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杂志榜样栏目刊发工艺美院谭惠文事迹:90后时装设计师夺魁记

《高中生》杂志榜样栏目刊发工艺美院谭惠文事迹:90后时装设计师夺魁记

面向全国发行的中国优秀少儿报刊金奖期刊、湖湘优秀出版物《高中生》杂志,近期刊发了学校服装系谭惠文同学业精于勤,敏于专业的故事,原文如下:

《高中生》杂志榜样栏目刊发工艺美院谭惠文事迹:90后时装设计师夺魁记

淡灰色的墙壁,深灰色的地板,白色缝纫机泊在日光灯的光芒下,像一艘艘船。但是,硝烟将起,“船”即将成为“战船”,因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第一轮选拔赛的哨声就要在江苏常熟工业学校的教室里吹响。

从全国各所学校、各个市州、各个省的选拔赛中层层筛选上来的十名选手聚集在此,即将展开激烈的拼杀,争夺十进五的名额。50%的淘汰率不是一件能够让人谈笑风生的事,来自湖南益阳工艺美术学院的谭惠文坐在缝纫机前,觉得全身的肌肉有些僵。他开始深呼吸,这是多次参赛发现的调适方法。

“哔——”哨声响起,倒计时开始。

《高中生》杂志榜样栏目刊发工艺美院谭惠文事迹:90后时装设计师夺魁记

18个小时......

18个小时,必须完成时装设计、立体裁剪、指定衬衣制作、制作裤装和神秘盒子(饰品制作)五项工艺的比拼。这样的工作量,若放在平时,何止一两周?如此全方位的技能积累,更不止一两年。

谭惠文仿佛回到读高二时第一次参加湖南省技能大赛的现场。当时正值酷暑,他坐在正对大门的位置,门外是上万名观众灼灼的目光。他的手一直抖,结果把一只袖子的前后部分装反了,只获得一个二等奖。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现在的他称得上身经数战了。可是,为什么还是紧张?是受制于这个与世界接轨的赛事的高级别,还是因为对手都是万里挑一的高手?场外就站着专门为赛事配备的心理医生,进一步证明这个赛事的氛围之严肃与压力之大,但他知道,最有力量的心理疏导来自自己。他开始深呼吸。

自我调适起到了效果,观众的喧嚣像开了阀门的积水,从他耳边退却,他像潜水者沉入竞赛中。眼前的布料是纱面紧致的纯白化纤布,针从上面过,一扎一个孔。线也是丝光线,相比棉线更滑且易跳针,一跳针就得拆线重缝——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留下被扣分的针孔。他调匀呼吸,小心翼翼地推动着手中的布料,像捧着一碗即将溢出的水。

3厘米长的针脚必须包含12针,明线的宽度必须保持在0.7厘米,十字形的边缝对接必须整齐而流畅......每个“必须”都像一把矩尺,一个刻度,考量他对专业把握的精深度。他的心里涌出对自己平时勤于训练的庆幸,也对他的任课老师陈老师、学校服装设计工作室的负责人提供给他的训练机会萌生深深的感激。

越是参加高级别的赛事,越是让他发现“台下十年功”的重要性。他不会忘记当时为了提高专业水平,到处寻找工作室进行训练的情景。那是刚进入工艺美术学院时,他还是一个因为文化成绩不理想而未能考上综合大学的失意学子。那里面有他高中三年的努力,对成为优秀者的渴望,也有不想止步于平庸的不甘心。进入职业院校后,就与优秀无缘了吗?他不相信。他学的是服装设计与制版专业,除了学好理论,还得进行不断的练习以使专业水平变得精湛,所以他希望找到一个对技能训练有较大帮助的地方。

才开学呢,他就四处打探:“学校哪里有提高专业操作水平的地方?”

