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德國防軍如何對待蘇軍戰俘

希特勒說:“(下一場戰爭)將是純粹的意識形態戰爭,是一場明確的民族和種族戰爭”1941年4月29日德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對德軍高級將領言“必須意識到,這是一場一個種族反抗另一個種族的鬥爭,在鬥爭過程中,有必要採取殘酷手段。”這注定了蘇德戰爭是場慘絕人寰的滅絕戰,戰爭雙方都無仁慈可言。更由於蘇聯既沒簽署海牙國際公約,也沒簽署日內瓦公約,對於戰爭中必然產生的戰俘問題,德國在入侵之前就發佈命令,告知德軍可以不遵守待遇標準。

1941年夏天的報告表明,蘇軍戰俘每日配給為“20克蔬菜和100克麵包”或者只有“100克蔬菜”。“東線正發生可怕的事情”赫爾穆特·詹姆斯·馮·毛奇8月給妻子的信中寫道:“人們多次聽說,戰俘或猶太人被送到目的地時,只有20%的人活了下來。在戰俘營中,飢餓是普遍現象,此外由於傷寒和營養不良導致的傳染病也爆發了”

1941年德國防軍如何對待蘇軍戰俘

大規模的戰鬥往往令德軍俘虜了數十萬蘇軍戰俘,這些人已經在包圍圈中飽受煎熬,在被編成縱隊向後方長途行軍時,一走就是幾天或幾個星期。那些掉隊的人被當場射殺,一些戰俘營報告經過運輸後,只有20%的戰俘活著抵達目的地,許多絕望的戰俘為了生存,吃樹皮、樹葉和野草。在明斯克,14萬戰俘被關押在一個極小區域內,人們為了一塊麵包或一口水而自相殘殺。在勒熱夫,1.1萬人的戰俘營只有兩個廁所,死亡和傳染病很普遍,有時還發生吃人事件。一名德軍士兵記錄到,許多蘇軍戰俘隨身攜帶著屍塊。

1941年德國防軍如何對待蘇軍戰俘

10月,陸軍總軍需官瓦格納下令,減少無法工作戰俘本就欠缺的配給,而這更令蘇軍戰俘死亡率直線飆升,有時達到每天1%的程度。由於陸軍官員禁止使用除敞篷車廂外的列車運輸戰俘,運輸過程中大批人被凍死,約佔總人數的20%。在德軍事領導層,更宣揚反對對蘇軍戰俘實施人道待遇,他們慫恿德軍要避免對飢餓的人抱有錯誤的同情心,並提醒他們“給戰俘提供的每一口食物……都是從家鄉的親屬或別的德軍士兵口中奪下來的”

10月19日烏克蘭塔甘羅格,黨衛軍第2帝國旅級師從國防軍看管的三個戰俘營分次提走近4千戰俘加以屠殺,克萊斯特未予阻止。第6集團軍司令賴歇瑙更以執行政治委員令堅決,對戰俘豪不人道可言聞名。

11月戈林對意大利外長齊亞諾取笑道:“俄軍戰俘中,飢餓問題達到了極致狀態……沒有必要派武裝站在背後押送他們。把戰俘營的廚房放在戰俘隊伍的前頭就行了……數以千計的戰俘就像飢餓的畜生樣跟在後面”

11月14日德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在奧爾沙會議後,停留莫洛傑齊諾。在此處的一座戰俘營中流行傷寒,近2萬蘇軍戰俘因此病死,而其他戰俘營一些戰俘飢餓而死,哈爾德僅覺得悽慘至極,卻自我安慰表示無能為力。

1941年6個月的戰爭,德軍宣稱俘虜蘇軍戰俘330萬人,到42年1月存活不足110萬,而這大多發生德國防軍看管的戰俘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