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智能转型发展前景分析

智能制造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在制造过程中可以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智能活动,能够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智能制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中国制造业智能转型发展前景分析

智能制造发展包括自动化、信息化、互联化、智能化四个阶段。自动化阶段主要是淘汰、改造低自动化设备,制造高自动化智能设备;信息化阶段,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信息化应用和智能化元件参与程度提升,逐步提高产品与服务的信息处理能力;互联化阶段物联网、数据网、服务网等建设完成,装备实现集成化;智能化阶段通过传感器和机器视觉等技术实现智能监控和决策功能。智能制造发展过程需经历这四个阶段,逐步完成布局,最终实现智能化。

智能制造的产业链涵盖感知层、网络层、执行层、应用层四个层次,所涉及到的技术和装备范围广阔。感知层主要包括机器视觉、传感器、RF等;网络层主要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工业软件等;执行层主要包括机器人、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应用层主要为智能生产线。智能制造市场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市场规模持续提升。

为推动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2016年12月,国家颁布了《中国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传统制造业将完成数字化改造,2025年重点企业将实现智能化转型。

中国制造业智能转型发展前景分析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在政策的引导下,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规模达到15000亿元,同比增长22.6%;2014-2017年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8%,中国智能制造行业规模持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中国智能制造应用领域分布中,汽车工业是应用占比最大的领域,占比达到48%;其次是3C制造领域,应用占比为2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领域应用占比为8%;其他领域应用占比为21%。现阶段,中国智能制造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和3C制造领域,其他制造业应用率偏低,大部分制造业正处于工业电气化(2.0)向数字化(3.0)迈进的阶段。我国制造业整体智能化程度分布不均,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全球制造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中国人力成本大幅上升,国内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智能制造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动力。

中国制造业智能转型发展前景分析

现阶段,中国约有450万家制造企业,其中至少有20%的企业需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需求巨大,中国智能制造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