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流量時代的內容市場:會員才是金主爸爸

作者 / 藍河

乘著內容付費的風口,視頻網站正在逐漸擺脫燒錢大戰,迎來視頻付費的廣闊藍海。上週愛奇藝公佈Q4及2018全年財報,訂閱會員規模達到8740萬,成為目前已公佈數據中付費會員規模最大的平臺。

愛騰優總計超過2億的會員市場,讓內容付費成為新常態。對影視公司而言,一場由會員經濟倒逼的上游內容重塑和製作模式變革,正在如火如荼的比拼。

後流量時代的內容市場:會員才是金主爸爸


臺播劇折戟

網劇進入精品付費分賬時代

愛奇藝獨播網劇《延禧攻略》火爆歷歷在目,但傳統賣劇模式正在經歷巨大的風險和挑戰。

背靠高成本院線電影和傳統電視劇的影視公司巨頭們,熬過了一個漫長的冬天。電影市場大盤增速放緩,春節檔觀影人次大幅下降;劇集方面,根據《今日頭條娛樂白皮書》的數據,2018年臺播劇全年只有13部收視率破1,冠軍劇《戀愛先生》收視率(1.56)還不及2017年(《人民的名義》3.66)和2016年(《親愛的翻譯官》3.59)收視冠軍的一半。


後流量時代的內容市場:會員才是金主爸爸



“限古令”、“限薪令”等政策瞬息萬變,電視劇大劇積壓,新劇開機率降低,平臺內容採購成本縮減,種種變化都嚴重影響著影視上市公司的業績。

而以電視劇起家、如今電影唱重頭戲的華誼兄弟,在上市20年後贏來史上最差業績:受困於《狄仁傑之四大天王》、《雲南蟲谷》等電影票房未達預期,電視劇項目未能在報告期內播出,華誼2018年業績預計虧損10億,年初還向阿里影業結款7億解燃眉之急。

就在面對動輒數億的項目,大家紛紛選擇謹慎的同時,2018年《鎮魂》《延禧攻略》《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等一批優質純網劇撐起了劇荒的市場。根據雲合數據《2018年度連續劇報告》,全年網絡劇累計有效播放達到1184億次,同比增加55%。今日頭條則宣佈全網熱度排名前10的影視劇中,網劇佔據7席,市場影響力超越傳統電視劇。


後流量時代的內容市場:會員才是金主爸爸


人均娛樂休閒時間減少、更傾向於免廣告+2倍速追劇,讓網生內容市場在2018年規模與熱度不斷攀高。一方面愛騰優三大平臺自制劇、獨播劇數量增多,內容差異化日益分明;另一方面從收益模式來看,越來越多分賬網劇的出現,正在改變傳統依賴於B端變現的影視劇市場格局。

愛奇藝是最早開始試水網劇分賬模式的平臺,2018年愛奇藝平臺分賬網劇達到132部,接近於2017年的2倍,其中小成本製作的《等到煙暖雨收》分賬金額超過3000萬。去年愛奇藝還將網劇分賬模式進一步升級調整,分賬比例由原來的5:5變為3:7,更多讓利於片方,對於滿足條件的優質項目還會給予額外分成補貼。


後流量時代的內容市場:會員才是金主爸爸


騰訊與優酷也在2016年和2018年相繼公佈網劇分賬模式,騰訊視頻看重會員拉新,而優酷增加了對會員觀看總時長的考核。去年《二龍湖愛情故事》分賬收入超過2000萬,成為首部在優酷通過分賬實現盈利的網劇。

總體來說,視頻網站平臺在自制劇和分賬網劇方面紛紛加碼。相比於傳統大IP、大明星和高成本的電視劇,自制劇和分賬網劇成本可控性更強,題材類型更為新穎、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

後端變現也不再依賴於平臺採購,而是直接面對C端市場觀眾的檢驗。愛騰優三大平臺付費會員超過2億,對於製作成本中小體量的分賬網劇而言,只需抓住百萬級別圈層用戶的喜好就能回收成本;而一旦破圈成為爆款,盈利也隨之大大增加,不像此前只是一錘子買賣。

後流量時代的內容市場:會員才是金主爸爸


內容付費倒逼行業上游變革

影視公司順勢擁抱互聯網

上週愛奇藝公佈Q4及2018全年財報,訂閱會員規模達到8740萬,付費會員佔比達到98.5%。

全年會員服務營收106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增長72%,超越在線廣告業務(93億)成為營收最重要佔比。

