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金句PLUS|《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作文金句PLUS|《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崔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

竹杖纱巾遂称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

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

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

君王深在九重城。

作文金句PLUS|《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解读:

从诗的写作年份和诗中语气来考察,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属于闲官,且诗人所居之地又远离朝廷,因而诗的首句说数年来漂泊江湖,摒弃做官的虚名,下句“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意思说自己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颔联具体描写潇洒的生活:“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云外” ,即指世俗之外,宦海之外,此指诗人现居的闲散之地,此联诗人自述一切率意而为,有时逢寺即宿,有时日落西山,无事时沿江漫行。

颈联归结到寄韦李本意。上句陶潜指李明府,陶曾为彭泽令,故以陶比李,下句庾亮指韦应物。陶渊明既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李又是崔峒友人;庾亮为晋朝太尉,韦应物为大历、贞元间著名山水诗人,性格清雅闲静,诗风恬淡,亦非追求功名利禄者。崔峒以两位清雅疏放的古人,比喻两位同样雅洁的今人,说他们做官,不说政绩怎样,而说看花、对月,这样写主要是对他们“吏隐”生活的向往,同时稍露自伤不遇之情。

尾联转入满腹牢骚不平,诗人向两位朋友诉苦:我不远万里,到京城献书,一片赤诚,谁知难以上达天听,不为君知。怨自己运气不好,怨君王深居禁中,不能赏识自己的才干,使得他不能像韦苏州和李明府那样,既能当官,又过着“潇洒送日月”的生活。

作文金句PLUS|《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适用主题】

报国;隐逸;友情……

【主题速用】

南宋主和派又占了上风的背景之下,辛弃疾仍向宋孝宗上奏了他的著名的《美芹十论》。但他的主张、建议都没引起朝廷的重视,这使他感到了极大的悲愤和苦闷。“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抒写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不平和悲愤。

无独有偶,崔峒晚年,不远万里,风尘仆仆,舟车劳顿,到京城献书,力图凭自己一腔报国之志获得皇帝青睐,用一身所学,一展自己鸿鹄之志。奈何“君之门兮九重”, 自己一片赤诚之心,难以上达天听,不为君知。

——————————

本文刊登于《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8年3期

Email | [email protected]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邮发代号:12-77

淘宝搜索店铺名:吉林省青少年报刊总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