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帝王家享有的獨特工藝


景泰藍:帝王家享有的獨特工藝



銅胎掐絲琺琅,又稱“景泰藍”,過去是一門僅為帝王家享有的獨特工藝。“銅胎掐絲琺琅”,顧名思義,是指在銅胎上,用細薄的扁銅絲掐成花樣,再在銅絲立面圍成的小隔間填充琺琅釉彩,經反覆燒製、鍍金、打磨而成一件件光彩爍目的琺琅器皿。


景泰藍:帝王家享有的獨特工藝



掐絲琺琅自元代從西亞阿拉伯地區傳入中國,有著伊斯蘭教藝術繁複綿密、極重線條和設色的特點,而中國傳統美學是一種忽略色彩與形似的美學。掐絲琺琅的繁麗生動、輝煌燦爛,對國人尤其士大夫階層,造成了審美上的衝擊與反動。譬如像曹昭這樣的文人,就斷然認為琺琅器失之俗豔,“但可婦人閨閣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雖然未能迎合士大夫文人淡雅高潔的趣味,掐絲琺琅卻深得元、明、清幾朝統治者的喜愛。由於盛行於明景泰年間,且早期以亮藍為主調,又名景泰藍。


景泰藍:帝王家享有的獨特工藝



掐絲琺琅技術最早可追溯至元代,但元代工藝還很粗陋,胎型笨重,掐絲欠均勻,色彩也比較單調。到了明中期,工藝臻至成熟,不僅制胎巧奪天工,器型豐富多樣,釉色更是變幻萬端,在早期的寶石藍、菜玉綠、雞血紅、車渠白之上,又新添了葡萄紫、翠藍和玫瑰色,觀之愈加純淨透亮。


景泰藍:帝王家享有的獨特工藝



明晚期,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掐絲琺琅工藝一度陷入低谷。直至康熙年間,掐絲琺琅器才重新開始燒造,到雍正和乾隆年間迎來了第二個高潮。


景泰藍:帝王家享有的獨特工藝



清代掐絲琺琅技藝較之前朝已有長足進步,其一大特點是體量宏偉,器型已從盤、碗、盒、燻、爐、鼎、樽、壺等小巧物什,擴大到了日用傢俱,如桌椅、床榻、箱櫃、屏風、鼎式大香爐等等。如今到故宮走一圈,幾乎各個殿廳裡都放著大而醒目的景泰藍擺件。另一特點是將掐絲琺琅與鏨胎琺琅、畫琺琅、寶石鑲嵌、漆雕、木雕等其他工藝相結合。乾隆曾下旨製造掐絲琺琅佛塔六座,這一組高兩米有餘的“銅胎藍綠地掐絲琺琅宮殿亭式佛塔”,工藝繁複,紋飾曼妙,充滿恢宏莊嚴的皇家氣象。


景泰藍:帝王家享有的獨特工藝



掐絲琺琅被歷代帝王當作獨一無二的皇權與財富的象徵。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宮裡吃年夜飯的時候,唯有皇上用的是景泰藍餐具,陪宴的親王貴胄用的都是瓷或銀質餐具,乾隆皇帝以琺琅器來彰顯帝王與臣子的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