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的閱讀,決定一生的成就!

3歲孩子的閱讀,決定一生的成就!


2014年5月,三川在中國國際青年中心做了一個公開演講,主題是《讓讀書成為孩子的生活方式》。


3歲孩子的閱讀,決定一生的成就!


在演講中,三川首次提出了“生活化閱讀”的主張:

閱讀不僅僅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獲取生命價值的組成部分。

閱讀,應該變成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閱讀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閱讀就是這麼簡單,就是這麼純粹的事情——就跟你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累了要休息,悶了要外出旅行……一樣,只要你活著,只要你想好好地活著,那麼,你就需要閱讀,你就應該閱讀。

只有把閱讀當作了生活中的“必需品”,閱讀才能不離不棄地伴隨你的一生。

只有你真正的享受閱讀,閱讀才不會成為負擔和任務。只有按這種方式去引導孩子,才能讓孩子愛上閱讀!

2015年5月,童書媽媽在經過一年與十幾萬個家庭探討閱讀的價值之後,發表了文章《兒童閱讀的經濟學研究》。

文中特別分析了全世界關於兒童閱讀的價值的專業報告:

其一:英國的《經濟學雜誌》公佈了一項讀書多少與收入多少關係的調查報告:年少時候讀書多,以後的收入會多於均值。

該調查對5000名年齡在60歲和96歲之間的歐洲男性閱讀數量和收入高低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在青少年時代自願閱讀至少10本書的人,日後收入比同行業平均收入高出21%。


3歲孩子的閱讀,決定一生的成就!



其二:美國心理學會專業刊物《心理學》雜誌2013年5月上發表的論文表明:一個人7歲時的閱讀能力與其成年時的社會經濟狀態直接相關。

該項研究調取了自1958年以來的1.7萬人的數據,跨度約為50多年,樣本數和時間段都較充分。

研究顯示,童年時閱讀能力越高的孩子,長大成人後,其收入、住房和工作就越好。

具體來說,7歲時的閱讀水平每提升一個等級,35年後即42歲時其年收入就要提高5000英鎊(約合47000元人民幣)。


3歲孩子的閱讀,決定一生的成就!



其三:日本著名經濟類雜《PRESIDENT》(2012年4月30日號)實施的調查顯示:人們收入越高,讀書時間變得越長。

以年收入500~900萬日元的人為例,讀書時間每天僅為5~30分鐘,但年收入1500萬日元以上的人則每天平均將30分鐘以上用於讀書。

具體到商務人士,20~30多歲的商務人士的讀書量平均為每月0.26本,但是,年收入3000萬日元的30多歲的人平均每月閱讀多達9.88本。


3歲孩子的閱讀,決定一生的成就!


▲網友在泰國機場拍攝到的一組日本學生候機時靜靜讀書的照片。

2018年11月,三川應阿里巴巴基金會的邀請,前往西安聆聽2000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詹姆斯·赫克曼的演講。


3歲孩子的閱讀,決定一生的成就!



赫克曼基於生命週期視角提出的人力資本投資回報規律,提出了一個對教育投入影響深遠的理論,叫做“赫克曼曲線”,指出:對0-3歲嬰幼兒階段的投入,決定了一個人未來85%的認知和智力水平。

作為計量經濟學中的翹楚,赫克曼說:在0-3歲,你投資1塊錢,有18塊錢會回來;3到4歲投資1塊,是7塊錢的回報;小學投資1元,回報是3塊錢;大學裡投資1塊錢是1塊錢的報酬;成人則是負的。


3歲孩子的閱讀,決定一生的成就!



同時,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發佈了一份政策聲明,建議所有的兒科初級護理應包括促進讀寫能力的內容,從嬰兒出生時開始。

照料嬰幼兒的兒科醫師應該習慣性地告訴家長,給孩子朗讀十分重要,就連襁褓中的孩子也不例外。這份政策聲明由帕梅拉·C·海伊博士(Pamela C. High)和本人合作撰寫,綜合了諸多研究成果,其中探討的都是嬰幼兒成長過程中書本和大聲誦讀行為的伴隨與後來的語言能力和學業成就之間的聯繫。

《兒科學》期刊(Pediatrics)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其中採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來研究3到5歲的幼兒在聽到適齡故事時的腦部活動。

研究人員發現,根據孩童在家聽到故事的多少,會產生腦部活躍度的差異。

我們在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英國、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都看到他們對早期閱讀的重視。

就以我們這幾年合作最多的芬蘭教育為例,我們的一位在芬蘭生活的讀者媽媽以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

在芬蘭,新生兒只要一誕生,就會收到來自芬蘭政府的第一本書,那是每個芬蘭寶寶都會擁有的詩歌繪本;

芬蘭人愛看書的習慣,真的是從零歲開始,政府希望幼兒從小就在父母的吟詠中,吸收語言的韻律節奏;

芬蘭孩子的閱讀能力在PISA測驗中常居世界之冠,在生活中,隨時都能夠感受到芬蘭人有多重視孩子的閱讀;

芬蘭是全世界圖書館最密集的國家,常看芬蘭爸媽推著嬰兒車或揹帶孩兒,在圖書館的兒童區裡盡情玩耍閱讀;

嬰兒、孩童,可以盡情用他們的方式去看、玩、甚至咬各種專門提供給他們的書,圖書館的人安排有專人來維修,而不限制嬰兒閱讀;

芬蘭的孩子,從嬰兒開始,就把書當作生活的一部分,長大後,就會把書當作自己最好的朋友和老師,擁有終生閱讀的好習慣……

好了,讓我們也開始吧。

正如美國詩人惠特曼在一首詩《有一個孩子向前走去》中所說:

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見最初的東西

他就變成那東西

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