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奥斯卡最佳的题材早在八年前就拍过了……

黑人和白人、跨越社会阶层的友情、艺术的氛围、重新审视的人生、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这些关键词都适用于今年的奥斯卡最佳电影《绿皮书》,但也同样适用于2011年的法国电影《触不可及》。

《绿皮书》里通过司机兼保镖Tony和音乐家Dr Shirley一段巡回演奏的旅程,反映出彼时美国社会黑人糟糕的社会地位。在两人从相识、了解、相互尊敬的过程中,本来互不对眼的两个人最后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和解——shirley终于敞开心扉、不再用绝世而独立的姿态来面对这个社会;tony开始学习细腻地对待这个世界和身边的人。

虽然被诟病是因为戴着政治正确的高帽子才摘得桂冠,但影片也有闪光之处,比如对Shirley这个角色的塑造,不是千人一面、苦大仇深的受压迫黑人。正如他在雨夜里面对Tony的质问:“如果我不够黑人,也不够白人,甚至不够男人,那么我到底是什么人?”无法获得身份的认同感这才是他最大的悲哀和心结。因此他一直保持着有教养、谦逊的态度,一直把自己的底线设在高于常人的位置,不容突破。他把修养和美德当成价值观,“自尊总能获胜”,这是他的生存信条,也是抵抗世界恶意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是行动者也是卫道士。

这部奥斯卡最佳的题材早在八年前就拍过了……

这部奥斯卡最佳的题材早在八年前就拍过了……

而Tony就好像是Shirley的孙悟空,保护他度过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修炼成佛。在这个过程中,Tony用简单粗暴的处事逻辑和干脆利落的爱恨情仇感染了Shirley那颗敏感又纤细的艺术家的心。

影片不是没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可惜类似的题材已经有2011年获得东京电影节最佳影片的《触不可及》珠玉在前。如果说《绿皮书》是一集字正腔圆、根红苗正的新闻联播,那《触不可及》就是一首没有格律束缚的小诗。如果说《绿皮书》是一场正襟危坐的晚宴,那《触不可及》就是一次每逢佳节时温馨的家庭聚会。如果说《绿皮书》是一罐让人打饱嗝的可乐,那《触不可及》就是一杯冒着气泡的冰镇啤酒。

影片讲述的是男主人公菲利普因为一次事故高位截瘫,黑人德瑞斯无意间成为他的贴身看护,他们互相成就对方全新生命的故事。这本该是一个沉重无比的故事,但却又诠释得如此轻松、举重若轻。这是一个比《绿皮书》更具普遍意义的故事,它讲述了那些人类最原始的本能,比如生命的意义、性、对美的追求等等等等。它没有时代特点,剔除了所有的历史背景,只有人和人之间单纯的吸引。而正因为它原始,因此带来的感动更加绵长、深邃。

这部奥斯卡最佳的题材早在八年前就拍过了……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爱德华霍珀的一幅画《夜游者》

这部奥斯卡最佳的题材早在八年前就拍过了……

《夜游者》表现的是孤独,而菲利普和德瑞斯之间却是温暖的

菲利普和德瑞斯之间的互动和《绿皮书》有着截然的不同。他们之间没有来自任何一方的仰视或俯视,他们互相给予对方的是惊喜和改变,是另一种生命的可能性。《绿皮书》里的友谊出自共患难的磨砺,而《触不可及》里菲利普和德瑞斯的超越友谊的感情,来自灵魂的契合。

《绿皮书》里的敌人是有形的,或者说至少看起来是有形的,就是彼时整个美国社会对黑人的不平等待遇,它同时也是Shirley和Tony友谊的反应条件。但《触不可及》里,影片最大的反派是那个懦弱、不完美的自己,不管是肉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于是它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共鸣。有的时候观众也希望在感情的体验上,有点朦胧的诗意、一点遐想的余地,而不是耳提面命、一览无遗。所以Shirley那些痛苦的嘶喊和对Tony的谆谆教诲带来的震撼敌不过菲利普面对大海时的笑中带泪。

这部奥斯卡最佳的题材早在八年前就拍过了……

而就连海报都可见端倪。绿皮书里,两个人倨傲地把眼光投向观看者,动作疏离。《触不可及》里两人没心没肺的笑,那样的笑,好像遇见了天大的喜事——确实是很欢喜的,居然真的有这么一个人,能让生命又一次有意义。

这部奥斯卡最佳的题材早在八年前就拍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