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詞改變命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竟是表達忠君?

在文學才能至上的古代,寫詩言志、填詞表意,乃文人尋求志向達成的重要途徑之一。只可惜,古代信息沒有今天那麼發達,自覺有才能之士,有時候詩寫出來了,卻不一定能夠馬上傳到達官貴人那裡,於是壯志未酬身先死。

如蔣概,科舉考中後,卻久久為能得到真職實官,自然是滿腹牢騷。出去遊玩散心時,登雄州北門樓,憤而寫下:“壯士未酬志,乘秋感慨多。幽燕新種落,唐漢舊關河。塞月沉青冢,邊聲入暮河。如何得萬騎,五壘夜經過?”可惜,直到身死,蔣概也為能壯志得酬。

當然,流傳下來的成功案例也有不少,比如姚嗣宗。宋仁宗期間,西夏李元昊入侵宋邊境陝西,一時間邊境戰火紛飛。心懷大志的姚嗣宗,卻是報國無門,於是在驛站的牆壁上,題詩言志:“踏碎賀蘭石,掃清西海塵。布衣能效死,可惜作窮鱗。”陝西四路經略安撫使韓琦,無意中知道了這首詩,大為稱道,於是向朝廷舉薦姚嗣宗。就這樣,姚嗣宗被任命為大理寺丞,鯉魚躍龍門,真的是一首詩改變人生啊。

說到一首詩改變人生,大名鼎鼎的蘇軾蘇東坡,其實也有這樣的際遇。殊不知,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在一些古人看來,並不是僅僅表達思念親情,而是隱喻對朝廷和皇帝的忠心。

一首詞改變命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竟是表達忠君?

蘇軾畫像

我們知道,《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寫作背景是在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蘇軾於密州認知州,中秋佳節之際,因為不能和兄弟團聚而寫。詞前有小序,也是交代的明明白白: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明明只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應景作品,為什麼會和忠君之心扯上關係呢?

《蓼園詞評》黃氏語:“按通首隻詠月耳。前闋是見月思君,言天上宮闕,高不勝寒……” 也就是說,黃氏覺得蘇軾這首詞明是詠月,實則是懷念遠在廟堂之高的皇帝。

《蒿庵論詞》馮煦語:“又云:‘詞以不犯本位為高,東坡《滿庭芳》“老去君恩未報,空回首,彈鋏悲歌”,語誠慷慨,然不若《水調歌頭》“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尤覺空靈蘊藉。’”

馮煦則將“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一句,和蘇軾之前寫過的“老去君恩未報,空回首,彈鋏悲歌”相提並論,說是表達同一個意思:報君恩。

我們今天看來,這些解讀無疑都比較牽強附會,甚至有點無厘頭。 然而事實上,皇帝還就真的從中讀到了蘇軾忠君愛國的心思,不服不行。

一首詞改變命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竟是表達忠君?

《水調歌頭》講的是親情還是思君,各有解讀。

據宋代鮦陽居士的《復雅歌詞》記載:“(東坡居士)作《水調歌頭》,兼懷子由。時丙辰熙寧九年也。元豐七年,都下傳唱此詞。神宗問內侍外面新行小詞,內侍錄此進呈。讀至‘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上曰:‘蘇軾終是愛君。’乃命量移汝州。”

看到沒,神宗皇帝讀到“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一句,覺得蘇軾終究還是忠君愛國的,於是把蘇軾從黃州調到了汝州。量移,將遭貶的臣子酌情移近安置,也算是一種特赦。

雖然沒有升官,依然還是團練副史,但汝州最大的優勢就是離京城比較近。在古代,被調往遠離京城之地,往往有發配貶低之意。都是任地方官,越是靠近京城,就越有希望更有優勢,天子腳下好升官嘛。

“量移汝州”後,由於種種客觀原因,蘇軾沒能到汝州上任,上書請求去常州,卻是得到了批准。在常州生活的蘇軾,無生活之虞,也遠離各種政治紛爭,加上常州風景秀麗,也是適合養老之地,於是蘇軾,最終選擇了在常州終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