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買一個小區,憑什麼房價可以懸殊那麼多,這些差異被忽視了

不論你已經買了房,還是正在看房,又或者是準備買房。相信大家或多或少應該都遇到過這麼一種情況,那就是明明都在一個小區,不同樓層的價格不一樣我理解,畢竟樓層有好有壞嘛。但是為什麼樓棟之間的差異也很大呢,有些差價可以達到上千塊錢一平方,就算是樓王就可以那麼高了嗎?其實這個房價懸殊的背後,有著很多我們沒有關注到的差異。有時候一個小小的差異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結果。

第一個差異:房齡或者一、二、三、四期的差異

都說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而在買房子的時候,除非一些特殊情況,其他時候大家還是會更喜歡選擇新房。那麼這個時候差異就來了,開發商建房子不是一天兩天的,也不是一次性所有規劃一起建設的。尤其要是碰上從之前房價上漲浪潮中起死回生的開發商更是會有差異。這裡涉及的就是產權年限的差異了,在之前那波房價中, 很多開發商都被重新復活了,但是他們拿下的土地時間卻不會改變。因此,在這些開發商中的一期項目土地使用權就要比後面的項目低上不少,剛拿到手的房子平白無故就少了不少年。

都買一個小區,憑什麼房價可以懸殊那麼多,這些差異被忽視了

此外,在多期規劃的項目中,往往越靠後面的項目越懂當地買房人的心。這樣的房子自然也就水漲船高的越漲越高了。

第二個差異:不同樓棟的朝向和位置問題

在買房的時候,我們通常都會在樓層上糾結好久,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採光了。畢竟,不同的樓層受到採光影響都是不一樣的。同時呢,這個開發商蓋房子也不是都按照一個方向來蓋的,有些樓棟位置太靠內部,朝向也不夠南等等,這些都是影響採光也是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

不然也不會說有所謂的樓王了,開發商的樓王往往都是有一個非常不錯的位置。此外,還有一些樓棟過於靠近嘈雜街道或者小區出入口等等,這些都是影響我們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影響了生活質量也就影響了價格,不同的位置價格自然就會出現很大的差異。

都買一個小區,憑什麼房價可以懸殊那麼多,這些差異被忽視了

第三個差異:經常被忽視的周邊環境比如汙染源

對於一些大型的小區來說,這些小區都會有些設備建築,比如配電房垃圾站等等。這些東西雖然方便了業主的生活,但是也影響了價格。試想一下,靠近垃圾站的房子和遠離垃圾站的房子,哪一個你更喜歡呢?你更喜歡價格自然也就會更高。

當然,除了這些汙染源外還有其他的配套因素也是一大影響。比如說一些大型小區都會配備幼兒園,或者有些小區跟學校僅僅一牆之隔,靠近學校的樓棟肯定是要比遠離的價格高上一些。畢竟,跟學校僅僅一牆之隔的樓棟不僅可以方便孩子上下學,也給家長省了不少的事情。

都買一個小區,憑什麼房價可以懸殊那麼多,這些差異被忽視了

第四個差異:樓棟高度的配置差異

在那些大型小區中,往往都會存在高層和小高層混合的情況,有些還會加入多層項目。這個時候因為樓棟的高度不同,所產生的居住效果也不同。比如說你選擇了高層,但是你這棟位置比較靠前,前面的樓棟是小高層或者多層,對於你的視野和採光影響比較小。

但是 ,如果你選擇高層建築的第二排或者第三排,因為前面是同樣的高層,沒有一定的高度差。你的採光和視野就要看樓間距的大小了,這樣一來價格自然就會出現不同了。

都買一個小區,憑什麼房價可以懸殊那麼多,這些差異被忽視了

第五個差異:樓層和戶型的不同

其實這個差異是很多朋友都知道的差異,什麼黃金樓層、東中西戶這些的不同,都會造成價格上的不同。開發商的一房一價,就是根據種種不同劃分出來的。通常在樓層選擇中,肯定是三分之二的樓層作為優先選擇的區域,不論是高層還是小高層或者是多層,這樣的一個選擇方法基本都可以套用。至於戶型的選擇也就是先東後西然後在中間了。關於東西戶到底哪個好,一直都是見仁見智。有人喜歡早上的陽光,也有人喜歡西邊下午的溫暖,這些都是依據各人喜好來選擇的。現在人都比較追求時尚,選好戶型之後就會考慮設計自己的家居,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本書精緻的家居案例展示設計理念,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看看!

最後,其實 之所以一個小區裡的房子價格差異能夠有這麼大,也是因為客觀上的設計不同,以及各人需求的差異。希望能夠有一個更好的戶型,更好的位置、更好的樓層,那麼自然就要多花一些錢,畢竟大家各取所需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