕的囚犯名叫曾項,祖籍是臨川人,在提審時問起他的身世,大吃一驚,原來他就是當初被指定與自己表妹結為娃娃親的那個人。

王安石的表妹,32歲還沒嫁出去,好不容易結婚後來竟然這樣?

當年曾項的父親攜妻兒隱居到深山之中去,打算再苦讀了考取功名,沒想到遭遇不測,有山賊殺死了他的父親,擄走了他的母親,而他當時只有2歲,無人照管,幸好被一個好心的山賊收養,待他長大後才知道這些事情,十分痛恨山賊,想要報仇無門。此時她母親已死,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和祖上是誰,只是脖子上有一個長命鎖,上面寫了“曾項”兩個字,故而得名。跟著山賊長大的曾項從小不務正業,而是四處偷盜為生,後來他的同夥在偷盜過程中失手打死了人,他遭連累被押入大牢。

王安石的表妹,32歲還沒嫁出去,好不容易結婚後來竟然這樣?

王安石覺得曾項可能來歷不簡單,所以與曾鞏聯繫,確認曾項是否是他們族下的一個弟弟,並且把長命鎖畫了圖像,一併帶給曾鞏,另一方面,他給母親寫信,核實當初給表妹指婚的人是不是叫曾項。不久,王安石就得到回信,確定了此人就是曾鞏的同族弟弟曾項,也是表妹的未婚夫婿,兩家人都一併前來,準備接回曾項。

王安石的表妹,32歲還沒嫁出去,好不容易結婚後來竟然這樣?

王安石剛好趁著朝廷大赦的機會,將曾項同夥殺人的事情查清真相,釋放了他,吳家人接回曾項後,不久就讓吳氏和曾項完婚,當時已經是32歲的吳氏終於擺脫了被催婚的狀態,他的父母也算是了卻了一樁心願。只是不知,素來以偷盜為生的曾項能給吳氏什麼樣的生活呢?倆人是否過得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