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人家年纪轻轻就 Vice Mayor,你还在刷抖音?

90后的你现在在做什么呢?或许正在为日渐上升的发际线苦恼,每日“三省吾身”:信用卡还清了吗?对象找到了吗?下月房租够交吗?

在你换着“杨超越”头像、转发锦鲤的时候,她已经被任命为 Vice Mayor了!

现在优秀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了,在读博士被任命为 Vice Mayor她就是袁琳,现属在读生社会实践,为期10个月,到期免职。

你看看人家年纪轻轻就 Vice Mayor了,北大博士毕业,可想而知她之前付出了多少努力。这里就很容易想到那句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你还会把时间浪费在刷短视频的这件事上?


你看看人家年纪轻轻就 Vice Mayor,你还在刷抖音?


玩过抖音的成年人都知道,抖音玩多了,是会上瘾的。这款APP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引入让用户上瘾的机制: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用户在看视频,它的界面没有时间,让你不知道自己正处在什么时间,渐渐地你就没有了时间这个概念;视频又那么有趣,还会根据你的喜好给你推荐你喜欢的内容。通常刷着刷着,几个小时就过去了,你才反应过来:我竟然看了那么久?大人都难以抵挡的上瘾机制,何况孩子?

渐渐地,他们发现这些视频的主角里,竟然出现了不少同龄人。

这些同龄人都有很多粉丝,每次表演一段都会有很多很多的赞,这无异于给了孩子们一个暗示:我也能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长久下去,他们的专注力先会被打破,各种五花八门的视频场景将扰乱他们的思绪,令他们无法专心,开始变得烦躁不安。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会因此下降,无法再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学习上,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抖音吸引了。

尽管每则视频的时长只有15秒左右,但,抖音太毒了,一不小心跌入坑,几天内就别想爬出来。根据某数据统计机构的报告,在过去半年中,平均每位用户每天在抖音上消耗的时长达到20.27分钟 像一颗海草海草海草海草,随波飘摇……”每天晚上寝室熄灯前,出生于2000年的大一学生陆千禧都会躺在床上,打开一款名为“抖音”的音乐短视频软件,紧盯手机屏幕上轮番转换的歌曲和舞蹈,频频用手指滑动和点击,不时笑出声来。


你看看人家年纪轻轻就 Vice Mayor,你还在刷抖音?


这恐怕代表了不少年轻人时下最流行的生活状态。打开抖音,只打算玩十分钟,没想到平台精准“投食”,好看得无法让人拒绝啊;心里默默叨念,明天还要早起呢,突然就发现凌晨三点了;对着“老公老公抱抱”的视频,不知不觉就看了一百遍。靠,抖音简直有毒!

抖音成了现象级产品。年初,日活跃用户数量达到6176万,增长率为78%,在媒体报道中俨然超过快手的架势;继而,“双微一抖”的说法不径而来,不仅被微博封杀,而且还一度触发微信的上限屏蔽机制。很明显,不仅是我们,大佬们恐怕也没想到,短视频软件竟然还能杀出一片天。

抖音确实有底气骄傲一把。尽管每则视频的时长只有15秒左右,但正如陆同学感受的那样,抖音太毒了,一不小心跌入坑,几天内就别想爬出来。根据某数据统计机构的报告,在过去半年中,平均每位用户每天在抖音上消耗的时长达到20.27分钟,因此,抖音不得不专门研发防沉迷系统。

陆同学微微一笑,竟然还有这种操作?即便不玩抖音,农药、吃鸡、养青蛙,也够我忙死的。

流量怪兽

一个五十岁的老干部很难理解抖音咋流行起来的。年轻人在上面发神经,“小哥哥小姐姐”地乱叫,配上音轨作各种蹩脚的模仿,跳的全是猴子跳的舞,看不到新闻,也学不到知识。

抖音的目标受众觉得这才是酷的,是好玩的。哪里像这些被互联网抛弃的大爷大妈们,也就配在广场舞上土嗨摇摆,有事没事还跟人家抢篮球场,跑到机动车上健身。

小哥哥、小姐姐们也很自然地觉得,快手上的“双击666”是不是有毛病,非得自残扮可怜赚吆喝,

这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呢?!


你看看人家年纪轻轻就 Vice Mayor,你还在刷抖音?


“那些寒窗苦读十年的人,被认为是愚蠢;

那些在普通岗位上任劳任怨的人,被认为是迂腐,而通过出卖肉体得到金钱,才是成功的。

长此以往,谁还愿意去做那些正当的工作?!

“如果赚钱那么容易,那我也不读书了,去生个孩子好了”。


你看看人家年纪轻轻就 Vice Mayor,你还在刷抖音?


现在的孩子们聚会,通常都会掏出手机,然后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看抖音。有的娃还会告诉家长,班上谁谁的抖音已经有多少多少粉丝了……一脸羡慕。

试想,当孩子们的大脑长期被抖音视频所占领,一个爱浮华、爱奢靡、爱及时行乐,不自律、不喜欢学习、不喜欢思考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他们的人生,真的会从此废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