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围歼俾斯麦号战列舰行动——第二代皇家方舟号(R91)航空母舰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是英国皇家海军隶下的一艘航母,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先进的航空母舰,是英国二战中战功最卓越、最著名的航空母舰。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是皇家海军历史上第二艘以“皇家方舟“命名的航空母舰,于1935年9月16日开工,1937年4月13日下水,1938年11月16日服役,1941年11月14日被击沉。二战期间参加了著名的围歼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战役,为英国海军舰队最后击沉该舰赢得了先机.

20世纪30年代初期,英国拥有6艘航空母舰,其中暴怒号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鹰号航空母舰、“勇敢”号和“光荣”号都是改建而来。

只有竞技神号航空母舰才是第一艘专门设计的航母,但是毕竟是一艘载机量少、航速较低的小型航空母舰,无法满足战争需要。为此,英国海军需要一种新型的、专门设计的大型航空母舰。

1922年,《华盛顿条约》签订,对各国拥有的航母的总吨位有严格的限制,当时英国航母的总吨位上限为135000吨,皇家海军思前想后,考虑了种种可能,最后确定建造6艘吨位约22000吨的航母,一方面航母的功能最大化,以满足战争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保证不违反条约的限制。

但是当时正值严重经济危机,受财政困扰,直到1934年才得到建造经费。英国海军要求该舰可以搭载6个中队72架飞机、航速超过31节,以便成为海上编队的核心打击力量。在这种背景下,第三代英式航母诞生了。该航母的主设计师为英国著名设计师W·A·D·福布斯,成为英国在二战中装备的主力航母。

1935年9月16日,皇家方舟号在卡梅尔·莱特公司位于伯肯黑德坎贝尔·莱德的造船厂开工建造,1937年4月13日该舰下水,起初该舰准备被命名为“水星”号,随后一战时期的1913年入役的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被改名为“柏伽索斯”号,所以服役当天,英国皇家海军将“水星”号改为皇家方舟号。


这是英国皇家海军史上第2艘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花费英国政府约300万英镑,成为二战爆发前英国皇家海军造价最昂贵的军舰,也成为英国海军后续建造航空母舰的原型。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采用了短而宽的船体设计,这种设计不仅适航性较好,而且在低航速下具有最佳稳定性,转向和航速也要快一些。舰体大量采用焊接工艺节省结构重量,设计岛式上层建筑时利用空气动力学因素以减少湍流,舰桥、烟囱一体化的岛式上层建筑位于右舷。

皇家方舟号采用了高高的干舷,船型长宽比例为7.6:1,由于舰体非常高大,所以从外形上显得雄壮美观,不少海军官兵称之为“二战中英国最漂亮的航空母舰”。同时考虑到海浪会对航空母舰的舰艏造成破坏,皇家方舟号首次采用了封闭式舰首,这也是外形上的一大特征。


皇家方舟号是第一艘安装应急拦阻网的英国航空母舰,拦阻网由液压装置升降,竖起后高为2.44米。还安装8条拦阻索,由4部液压装置控制,应急拦阻网和拦阻索都有效地保证了舰载机着舰时的安全。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为了能够提供最大面积的飞行甲板,采用了外伸式的飞行甲板,飞行甲板很长,延伸出舰艏和舰艉,扩大了飞行甲板面积。飞行甲板一分为二,前部为起飞用,后部为着舰用,是在飞行甲板上可以同时起飞、着舰的最早的英国航空母舰。

皇家方舟号采用了向下弯曲的圆弧形飞行甲板,其中前段飞行甲板向下弯曲的弧度较大,后端飞行甲板向下弯曲的弧度较小,减少了飞行甲板的乱流,这一优点有利于舰载机着舰,受到飞行员的一致认同。

皇家方舟号的机库面积是二战所有航空母舰中面积最大的,拥有上下两层封闭式机库,上层机库长173米、宽18.3米、高4.9米,下层机库长138米、宽18.3米、高4.9米,机库总面积达4885米。机库内存放了大量武器弹药,可以存放72枚457.2毫米鱼雷、360枚500磅炸弹、300枚250磅炸弹、576枚100磅炸弹、800枚20磅炸弹和72万发7.7毫米航空机枪子弹,确保长时间作战。

机库设有通风条件较好的通风口,配备了优良的防火设施。皇家方舟号是当时英国唯一一艘在飞行甲板内安装3部升降机的航空母舰,升降机较窄,运到机库的飞机都必须事先把机翼折叠起来,升降机有两个平台在飞行甲板与两层机库之间分别运行作业。飞行甲板前段安装2台HI-1型液压弹射器。在飞行甲板两侧分别安装1部水上飞机吊车,可以用来起吊飞机或者小艇。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的防空火力较强,装备16门45倍口径114.5毫米高平两用炮、48门40毫米速射高射炮、32挺12.7毫米高射机枪,二战爆发后又加装20挺7.7毫米机枪。皇家方舟号的这套舰载武器方案后来也成为英国航空母舰的标准装备。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设计时要求搭载72架舰载机,但实际载机量一般为60架,不过二战中德国和意大利没有航空母舰,60架舰载机量也够了。通常配置包括48架剑鱼鱼雷攻击机、12架“鱼鹰”战斗轰炸机或者36架“剑鱼”鱼雷攻击机、24架“鱼鹰”。1940年开始,换装了性能更为先进的“管鼻燕”式舰载战斗机和飓风战斗机.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是英国皇家海军可以使用的最先进的航空母舰。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皇家方舟号在二战中参战不到一年零两个月,虽频逢恶战,却屡立战功,创造了许多第一,成为二战中最著名的英国航母。

1941年11月10日,H舰队再次运送战斗机前往马耳他岛。13日黎明,德国U-205号潜艇发现了英国舰队,并向皇家方舟号发射3枚鱼雷,但是没有命中。14时30分,另一艘巡逻的德国潜艇U-81号发现了英国舰队,16时36分,距英国舰队4000米以内时,U-81号向英国战列舰、皇家方舟号和“暴怒”号发射了4枚鱼雷。


U-81号发射的4枚鱼雷实际只有一枚鱼雷命中目标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鱼雷击中的是舰岛下方的右舷舰体中部,导致1名水兵死亡,巨大的爆炸立即产生了长约40米的大洞,几分钟后,大量入水淹没了中心锅炉舱,使皇家方舟号主机停止运转,电力不久中断,加上装载了大量作战物资,舰体开始右倾斜达18度,如果及时抢救,也许不会沉没。

救援组试图将航母拖回港口,因为直布罗陀港并不远,可是由于损管不力、海军没有马上用大型军舰拖带等原因,直到13日夜晚才用2艘拖船拖带前往直布罗陀。6时13分,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开始侧倾,由于进水严重,英军只好弃舰并转移至护航的“军团”号驱逐舰上。6时19分,皇家方舟号最终翻转后沉入海底,距离直布罗陀海峡仅仅40千米。大量的储备浮力使皇家方舟号在海上漂浮14个小时,但救援行动最终宣告失败。

标准排水量22000吨,满载排水量27720吨;舰长243.8米,宽29米,吃水7.2米;6座“海军上将”3缸锅炉,3台“帕森斯”齿轮传动蒸汽轮机;航速31.75节;编制1740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