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融資的五大資本結構理論

關於融資的五大資本結構理論

關於融資的五大資本結構理論

(1)MM理論:

企業的市場價值取決於按照與風險程度相適應的預期收益率進行資本化的預期收益水平。(企業的價值等於企業所有的預期收益額除以適用於該企業風險等級的報酬率

後來引入企業所得稅因素與個人所得稅因素,用稅後債務成本替代原來的債務成本。公司的加權平均成本會隨著財務槓桿的加大而降低,負債越多的公司收益與價值就越高。

考慮了負債的節稅因素,但卻忽略了負債增加而引發財務風險的可能性,忽略了財務危機成本和代理成本。

(2)權衡理論:

在考慮平衡債務利息的抵稅效應及財務困境成本兩個因素的基礎上,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時的最佳資本結構。

(3)信號傳遞理論

公司向外界傳遞公司信息的方式:利潤宣告、股利宣告、融資宣告。

企業家在項目投入資本的大小完全取決於個人對項目收益潛力的決心,企業擁有者的股份越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項目的價值越高。

(4)新優序融資理論

擁有企業控制權和大量企業股票份額的股東更可能採用現金或債務的方式為新項目融資,不願通過發行股票進行股權融資,以此避免股份稀釋和喪失控制權的風險。

(5)財務契約理論

財務契約-債務契約,通過設計限制條款

來控制債務,確保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維護債權人和股東的權益,從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和最優資本結構的目標。

可設計轉換條款、可贖回條款、優先債務條款等財務契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