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從舶來之子到皇室正統

源起


元末,一道異域之風吹至中華大地——大食國工匠將本地燒造技術及原料帶來中國,其製品,被稱為“佛朗嵌”。“佛朗嵌”豔麗妖嬈,與國人素來喜愛的清雅、雍容之趣大為不同,一度被稱為“鬼國窯器”。然而,這位舶來之子很快汲取中華文明,與我國青銅、玻璃、陶瓷、釉料、掐絲鑲嵌等工藝融合,開始在九州大地生根發芽,開枝散葉。



景泰藍:從舶來之子到皇室正統


得名


明景泰年間,“佛朗嵌”融合中國傳統工藝技巧及特色,獲得創新發展,成為中國特有品種。又因多使用藍色為底色進行裝飾,故而得名“景泰藍”。

此時的景泰藍華麗中蘊藉簡約,豔麗中彰顯雍容,深得王公貴族推崇,與雕漆、玉器、象牙雕刻並稱京城“四大名旦”,亦位居“燕京八絕”之首。曾經的舶來之子,終成皇室正統。早期的景泰藍藏於深宮之內,被打上“御用”烙印,成為昭示皇威之物。從太和殿內的香爐,到雍和宮裡的燭臺,景泰藍遍佈宮廷,以其珍重華貴,展現皇族的富有、高貴及唯我獨尊。其地位,已然躍居金銀器之上,市井之民絕難一親芳澤。


景泰藍:從舶來之子到皇室正統


傳說

元朝初年,皇宮失火,金鑾殿與眾奇珍異寶燒成了一片灰燼。但廢墟中多出了一件色彩斑斕晶瑩閃耀的寶瓶。群臣驚訝,獻給皇帝,說是上天所賜。皇上得到此物愛不釋手,當即傳下一道聖旨,調集京城所有能工巧匠,限期三月仿造,如若不然,全部殺頭。聖旨一下,可忙壞了京城裡九九八十一家手工坊的工匠們。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不能參透這上天所賜的工藝。最後只能求助於京城第一名匠“巧手李”,傳說他是女媧後人,因其善做奇巧工藝,才被人們譽為“巧手李”。

不久,“巧手李”稱女媧娘娘身披霞衣、腳踏祥雲給其託夢雲:“寶瓶如花放光彩,全憑巧手把花栽,不得白芨花不開,不經八卦蝶難來,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巧手李”參透此夢,原來皇宮大火,金鑾殿裡寶石金銀燒熔在一起形成此瓶。並下聖旨,不論“巧天工” 製作多少寶瓶,均歸皇宮所有,因為這種珍品是皇宮裡一場大火燒出來的,於是人們都稱其為“奇寶燒”。因為常人沒有資格擁有“奇寶燒”,所以這種藝術成為了宮廷藝術。

景泰藍:從舶來之子到皇室正統

景泰藍:從舶來之子到皇室正統

工藝

一件景泰藍產品從銅板到成型的精美景泰藍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才能完成,因此可以說基本沒有2個完全一樣的景泰藍工藝品。景泰藍主要的製作過程有工藝畫的設計、制胎、掐絲、點藍、燒藍、磨活、鍍金等製作工藝。

明清兩代,御用監和造辦處均在北京設有專為皇家服務的琺琅作坊,北京景泰藍工藝也正是從那時開始從成熟走向了輝煌。

景泰藍:從舶來之子到皇室正統

裁料

景泰藍:從舶來之子到皇室正統

制胎

景泰藍:從舶來之子到皇室正統


掰花

景泰藍:從舶來之子到皇室正統

粘花

景泰藍:從舶來之子到皇室正統

點藍

景泰藍:從舶來之子到皇室正統

燒藍

景泰藍:從舶來之子到皇室正統

磨光

景泰藍:從舶來之子到皇室正統

鍍金

意蘊


在一器一物之上寄託心志,素乃國人之所好。景泰藍的風靡,也與其本身承載的意蘊息息相關。景泰藍集造型藝術、裝飾藝術、環境藝術、空間藝術於一身,製作過程糅合青銅工藝、瓷器工藝、手工繪畫及雕刻技藝於一體,可謂中國傳統技藝集大成者。其製作,亦要經過無數工序,反覆砥礪,終成一器。因其千難萬難,故而珍之重之。

景泰藍的華貴,不是嬌慣餵養出的華貴,而是千錘百煉、浴火而得的華貴。“一件景泰藍,十箱官窯器”。正是這種種的不易與高貴的品格,讓景泰藍豔壓群芳,成為一國之象徵。


景泰藍:從舶來之子到皇室正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