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淪陷:文明鏡成變色鏡 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公德淪陷:文明鏡成變色鏡 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當前,我國正處在新舊社會形態交替的重大變革期,過去廣泛形成的社會公共道德基礎受到了嚴重衝擊,人們的主體意識和主人翁精神普遍淡化,昔日的“文明鏡”變成了現在的“變色鏡”,很多因缺乏公共道德引發的問題,逐漸演化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瘋狂的社會融資。受拜金主義思潮影響,社會上各種非法融資形式比比皆是,網上網下的融資手段時時翻新。更有甚者,隨便租幾間房,擺上幾臺電腦,就可以變成融資主體,瘋狂的把人們的辛苦錢悉數捲走,之後人去樓空。被騙的景象,簡直堪稱慘不忍睹。

醫療領域熟的視無睹。病人得了"絕症",好了自然是醫院和醫生醫術高明。病人一旦不治而亡,自然歸結是"絕症"無法醫治。特別是一些醫院醫術不精,賣弄權威,錯診誤診不斷,視病人為實驗品,和當年"731"把活人當標本沒什麼區別。一些醫院毫無醫德醫風可言,接“紅包”已成為家常便飯,收取好處費好似不成文規定。

假冒偽劣危害百姓健康。物慾橫流,很多部門監管不力,假冒偽劣商品氾濫盛行,假藥品、假食品、假保健品無處不在,坑蒙拐騙層出不窮,百姓防不勝防。

道德感和正義感缺失。在很多人眼裡,見義勇為不再是風尚,反而招身惹禍,成為累贅。敬老愛幼不再是美德,公共汽車讓座已成傻拉吧唧。公共場所排隊也不再是文明之風,誰人高馬大,身強力壯,能擠在最前面,不但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社會公德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內容。國家必須把社會公共道德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努力正本清源,出重拳,下猛藥,全面打造文明向上的穩定和諧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