一个学姐告诉他,学院有一个服装设计工作室,由陈立娟教授负责,需要能坚持练习且有潜力的学生。不过,能够坚持下来的人不多,谭惠文成为其中之一。

赛制规定,必须先装袖克夫(衬衣袖口)再装袖衩,这与常规相悖,旨在考验选手应对技术难度的能力。他把充满汗水的手掌在身上揩干,提醒自己细致再细致,因为违反常规的要求不仅让袖衩的安装极为困难,而且尺寸变长,稍一不小心就会缝歪。这时,袖臂上一块乌渍跃人眼帘,让他一下子僵住了。

这么大的一块乌渍扣分定然严重。

心怦怦地跳起来,似乎要冲出嗓子眼儿。这是新缝纫机上的机油惹的祸,他必须报告评委。

与此同时,其他几名选手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评委会临时决定,乌渍与选手的操作不当无关,不予扣分。

虚惊一场,但是后遗症还在,因为紧张而导致的肌肉僵硬还未缓和,他干脆停下手里的工作,连续深呼吸十几秒后,才再次投入比赛。

结果揭晓,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率先晋级。

你得有一千种蝴蝶结的打法

喧嚣的大街上,人流熙攘,一个斜挎着包、双手抄兜、个子高挑的男生经过一家奶茶店,停下了脚步。奶茶店前站着一个女孩,她正从奶白色的布包里掏出钱买奶茶。男生盯着女孩看。女孩身着与布包同色系的短袖,一条灰色的斜裁长裙裹住窈窕的腰身,再倾泻向下。女孩意识到男生的目光,扭头瞪了他一眼。半分钟后,她感觉那目光还在,于是再次回头——这次看清了, 男生不是盯着她看,而是盯着她的裙子。

这个男生便是谭惠文。

这样在别人看来异常的举动发生在谭惠文身上很正常。路人身上裁剪别致的衣裤,橱窗里个性纷呈的时装,饰品店里独特的饰品......它们对谭惠文均有致命的吸引力。一经过它们,谭惠文便挪不动步了。

不少品牌时装店的店员已经认识了这个只看不买的主。个别店员会在他进门后冷冷地抛出临时诞生的规矩:不许用手摸,不许拍照。

除了关注街头潮流,他还经常观看时装秀、了解时装资讯。他的手机里装载的全是与服装设计相关的APP和软件。“如果比赛要求你打一个蝴蝶结,你得有一千种蝴蝶结的打法。”这是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当中一位评委的话。

刚学装呢大衣的里布袖子时,里布装得皱成团。他拆掉,重装,一二十次后,终于缝制平顺,找到规律。

西装袖形状的把握是难点。他裁、装、改,将每遍的效果进行比对、 记录,与工作室的同学一起探讨和分析原因。这一遍出来的袖子不够圆润是什么原因?肩膀为什么不够挺拔?加一层衬底好还是两层好?加多了好像显僵硬,将衬底像金字塔一样做有层次地叠加会不会好些呢......

真丝面料薄而滑,裁剪的时候易变形。经多次尝试后,他发现上下垫一张纸包住布料裁剪就能够解决问题。真丝荷叶边的制作比一般面料的难度要大得多,加上真丝昂贵,不可能像一般布料拿来反复试验。他就与老师一起琢磨研究,终于找到了好方法。

“他非常爱思考,所以发现和请教的问题也多,进步就相当快。我们的工作室就需要像他这样的学生。”陈立娟老师说。

《高中生》杂志榜样栏目刊发工艺美院谭惠文事迹:90后时装设计师夺魁记

于谭惠文来说,陈老师不仅是他的指导老师 ,而且对他有知遇之恩。谭惠文刚进人工作室时,有一次因为不懂规章违反了制度,被管理员罚一周不许来工作室。谭惠文急了:有那么多的知识和问题要学习和解决,怎么能不来?情急之下,他找到工作室的负责人陈立娟老师,请求网开一面。

陈老师见他如此好学,便同意了,但前提是看他接下来的表现。谭惠文当然没让她失望,以超乎一般人的勤奋和领悟力赢得了她的肯定。

2017年,他从省级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代表湖南省参加了全国技能大赛,夺得第一名。当年年底,他从第45届国际技能大赛的各个院校、市州、省的层层选拔中胜出,以湖南省唯一代表的资格参加全国的遴选赛,赢取世界技能大赛的人场券。此次大赛分为两场,第一场“十进五”的争夺中,他又夺得第一名。

世界很喧嚣,专注走自己的路在谭惠文看来趣味盎然。年仅21岁的他,未来的路还长,也因此更加让人充满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