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天》导演十年磨一剑,田壮壮称其“女版李安”


《过春天》导演十年磨一剑,田壮壮称其“女版李安”


白雪没有青年导演的那股羞涩,也毫无做了十年家庭主妇的烟火气,倒是像一个老辣的职场之人,透着利落和帅气。

而她的处女作电影《过春天》也是“片如其人”,沉稳老到,张弛有度,乍一亮相便好评如潮,备受推崇。


01


《过春天》导演十年磨一剑,田壮壮称其“女版李安”


今日《过春天》开始全国公映。此前,它已经拥有了不少赞誉——去年10月亮相平遥电影展,拿下最高奖之一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及最佳女演员奖两项殊荣,接连入围了亚洲电影大奖、柏林电影节,近日斩获都柏林电影节影评人最佳剧本奖。

影片讲述了十六岁少女佩佩为完成和闺蜜一起去日本看雪的约定,从而被走私团伙雇佣,冒险走上“水客”道路的独特遭遇。

《过春天》导演十年磨一剑,田壮壮称其“女版李安”


16岁的佩佩是个一脸纯净的中学生,她家在深圳,每天穿过闸口去香港上学,她在香港有学校有朋友但没有家;但在深圳有家,却没有朋友,这种双城生活,让她注定成为一个没有身份认同感的人。

孤独让佩佩迷失在这个看不清的世界,她不懂得走私的后果,但是却感觉到自己有了一帮朋友,甚至是心仪的男生。

《过春天》导演十年磨一剑,田壮壮称其“女版李安”


她可以参与到这个“集体”之中,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甚至正在融入“香港”,可惜,这一切的快乐,都发生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

《过春天》将一部青春片与社会议题连接在一起,既有青春迷茫的文艺气质,又有犯罪类型的混搭,是一部很有创意的影片。

而导演白雪则跨过青春、犯罪元素,认为这部影片是在写人的情感, “我做的不是人物样本,而在写人与人之间的情谊,香港和内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情愫切不断,人与人之间应该温柔地被看待。”

《过春天》导演十年磨一剑,田壮壮称其“女版李安”


02


白雪最初将剧本定名为《分隔线》,2016年入选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电影新人成才计划”。之后又报名参加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主办的第二届CFDG中国青年电影导演扶持计划(暨“青葱计划”)。

白雪笑说,当时就是想让专家们帮看看剧本,没想到能进入五强,并最终得到万达影视的投资。

让白雪意外的是,这个故事如此有生命力,就这样茁壮地开始生长起来。不仅有了投资方,还有了田壮壮这个强大的后盾担任监制。

《过春天》导演十年磨一剑,田壮壮称其“女版李安”


在整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白雪说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有如神助。坐在监视器前的她,像是一直属于这个位置,丝毫没有忐忑与慌张。

也许,所有的彷徨无措、紧张焦虑都在十年“赋闲”时光中消耗掉了。2007年,白雪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就陷入了失业状态。

究其原因,白雪感慨说:“当时给予青年导演发展的平台并不多,人们对新导演缺乏信任。而当下的年轻人就幸福多了,可以先从‘网大’练手。”

《过春天》导演十年磨一剑,田壮壮称其“女版李安”


在漫长的时间里,无片可拍的她会不自觉地陷入自责之中:“一个导演怎么能毕业了十年,还一部作品也没有?怎么可以让自己做了十年的家庭主妇?”

这十年间,白雪大部分是赋闲在家,偶尔做过场记,帮过田沁鑫导演做话剧,脑中也有20多个构思,但觉得不成熟又都放弃了。

后来,也是为了逼迫自己一下,她又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MFA艺术硕士,“因为这个学位想毕业的话,要求必须拍部长片,我那时怀着孕就去考试了。开学时,孩子是五六个月大。”

《过春天》导演十年磨一剑,田壮壮称其“女版李安”


03


《过春天》的灵感来自一位电影学院文学系同学的剧本,她是香港人,写了一个13岁的深圳女孩每天去香港上学的故事。

白雪读完后觉得被击中了,因为她作为西北人,在深圳长大,之后又到北京上学安家的经历,让她对这个跨境学童有着深深的共鸣,“有种拨开云雾的感觉,说不好是我遇到它,还是它碰到我。”

