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帥為什麼要殺“小諸葛”楊宇霆,看完後你就明白,其實很簡單

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有謀臣相助。就算你手上有百萬軍隊,沒有一個出主意的指揮的能臣,那就是個無頭的蒼蠅,不能成大器。漢朝劉邦有韓信,明朝朱元璋有劉伯溫,而民國軍閥之一的張作霖大帥,身邊也有一位謀臣,他就是有小諸葛之稱的楊宇霆。

少帥為什麼要殺“小諸葛”楊宇霆,看完後你就明白,其實很簡單

楊宇霆(1885-1929)字凌閣,33歲的時候就成為了張作霖手下的參謀總長,一直在背後給張作霖出謀劃策。張作霖出生綠林,能從奉天省省長到後來的奉軍總司令再到後來的民國最後一任總統海陸空軍大元帥,楊宇霆的功勞不可磨滅,幾乎都是楊宇霆在斡旋張作霖與日本人與軍閥的關係。

少帥為什麼要殺“小諸葛”楊宇霆,看完後你就明白,其實很簡單

1918年,直系政府向日本借款4千萬元,購買大量軍火運抵秦皇島,楊宇霆建議張作霖劫持這批軍火。在其同學徐樹錚的配合下,劫械成功。這批軍火為奉軍裝備7個混成旅,楊宇霆一躍成為奉軍的核心人物。楊宇霆輔助張作霖治奉期間,曾協助張作霖完成了四件大事:

一是建立東北海軍,使軍隊自成體系,增強了部隊實力。

二是制定田賦制度,從軍閥、地主手中挖出大量未開墾的荒地讓農民耕種,發展生產,增強了東北的經濟實力。

三是修築戰備公路,當時東北的南滿鐵路權歸日本,修了戰備公路,交通運輸不受日本挾制,一旦戰爭起來,可以用公路與日軍周旋。

四是督辦奉天(瀋陽)兵工廠,自制武器彈藥裝備軍隊,增強了防衛能力。

由於這樣做,東北的軍事、政治、經濟實力大增,使早已對中國東三省垂涎三尺的日本人不敢輕舉妄動。在日本人向張作霖要求在東北實行“雜居”的問題上,楊宇霆認為這是袁世凱賣國二十一條第十六條的翻版,力主不予答應。日本人看出楊的所作所為,是他們侵佔東北的主要障礙,因而一直將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可是,由於老楊深得張作霖的倚重而無法下手。然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老楊也沒能逃脫居功自傲這一惡習,終至招來殺身之禍。

少帥為什麼要殺“小諸葛”楊宇霆,看完後你就明白,其實很簡單

張作霖死後,他的兒子整日抽鴉片酗酒,楊宇霆因此十分生氣,有一次還踹開了他的門,發現他在裡面抽大煙,當眾訓斥了他。那他堂堂東北少帥,面子往哪裡擱啊?張作霖死後,少帥堅持改易旗幟,而楊則堅持遊走在蔣與日本人之間。兩人因此意見不合,而且少帥宣誓改旗易幟的時候,楊也沒來合照,直接無視他。

少帥為什麼要殺“小諸葛”楊宇霆,看完後你就明白,其實很簡單

楊宇霆之死最直接的導火索是楊宇霆父親75大壽,少帥是也是十分重視,帶著夫人于鳳至參加壽宴。張到場後,本是東北之主卻沒有幾人站起來歡迎,等到楊到場,全場掌聲雷動。張肯定咽不下這口氣,再加上于鳳至在一旁說楊功高蓋主遲早東北 ......就這樣,張下定決心要除掉楊,楊最終難逃一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