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状元,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你知道吗?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励多少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死钻八股、勇跳龙门。这些都源自于古代的一项制度——科举制。

中国古代的状元,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你知道吗?

很多人认为科举制度是唐代时期才有的,其实并不是,它是隋炀帝创建的,唐代只不过又给它完善了,这种制度在古代来说相对公平,给很多寒门学子了一个做“公务员”的机会,也为朝廷提供了一个从基层选拔官员的途径。后来武则天在位的时候又增加了武举考试,此后这种制度便一直延续了上千年。

中国古代的状元,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你知道吗?

在唐朝,举人到京城去参加礼部组织的考试的人都要投状,所以把排名最前的人叫做状头,这才有了状元的称谓。今天在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大概有七百多人左右,他们都是经历过寒窗苦读之后,才成为当时科考考试的佼佼者的。现在很多人经常把科举和高考相提并论,高考成绩一出来各省“状元”都会被媒体争相报道,其实状元和高考一点关系都没有,为什么这样说呢?且听我继续分解。

中国古代的状元,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你知道吗?

现在的高考决定你可以上哪一所大学,并不是学术上的“终结者”,大学上完还有研究生还有博士,而古代的科举到了殿试这一环节就已经完全结束了,就已经可以由国家给你“分配工作”了,所以两者完全不能等同。那么以前的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古代学生的中举之路。

中国古代的状元,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你知道吗?

古代最低级别的考试叫做童试,也称县试,是历朝历代取得生员的入学考试,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应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统称童生,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如果县、府、院三试都录取了,进入府学或县学的,称为进学,通名生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秀才,这也就等于通过了幼儿园考试和小学考试以及升初中的考试。

中国古代的状元,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你知道吗?

秀才再想往上考就要参加省级的考试了,如果考上了那成为了一命举人,相当于现在的初中升高中,这个时候有个“高中”文凭已经可以当个小官了,但是有些人不满意,还要继续考,接下来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也就相当于高考的时候,考过了就上“大学”,参加殿试,殿试是皇帝亲自命题,如果得一个第一名,也就是状元,那么就是学业上的“最高成就了”,等于算是现在的研究生水平。

中国古代的状元,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你知道吗?

所以古代的状元差不多也就是一个初级研究生的水平。但是当时不能和现在的研究生比较了,比较当时科学技术有限,而且人口基数小,并且没有专业老师指导复习,考上举人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就像在上时期八十年代,考上个大专依旧很吃香,所以时代在变,我们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也有人认为以前的状元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学历,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