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人民日報》、被教育部點名祝賀,她的故事你知道嗎?

近日,《人民日報》公佈了2018年度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全國100名代表名錄

,蘭州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2015級臨床班的楊洋作為蘭州大學優秀代表登上該名錄。這一名錄是在全國範圍內選拔100位國家獎學金獲得者,並將其先進事蹟選登在名錄中,展示他們的風采,激勵廣大青年學生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登上《人民日报》、被教育部点名祝贺,她的故事你知道吗?

為此,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特別發來賀信——

登上《人民日报》、被教育部点名祝贺,她的故事你知道吗?

今天,小蘭就帶你一同瞭解楊洋的優秀故事。

登上《人民日报》、被教育部点名祝贺,她的故事你知道吗?

楊洋,蘭州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2015級臨床14班學生。擔任共青團蘭州大學委員會宣傳主編、學生團委副書記、副班主任、“國家級”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負責人等職務。曾獲國家獎學金、蘭州大學優秀學生一等獎學金。獲蘭州大學學生標兵、優秀學生團幹部等榮譽。主持或參與國家級創新創業項目2項、校級創新創業4項;參與發表SCI論文2篇,CSCD論文2篇,國家核心期刊論文3篇,國獎發明專利1項。獲2018年“創青春”2018浙大雙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銅獎、中國“互聯網+”大賽甘肅賽區銀獎、第四屆“協鑫杯”國際大學生綠色能源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蘭州大學創新創業大賽銀獎。

<table><tbody>登上《人民日報》、被教育部點名祝賀,她的故事你知道嗎?





/<tbody>/<table>

得知自己獲得國家獎學金,還登上了《人民日報》,蘭州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2015級學生楊洋的第一反應是意外、驚喜。“沒想到自己能拿國家獎學金,我的父母感到很欣慰,同學們也為我感到高興。其實,我在大學期間參加了很多的科研訓練,有很多學生幹部經歷,但這並沒有影響我的學業,反而可能為獲得國家獎學金打下了基礎。感謝蘭大二院、第二臨床醫學院和基礎醫學院給我提供的科研成長平臺,一切的經歷讓我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也讓我更加明確了自己作為醫學生身上的使命和重擔。”

和人們腦海中的醫學生形象不同,楊洋是一位飽含書卷氣的女生,“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她留給人們的印象。風華正茂的年歲裡,她孜孜以求,不懈攀登,在專業領域汲取新知,在各類比賽中屢創佳績。而優秀成績的背後,離不開楊洋自身的堅持與自律。

登上《人民日报》、被教育部点名祝贺,她的故事你知道吗?

一路走來:行百里者半九十

步入大學以後,楊洋一直保持著優良的學習習慣,沒有課的時候,她也會到實驗室學習,開展一些學生工作,或者看書為自己“充電”。她不斷為自己更新目標,並以高度的執行力將其付諸實際;她口中對成績的“順其自然”,更多的是竭盡所能後的不強求。

遠走他鄉前往千里之遙的異地求學,心裡不免掛念遠方的家人。採訪期間,楊洋時不時便會提到自己的朋友和父母:“在我成長的不同階段,總有幾個我愛的,也愛我的朋友,就像家人一樣,每天都待在一起。如果有一個假期,我還想陪爸媽出去轉轉。”學習上是一個雷厲風行的學霸,生活中是一個溫柔細心的好女兒、好朋友,這樣的楊洋,擁有更加完整和真實的一面。

談及在學習過程中付出與收穫之間出現的落差,楊洋直言這是時有發生的正常情況。“我一直都信奉一句話,‘努力了都不一定成功,更何況不努力呢?’,所以對結果不必過分在意。”關於調整心態,楊洋有自己的方法。“如果遇到瓶頸,我會進行心理暗示,沒做到說明自己做的還不夠,接下來繼續努力就好。”

學習是個苦差事,而自律則是解決人生當中很多問題的重要工具。楊洋覺得:“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們既然對人生軌跡做出了選擇,其間或大或小的阻礙都不應當成為放棄的理由,堅守到最後一刻,才能等到雲開見月明的結局。”

登上《人民日报》、被教育部点名祝贺,她的故事你知道吗?

面對未來: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我想對過去的自己說,走錯了太多步,不過沒關係,繼續前行就好。同時我也想對將來的自己說,要懂得把握機會,做好每一件事,更加努力,最終做自己想做的人。”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楊洋如斯。

作為一個目標感很強的人,楊洋心中對未來有著清晰的規劃。她會像身旁的人一樣,行色匆匆低頭趕路,但不同的是,她也會抬起頭仰望星空。對於未來,楊洋說:“我想做一名醫生,即使不會一輩子做醫生,也一定不會離開醫療行業。我甚至還想擁有一次做戰地醫生的經歷,比如做一名援非醫生。”在楊洋眼中,醫者要問心無愧。“一名合格的大夫,首先要有仁愛之心,有醫德;其次要專業本領過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時時思考,注重創新思維。”

對初入臨床醫學專業的新生,楊洋建議:如果決定要當醫生,那從一開始就要做好吃苦的準備,好好學習是根本,英語水平也要提高。調整心態,不過分在意結果,不要有太重的功利心,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辛勤的努力在未來的某一天一定會大放光彩。

這,也是楊洋自己堅持的道路。

內容來源 | 第二臨床醫學院 學生處學生獎助中心

主編 | 肖坤

登上《人民日报》、被教育部点名祝贺,她的故事你知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