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裡的門當戶對,到底重不重要?

戀愛中的人都是幸福美好的,但當這種幸福轉移到婚姻,另一半經濟條件比你想象的更拮据或者文化程度的不同,家庭的差距。你會奮不顧身的相信愛情還是會覺得貧賤夫妻百事哀一了百了?婚姻裡到底需不需要門當戶對?

婚姻裡的門當戶對,到底重不重要?


中國的文化歷史悠久,婚姻講究的是門當戶對。其實很多人都把這句話想簡單了,大部分人認為都是錢的問題。並且,在建國之初的時候,破除門第之見,形成美好婚姻是一個主要的宣傳。

但是要知道我們現在面對的是什麼社會。

坦白說,自從1980年起,到2018年終止,短短的38年之間,中國走完了從大工廠生產的工業化時代到領先全球有淘寶的電子商務化時代中間其實還有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說實話,現在的國內狀況屬於畸形,屬於速成。至少在和英國對比之下的情況來說吧。因為英國是從工業革命到現在將近300年的時間完成的這一形態。中國10年相當於國外的一百年。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上一代和上上代,所面對的社會形態和現在區別極大。如果在那個時代需要宣傳的是破除門第,現在應該講究門當戶對。因為隨著生活的改進,民間五蠱盛行,蜂麻燕雀瓷是防不勝防!人心思亂啊。

就是因為現在完全不同的社會意識和社會形態其實就是將社會分割成了不同的“蜂巢”空間。就是彼此雖然在一個時空中,但是完全不瞭解各自的生活形態。用劉德華的一首歌來說吧,木魚和金魚,永遠弄不懂別人的生活。

婚姻裡的門當戶對,到底重不重要?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工和商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狀態。士農工商這是社會的四大形態,我們周邊的城市中也就是這四類的人。士:公務員或者公共設施人員。農:農民或者從事農業的人員。工:工人,或者是固定流水線式生活的人群。商:商人,無論是國有還是私營。

這四種人的生活狀態是完全不同的,各自形成的文化都不一樣。我們既然說門當戶對,那就說婚姻。

其實兩個人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因為這個社會的人心越來越淺,打不到希望就暴跳如雷的人越來越多。完全不同文化的衝擊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說商農結合。農這一邊以為商特別有錢那一定要流水席大擺一個星期,待客不收禮,可勁造!但是去了之後只是一個集體婚禮,兩個小時就完了。試問農家這一方是不是會產生疑惑,是不是會有矛盾累計?反過來一樣,士入農家,不讓上桌?女的去廚房吃?我記得有為這個事兒掀桌子的,不信查新聞。

門當戶對,其實就是一個金玉良言。是提醒了未婚男女,選擇和自己生長土壤合適的伴侶。兩個人一旦開始過日子開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子那就什麼情愛浪漫都沒有了。在這個時候,兩個人如果沒有共同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沒有正確的處理方式那是很那走下去的。

婚姻裡的門當戶對,到底重不重要?

說到最後,再說一下文化問題。也許是因為我是大學畢業而且是家族中唯一一個大學畢業的人吧。所以身邊的人都要主動的認為我上學多讀書多,沒有社會經驗不圓滑。他們會在意識中強行給我貼上這個標籤,並且標榜無知。尤其是我那個初中就輟學的前妻。她後來離婚的時候給法院起訴的一條就是:全家嫌棄她沒有文化,故意在飯桌上說很難的詞侮辱她。但是仔細想一想,我和父親都是大學畢業(老爺子70年代大學生,中國恢復高考後第一代大學生,本科),母親也是高中畢業。所以多多少少就會說一些知識。我喜歡用我學的概率學和博弈學的理論和父親抬槓例如從十行十列窗子中找出你說的窗子最少需要幾個問題。父親喜歡用我比較擅長的化學和我挑釁,比如說醋酸和酒精合成乙酸乙酯可以燉魚用之類的。其實就是父子游戲。但是她就認為我們是在侮辱她,“讓她的自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所以,無論是從社會方向上看,還是從個人來說,門當戶對是最好的。我再婚一定要找到一個文化相當,習慣相當,家庭背景相當的,也就是門當戶對的。因為以高就低,吃的苦頭我已經嘗夠了。

最後,破除門第的愛情我相信會有,但是我看到的是沒有走到最後的。如果真有走到最後的我祝福。但是這種婚姻就像是遊戲的困難模式一樣,沒有底子不要挑戰。想要好好過日子還是選擇門當戶對的簡單模式,更好一些。

門當戶對其實不重要,心態好才重要,很多表面上是門當戶對,可他們性格合不來,一個懶一個自私,婚後經常吵架,兩個人組合一個家庭,首先大家都要有責任心,我個人認為不管有錢沒錢最重要的是性格適合對方,互相換位思考,說白了就是要一個懂你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