白雪开始尝试修改朋友的剧本,但是终因不太合适,而决定另起炉灶,“但我非常感谢她当时给了我这样一个题材上的启发,所以我把她放在联合编剧的位置。”

《过春天》导演十年磨一剑,田壮壮称其“女版李安”


白雪创作这个剧本时,纯粹是因为自己喜欢,当时并不知道这个剧本能写到怎样的程度,她心里也不强求,因此,她很放松。

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白雪花了两年时间去深圳、香港两地做调研,和各个年龄层的跨境学童,甚至包括他们的父母去聊,和海关等工作人员聊,和卖手机的聊,还去香港博物馆,去查阅与香港有关的历史书籍,写了两万多字的笔记。

《过春天》导演十年磨一剑,田壮壮称其“女版李安”


除了田壮壮,影片的幕后主创大部分是白雪2003届电影学院的同学,摄影美术录音等等,都是白雪的“小伙伴”,他们各自都已经在这个行当里面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了,很成熟,听说白雪要导戏了,纷纷腾出时间来支持她。

“摄影师和我有十几年的交情,我大学时的所有短片都是他拍的,我们的沟通成本最低,在过了好几遍剧本后,我们在现场几乎不沟通,彼此知道要什么,拍得非常快。”

《过春天》导演十年磨一剑,田壮壮称其“女版李安”


和众多的小伙伴一起合作,大家仿佛重新回到学生时期的创作氛围:“我们都喜欢这个剧本,都把拍这部电影当成是自己的事,没有人说是这就是一份工作,赚钱走人,所以真不是我如何优秀,而是要感谢我们这个创作集体,感谢所有的小伙伴。来自香港的美术师都觉得这是一种久违的创作氛围,每个部门都在加分。”


04


电影拍完后,白雪和田壮壮说,她需要找剪辑师,田壮壮为她推荐了《相爱相亲》以及和贾樟柯合作多次的马修。

《过春天》导演十年磨一剑,田壮壮称其“女版李安”


白雪和马修说,自己要干脆地剪辑,不要转场,马修什么都没说,拿走了所有的素材,就说两个半月后见,这期间白雪还有些忐忑,想着万一剪出来的作品自己不喜欢怎样。

她把自己做这部电影时,经常听的一些电子乐发给马修,后来等到马修把剪辑版本给她时,白雪说自己惊呆了,“怎么这么好看!我脑海里的画面就是这样,有力果敢,很有闯劲,很酷的电影,粗剪时他把我发给他的音乐也放了进去,基本上就是现在成片播放音乐的位置。”

《过春天》导演十年磨一剑,田壮壮称其“女版李安”


正因为如此顺手,白雪说自己的拍摄过程十分享受:“以前在学校拍作业时,前一天还会紧张得睡不着觉,脑子里都是事,可是这次拍摄,却一点都没有焦虑感。”

“我们的美术张兆康老师是香港优秀的美术指导和造型指导,以《摆渡人》拿过金马奖最佳造型奖,《一念无明》也是他做的美术。他在片场看了我一会儿说我不像第一次做导演,不紧张、不慌乱,可能还是因为大家合作默契,心里比较有底,放松时反而思路清晰,心情太紧绷,容易判断不准确。”

《过春天》导演十年磨一剑,田壮壮称其“女版李安”


《过春天》拍完后,监制田壮壮老师开玩笑说白雪像“女版李安”,让家人养了十年。白雪向记者坦承这十年的日子并不好过:“每当我在十年间感到心里发空时,会看李安的书和宗萨仁波切的《正见》,以让自己平静下来。”

现在回想,白雪自认这十年并未被“荒废”,因为她刚毕业时是拍不出《过春天》这样的电影作品的,“无论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时自己都还不成熟,也没有什么阅历,而启动《过春天》时,自己已相对平和、成熟,再去做电影,就是不得不说的状态。以这样的方式开启第一部电影,我觉得这是个幸运的开始。”

《过春天》导演十年磨一剑,田壮壮称其“女版李安”


白雪认为自己做家庭主妇的这十年感受很重要,作为妻子、母亲,她没有生活在真空之中,而是深刻地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往来,这十年来生活的滋养,最后全部在《过春天》中得以释放。


中国电影导演中心

我们不止提供场地,也提供态度

《过春天》导演十年磨一剑,田壮壮称其“女版李安”

微博:@电影导演中心,喜马拉雅:影享·电影大师课,网易号:电影导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