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国宝出世后卖了30块钱,44年前专家发现两字,后来禁止出国!

华夏文明绵延数千年,悠悠不绝,这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物大国。近百年间,在中国的许多角落,都有着宝物的横空出世。然而,由于它们中很多都是在民间发现,出土之后难免经历一些波折。就比如,有的国宝就被不知其珍贵的发现者廉价卖掉了。

宝鸡市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它出自西周时期,有着近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其被发现和确定为国宝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少的趣事。

此国宝出世后卖了30块钱,44年前专家发现两字,后来禁止出国!

那是1963年8月的一天,宝鸡市贾村镇刚经历了一场大雨,村民陈堆家的后院土崖没能抵挡雨水的洗礼,坍塌了下来。雨停后,陈堆到后院检查情况,无意中发现土崖里面好像有东西露出来。陈堆马上拿来铁锹,果然刨出了一件二十来斤重的铜器。

陈堆见铜器的样子独特,像一个造型古怪的容器,就把它拿回了家中。第二年,因为要去妻子的老家固原谋生,他把这件铜器交给了兄弟陈湖保管。而就在那一年,宝鸡出现多年不遇的自然灾害,陈湖家穷得都揭不开锅了,他没办法就把那件铜器卖给了废品收购站,用它换了30斤玉米。

此国宝出世后卖了30块钱,44年前专家发现两字,后来禁止出国!

陈湖不识货,不代表没有识货的人。几天后,恰好有一位文物信息员佟太放来到了收购站,他见铜器散发着古朴的气息,造型奇特,雕刻精致,像是一件文物珍品,于是马上上报。最终,宝鸡市博物馆以30元的价格从废品站买下了那件铜器。

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比起这件文物的价值,30元简直是九牛一毛,花得实在是太值了。

后来经考古人员鉴定,铜器是西周早期的青铜酒器,由于它的上面刻着古之凶兽“饕餮”,因此暂时被命名为饕餮铜尊。就这样,它在宝鸡市博物馆作为第一件青铜器被收藏。

此国宝出世后卖了30块钱,44年前专家发现两字,后来禁止出国!

虽然被视为珍贵文物,得到了有效地保护,还因为造型精美成为出国展出的文物,可谓是风光无限,但是饕餮铜尊的意义和价值,还是在出土12年后才被发现的。

那是1975年,饕餮铜尊从国外展出归来,当时在青铜器领域有着极高造诣的文物专家马承源,对它进行了又一次的鉴定。

这次鉴定收获极大,马承源从铜尊内部发现了西周时期的铭文。这些铭文分为十二行,共有122个字,专家们经过解读,它们的内容是西周时期武王筑城的事,同时也交代了铜尊的来历,它是由西周一个何姓贵族所铸造。所以,铜尊终于有了现在的名字:何尊。

此国宝出世后卖了30块钱,44年前专家发现两字,后来禁止出国!

更加惊喜的事,专家们在铭文中发现,有两个字释义为“中国”,它们的发现意义重大,因为这是“中国”一词的最早记载,弥补了由于年代久远,对“中国”的由来史料不足的遗憾。也因此,何尊后来被列入禁止出国的文物,是当之无愧的国宝。如今它静静地躺在博物馆中,无声地诉说着那一段遥远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