一直被業界對標Netflix的愛奇藝,早在2015年就通過自制劇《盜墓筆記》試水內容付費模式。近兩年通過打造自己的內容生態體系,愛奇藝在網劇、網綜、網絡大電影等方面均收穫頗豐,去年《延禧攻略》《偶像練習生》《靈魂擺渡黃泉》等自制獨播內容成為行業現象級爆款。

平臺會員付費業務的強勢增長,正在倒逼產業上游內容製作及其商業模式發生變革,由單純的賣劇給平臺轉向深度結合會員經濟,按需生產優質內容。

慈文傳媒董事長馬中駿去年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就曾坦言,面對觀眾日益挑剔的觀劇口味,網劇精品化勢在必行,而做高品質的網劇應由製作方和平臺一起承擔成本,通過會員付費的方式按比例分賬,直接讓觀眾為好內容買單。因為“to C方向一定會是最公平的”,也一定程度降低了影視項目過度依賴平臺採買的風險。

比起部分影視公司對於加碼網劇仍持觀望狀態,網絡大電影市場早已在C端變現的市場嚐到甜頭。2018年網絡電影分賬突破千萬的達到34部,冠軍《大蛇》單片分賬就達到5078萬。僅愛奇藝和優酷兩家平臺網絡電影分賬前10名,分賬總額就高達4.6億,全年預計票房分賬總額達到7億,是2017年的2倍以上。

華誼、博納、完美世界、華策、慈文等傳統影視公司,紛紛試水網絡電影投資。去年10月,電視行業的老大哥芒果娛樂也宣佈入局,發佈“超芒計劃”公佈首批IP改編項目,主打女性向題材並推出新的分賬規則。


後流量時代的內容市場:會員才是金主爸爸


內容付費時代來臨的一個明顯變化,是傳統影視公司與平臺之間的合作更為密切。比如檸萌影業幾部大劇都在騰訊播出,歡娛影視與愛奇藝深度合作,唐德的多部劇集綁定優酷。去年愛奇藝世界大會,愛奇藝CEO龔宇公開了以愛奇藝平臺為核心的合作伙伴關係架構,除了自制團隊,對愛奇藝投資公司及戰略合作伙伴,平臺也將與其共享資源和利益,構建開放健康的行業生態系統。

後流量時代的內容市場:會員才是金主爸爸


愛騰優發力內容投入

得會員者得天下

隨著中國內容產業與視頻付費會員形成深度綁定關係,娛樂市場整體的生態也步入良性循環。

平臺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進一步加大對優質內容的投入,愛奇藝2018年內容成本高達211億元,與2017年相比增加了67%優質內容是會員拉新的利器,因此視頻平臺紛紛推出激勵機制,從人才培養、網生內容創作與製作等各環節保駕護航。

比如愛奇藝針對網劇項目推出的海豚計劃,通過招標+保底+發行分成的方式,與合作伙伴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目前首批作品《悍城》《原生之罪》《破冰行動》等已經落地播出,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後流量時代的內容市場:會員才是金主爸爸


在制定行業規範方面,視頻網站也起到表率作用。愛奇藝與優酷相繼宣佈關閉前臺播放量,以更為綜合的內容熱度來取代,告別唯流量時代,鼓勵片方生產踏實更多優質內容。

長期困擾製作行業的演員天價片酬問題,如今也得到緩解。去年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聯合正午陽光、華策影視等六大影視製作公司發佈聲明,共同抵制藝人“天價”片酬現象,倡導成本用於提高內容製作品質。經過幾個月的政策導向與行業整頓,如今基本達成頂級演員片酬不超過5000萬的共識。

演員片酬合理化後,內容採購和製作成本應聲下降。同時隨著平臺與製作方攜手改變市場定價與內容變現規則,更多讓利於製作,真正的好內容及其背後的製作公司迎來春天。隨著視頻平臺會員經濟的成熟,自制劇、分賬劇在劇集內容中的佔比將進一步提升。

對影視公司而言,很多仍在“寒冬”期顧盼與焦慮未來的出路。但其實在內容付費成為新常態的今天,順勢而為也許是最好的決策。

以互聯網視頻用戶超過6億、愛騰優3家付費會員超過2億的用戶規模,也足以決定市場娛樂內容的走向:更符合年輕觀眾觀劇口味的新題材,更能滿足用戶需求的排播模式,更多強互動、重體驗的營銷玩法,都在改變內容市場的生態格局。隨著視頻付費業務的持續高速發展,C端變現渠道進一步打開,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優質內容與公司全面擁抱互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