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銀行可轉債成“補血”新寵

隨著A股回暖,可轉債市場也迎來了“春天”。3月11日晚間,江蘇銀行披露了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和發行公告等文件,擬公開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200億元。據瞭解,江蘇銀行可轉債為2019年上市銀行第三單轉債項目,前期已發行的平安銀行可轉債、中信銀行可轉債均受到投資者熱捧,申購量屢創新高。分析人士預測,在行情持續向好的情況下,銀行債券融資走熱狀態將持續。

可轉債成“新寵”

根據安排,江蘇銀行200億元可轉債將於3月14日啟動網上申購,原A股股東優先認購。江蘇銀行表示,可轉債有助於提升江蘇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進一步提高風險抵禦能力,為各項業務持續快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江蘇銀行同時指出,此次可轉債平均票面利率、到期收益率(YTM)水平更高,投資者的理論回報也相對更大。

可轉債已然成為銀行補充資本金的“新寵”。據瞭解,江蘇銀行可轉債為2019年上市銀行第三單轉債項目,前期已發行的平安銀行可轉債、中信銀行可轉債均受到投資者熱捧,申購量屢創新高。其中,中信銀行可轉債網下申購規模近57萬億元,創下申購紀錄。中信銀行曾表示,近期上證指數回暖,行情持續向好,導致機構對可轉債主動認購需求強烈。另外,本期轉債轉股價格設置合理,也促進了此次發行的踴躍認購。從大股東優配情況來看,控股股東中信集團以反攤薄為目的參與認購65.97%的發行規模,中信銀行前次定增引入股東,中國菸草也全額認購相應發行規模。

事實上,從2018年以來,可轉債就逐漸成為當前市場環境下銀行補充資本的重要選擇。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包括交通銀行、浦發銀行、平安銀行、張家港農商行、江陰銀行、常熟銀行、中信銀行、吳江銀行、無錫銀行在內的近10家商業銀行,擬發行和已發行可轉債總額超過1300億元。

對銀行可轉債申購火爆的原因,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指出,因為當前股市行情較好,在此背景下進行權益融資的環境比以前有所改善,對資金需求一直比較旺盛的商業銀行來說,這個時候進行權益類融資是正當其時,更受市場歡迎。

花樣“補血”手段開啟

進入2019年以來,已有不少銀行相繼公佈了資本補充計劃,除了可轉債之外,金融債也是“補血”的重要手段。

國有大行方面,據中國債券信息網顯示,農業銀行將於3月15日-19日發行該行2019年二級資本債券(第一期),本期債券分為兩個品種,總髮行規模達600億元。政策性銀行中,國家開發銀行3月4日公告稱,該行3月7日增發2019年第二期三年期和第四期七年期金融債券,分別不超過45億元和60億元。另外,2月26日晚間,興業銀行宣佈在2021年6月底前在境內外分次分期發行不超過等值於人民幣2000億元的金融債券,債券期限不超過十年。

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開年截至目前,通過(含計劃)發行可轉債、二級資本債、優先股、永續債、金融債等方式補充資本金金額達8347億元。事實上,自去年起,商業銀行就通過可轉債、二級債等工具輪番花樣“補血”,不過2018年資本補充壓力主要來自監管層面。

2018年是《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過渡期的最後一年,也是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是否達標的大考年份。根據過渡期內的監管要求,系統重要性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應分別達到11.5%、9.5%和8.5%,其他銀行則應分別達到10.5%、8.5%和7.5%。

王劍輝進一步指出,由於監管部門在銀行監管方面差異化的措施和存款準備金率,使得地方性銀行、中小型銀行的資金供給系統性改善。在這種情況下,中小銀行經營前景的預期也在相應改善,在行情持續向好的情況下,銀行債券融資還會維持較好的階段,未來銀行權益融資在資本補充金方面會佔有更大比重。

仍需多渠道補充資本

在政策鼓勵以及資本補充壓力承壓的情況下,銀行多渠道補充資金已成為大勢所趨。3月11日,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表示,資本金是銀行和保險機構抗風險的一個重要指標,也可以說是業務經營的前提和基礎,銀保監會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多渠道補充資本。

有市場觀點認為,在資產規模平穩增長的同時,對多數銀行而言,資本充足壓力仍長期存在。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進一步分析,預計2019年商業銀行補充的主要方式應該還是以金融債為主,發行額度大,形式多樣。但需要注意的是,商業銀行在現有的業務模式下,資本金壓力會持續顯現,提高資本充足率仍是中小銀行需要持續面對的問題。

2月19日,銀保監會法規部主任叢林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指出,整體上目前商業銀行實際資本充足水平是高於國際監管標準最低資本要求的,但相對於國際水平和未來信貸增長的要求,仍然需要多渠道、及時地補充資本。具體來看,截至2018年末,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1.03%,比上年末上升了0.28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11.58%,比上年末上升了0.24個百分點;整體資本充足率14.2%,較上年末上升0.55個百分點。叢林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繼續優化商業銀行資本工具發行以及審批的流程,指導商業銀行做好整體的資本補充規劃,增強我國商業銀行整體的資本實力。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文 宋媛媛/製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