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要吃“炒虫”,你敢吗?

“惊蛰”要吃“炒虫”,你敢吗?

万物复苏话“惊蛰”

“惊蛰”由来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同时也会有“草木萌动鸿雁来”一说。

“惊蛰”要吃“炒虫”,你敢吗?

“惊蛰”民间习俗

“祭白虎”

广东人认为,蛰伏的动物被春雷惊醒后开始觅食,这时候白虎也会从山中出来觅食,由此通过“祭白虎”喂虎。“祭白虎”习俗现在还很盛,很多庙宇都安置了祭白虎的下坛。

每到惊蛰,特别是中老年人就会手拿祭品,排队祭白虎。有些人还拿鸭蛋喂虎,同时口里念叨“好人近身,小人远离”。

“惊蛰”要吃“炒虫”,你敢吗?

“打小人”

惊蛰节为什么要打小人呢?打小人源于驱虫。春雷惊醒了害虫,每到这一天,农户就要拿着扫帚到田间举行扫虫仪式;

同时还要手持清香、艾草,熏家里的每个角落,希望能够驱走蛇、虫、蚊、鼠等,期许赶走毒害,顺利安全生活。

“惊蛰”要吃“炒虫”,你敢吗?

“炒虫”

“炒虫”习俗,就是把芝麻、黄豆等放在锅中爆炒,比如广西的瑶族炒玉米、江苏瓜洲炒糯米、陕西人炒黄豆、福建的客家人炒豆子炒麦子,都是取“炒虫”“驱虫”之意,为的是灭虫除害。炒好了,全家人围在一起大吃,还要大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

“惊蛰”要吃“炒虫”,你敢吗?

吃梨

惊蛰吃梨的习俗是因为惊蛰后天气明显变暖,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这时吃梨,对身体很有滋养作用。

“惊蛰”要吃“炒虫”,你敢吗?

吃煎烙饼

在山东一些地区,惊蛰农民还会在院里生火烙煎饼,寓意为烟熏火燎将害虫烧死,期许来年谷物少虫害。

“惊蛰”要吃“炒虫”,你敢吗?

惊蛰养生温馨提示

1、保暖防春寒

惊蛰节气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但由于北方冷空气仍较强,气候变化大,且早晚与中午的温差很大,冷暖变幻无常,因而“春捂”尤为重要,不宜过早脱去御寒的衣物,以防感冒。

“惊蛰”要吃“炒虫”,你敢吗?

2、口干舌燥吃清淡

惊蛰时期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饮食宜清淡,饮食少刺激性食物和油腻。春天肝气旺易伤脾,所以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以养脾,可做成大枣粥、山药粥等。

“惊蛰”要吃“炒虫”,你敢吗?

“惊蛰”要吃“炒虫”,你敢吗?

“惊蛰”要吃“炒虫”,你敢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二十四节气文化便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而且惊蛰还有专门的节气养生歌呢!

“惊蛰”要吃“炒虫”,你敢吗?

惊蛰过后春暖花开

吃喝玩乐在兰州祝您

万事顺遂快乐常在!

“惊蛰”要吃“炒虫”,你敢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