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價格玩“過山車”

多只LOF/ETF价格玩“过山车”

數據來源/Wind

□本報記者 徐文擎 李惠敏

近日,多隻LOF和ETF的場內價格出現異常波動,暴漲暴跌,大幅偏離場外淨值。業內人士提醒,這類基金的淨值和交易價格通常高度緊隨,當基金場內價格突然大幅上漲,投資者切勿盲目跟風買入或進行套利操作,尤其是那些日常成交量很小的LOF/ETF價格突然異常波動時,一定要及時“避讓”。

多隻基金場內價格異常波動

LOF(上市型開放式基金)和ETF(交易所交易基金)都是既可以向基金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又可以像封閉式基金一樣在二級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買賣份額的一種基金。只不過,ETF申贖必須以一籃子股票換取基金份額或者以基金份額換回一籃子股票,LOF則直接以現金申購。

這類基金都有兩種價格,一種是場外淨值,即基金本身值多少錢;另一種是場內交易價格,則與個股每日在交易所的交易價格相似。一家基金公司的資深人士稱,通常來說,淨值和交易價格是高度緊隨的,誤差不會超過1%,但遇到一些極端情況,也會出現交易價格大幅高於淨值的情況。例如,某隻LOF場內價格在3個交易日內出現“過山車”。2月27日,該只LOF場內價格上漲10.01%,2月28日繼續上漲4.67%,3月1日則下跌9.97%,3月4日下跌3.63%。同期,該只LOF的場外淨值在這4個交易日的對應漲跌幅為-0.61%、-0.62%、1.38%和1.26%。

該只基金在前兩個交易日的場內價格和場外淨值出現大幅偏離,遠遠超過1%的誤差。上述資深人士稱,這種情況往往是套利資金最喜歡出現的機會,有偏離才會有套利機會。按照常理,他們往往會在場外申購基金,再轉成場內份額賣掉,一進一出之間鎖定套利機會。當然,套利資金的湧入,也會使場內外的價格/淨值的價差快速收斂,直到兩者再次高度緊隨,例如,該只LOF在3月5日的價格和淨值的偏離就已經在1個百分點之內。

另外,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還有至少5只LOF和ETF近期也出現類似的情況。

盲目追高易“受傷”

本來是一次“完美的套利”,但看不懂其中“原理”的投資者可能會受傷。例如,2月28日在場內追高買入的投資者,則註定要遭受3月1日的暴跌;或者在場外申購LOF,T+2日轉換成場內份額,但因基金本身流動性小等因素來不及賣或賣不掉的“套利者”,也會遭遇場內價格的大幅下挫。

“這是原先玩分級基金的‘套路’,這次在LOF/ETF上玩起來了。投資者要注意風險,別被‘套路’了。”上述基金公司的資深人士說,“如果你本身在場內持有這隻基金,那就是發了一筆‘橫財’,如果等你發現的時候再衝進去,大概率都是‘套路’。”

另一家大型公募的ETF人士稱,此前分級基金確實因自帶槓桿屬性、市場較好、交易量活躍等因素可以為投資者實現套利。但部分LOF/ETF流動性小,很小的交易量就能將場內價格的波動性打得特別大,比如,如果該基金的日常交易量只有幾百萬元,那麼幾萬或十幾萬元的交易量就可能將漲幅抬得很高,與基金本身對應的指數出現很大的偏離。

還有人認為:“成交額低的LOF/ETF在短期內出現離奇的拉昇走勢,比如指數本身沒漲,但場內價格漲了十幾個點,這就有可能是利用一二級市場的溢價吸引申購量。”

但對於這個觀點,一些基金經理表達了相反意見。上述ETF人士稱:“機構應該不太有做這種事的動機,因為沒有意義,如果只有幾十萬元的交易量,漲停也賣不出,所以大概率還是個人投資者所為。”

他說:“基金公司更希望旗下ETF交易活躍。如果流動性不好,在場外即使大體量申購再轉到場內賣掉,也會面臨賣不出的尷尬局面。比如,在場外申購2億元的基金,但場內的日常交易額只有200萬元,那麼這個時間成本及場內價格的波動風險,都是機構不願承受的;如果只在場外申購200萬元,對整個基金場外規模的提升意義也不大。這就類似部分個人投資者喜歡買流動性不好的股票,這種股票可能會突然漲停或跌停,機構投資者非常不看好,但總有散戶投資者會參與博弈。”他特別強調,“套利最需要的是可以賣出,價格上漲的確可以賣出,但前提是必須要有大量買盤對接。”

謹防“雷區”

普通投資者應儘量避免從漲停到跌停的“雷區”。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量化總監稱:“基金自身規模小、場內交易量不活躍、關注度小的品種突然出現價格大幅上漲以至於嚴重偏離場外淨值時,就要小心‘踩雷’了。投資者千萬不要圖一時上漲幅度‘不明真相’地衝進去,否則就有可能遇到價格和淨值價差收斂時的暴跌。”

機構人士還提醒,對個人投資者而言,購買ETF應選擇流動性好、價格在淨值附近、每天成交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品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