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名大學老師,不想和人交往,沒有朋友,更不想為評職稱的事和人打交道,怎麼辦?

好啊呦1123


有溫度有靈感的高校人才真經為你解答。

真經在大學裡做人事工作很多年,見過不少性格內向、不愛與人打交道的老師。普遍認為,老師內向並不是一件壞事,內向的人能更專注於自己的專業,專注學術,生活也更純粹,不會去做那些有辱學術聲譽的事情。當然,這樣的人恐怕也只有在高校或者研究院這樣的地方工作,在這些地方,他們還有機會可以得到應得的尊重。

不可否認,大多數高校的職稱評審存在人情關係和圈子文化,有關係有人脈,評起來肯定是更加容易。但是,高校也是認乾貨的地方,只要你能拿出讓人信服的業績,專家們是不可能隨便把你評下去的,如果你有CNS,都不用專家評了,學校直接給你教授。

舉一個我們學校老師的例子。這位老師當年面試時我就在場,看得出他口頭表達能力很弱,性格也特別內向,能不說話就不說話。對於搞關係更是一竅不通,留校後在學院裡人際關係處理得也不是很好。學校把他安排到了專職科研崗位,不用上課。但這位老師的學術水平確實很高,而且做科研特別專注,據同課題組的老師說,他有時琢磨一個問題,可以在實驗室裡一動不動坐上好幾個小時。後來,他很快就評上了副教授,不到40歲評教授的時候,又是排在學院第一名。

所以,不會跑關係不算什麼,題主只要能潛心工作,取得突出成績,職稱都不算事。當然,現代 的科學研究特別強調團隊合作,你可以不和外人打交道,但與團隊內部的導師、同事、師兄弟、學生等還是應該搞好關係,至少應該和善相待,多為別人做點什麼。否則,你可能會被同事們貼上“孤僻”“怪異”的標籤,會失去其他人的幫助和支持,你的學術研究也很難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如果你還要從事教學工作,那至少保證與學生的交流要通暢,否則,很難搞好教學工作。


高校人才真經


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熱愛教學卻深感無所作為,心有不甘。若真如此,你可以嘗試去開一下掛。

我經歷了一個巔峰,現在回覆原狀,但心釋然了,安定了。待我細講給你聽:

1.很長一段時間,我熱愛教學喜歡並受喜歡於學生,卻因為不愛科研不愛與人套近乎,在世間界毫無突破。每每見身邊人有所作為心生羨慕。同時從小抑鬱的我一直在找性情上的突破。

2.年歲漸長,接觸了大量知識與各種方法,我開始嘗試冥想。並開始有了切實的變化:專注力,自信心,積極性等方面大幅度提升。我開始跳舞唱歌,性格開朗活潑。其實很小就喜歡這些。感覺總算迴歸本性了。

3.性情的改變同時帶來教學科研上的積極性和行動力。作為一線教師我用教學輔助科研,異常勤奮,被人稱為“勵志姐”。寫出高水平論文並開始頻頻獲獎。開掛模式啟動。

4.幾年下來,不用與人套近乎,完全憑藉自己實力,一次性通過職稱晉升,這在我們學校非常少見。把自己與大家都嚇了一跳。

最近,因為身體原因,放下科研與拼搏。只是從事自己熱愛的教學。人生回覆到從前。心裡也是安頓好的。

總之,如果要有所突破,可以首先從行動開始(如我的冥想),帶來身心改變,人生各方面都可以有所突破。

如果本身心就是安頓的,那更好,安於現狀可以是一個褒義詞呢。




壹兒


我周圍很多大學老師,就是你的心態,不願意交往應酬,不願意評職稱,如果你的不在意這個,其實無所謂,但是最最重要的事情,你必須把課講好,收到學生的尊重,喜歡你的課程,甚至一課難求,搶課系統最先把你的課搶完。我周圍有許多這樣的老師,就是講師,副教授,但是課講的極好。其他的無慾無求。


廢柴70後


我是老師,雖不是大學老師,我也是這種生活方式。我行我素,只要把本職工作做好,根本不需要怎麼辦。

一、人際交往

一個人在社會中、在生活中、在單位中,總有我不喜歡的人,同時也不可避免有人不喜歡我。我就只和與我相互喜歡的人交往,不管對方是什麼級別的領導,如果我不喜歡這個人,除了工作需要,我不會和他交往。不管我多麼差、性格多麼的不合群,總會有欣賞我的人。遇到了會欣賞我的人,我會好好珍惜我們之間的情誼。

二、不評職稱

評與不評職稱,簡而言之,差別就是收入上的差別。我想即使少了那麼點錢,也不會對自己生活有太大的影響,只要自己想這麼做,無所謂。生活是自己在過,不是過給別人看,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自己決定。作為老師,最公正的評價就是學生,你是什麼樣的老師,學生心中最清楚。並不是用職稱級別來衡量,評上教授的要沒真實水平,被學生稱為“叫獸”,專家被稱為“磚家”。而真正有水平的老師,不管你是講師還是助教,都會贏得學生的喜愛與尊重。

三、和喜歡的人做喜歡的事

做為大學老師(其實也不僅是大學老師),只要有真材實料,和喜歡的人做自己喜歡的事,變現的途徑也非常多。能夠做到和喜歡的人做喜歡的事,也是人生在一件美事,相比人際交往、評職稱肯定要強得多。

人家能評上我不羨慕,畢竟也是人家努力的結果。我不評,有我的生活方式,我的生活我做主。


冰晨學習


一名大學老師,不想和人交往,沒有朋友,更不想為評職稱的事和人打交道,我覺得是不正常的,更不利於自己的發展。你難道要一個人要活在自己封閉的圈子裡嗎?

一般不想和人交往的人有這幾種情況:

一、自卑不自信的人。

不自信的人,說話、做事沒有底氣,害怕說錯被人看不起,不願多參加社會公共活動。

二、不善於表達,不善於交流的人。

有些人口吃或表達能力欠佳,不敢表達。實質上只有多鍛鍊自己的口才才能變好。



三、自命清高的人。

我單位就有一個北師大的研生自認為自己學歷高,不肯與其他人交流。有好的機會別人也不會去推薦他,每次投票時他的票數最低。經過幾次碰壁後,他的思想已經慢慢改變了。

四、遭受打擊,悲觀的人。

有些人在經歷家庭的變故後,心情沉重,不願與外人交流。

不與他人交往這不是好的現象,是一種逃避現實,不敢面對現實的做法。

1、你不與他人交往,你就沒有多少朋友,遇到困難就會少有人幫助。

2、你不與他人交往你的想法別人無法知曉,你的能力也無法展現,領導也不會給你平臺。



3、你不與他人交流,做為一名老師是很不利的,你在授課後,學生對知識的掌情況及建議都需要和學生進行交流。

4、你不與他人交往,更不想為評職稱的事與他人交往,要知道為評職稱事關個人利益,大家都搶破腦袋,你不與別人交往,別人怎麼會把這個機會給你。

總之,你應改變自己的不足,多鍛鍊自己的交際能力,早日容入社會,才能更好的發展。


教育黃金眼



其實對於已經是大學老師的朋友來說,只要你把本職工作做好,你個人的性格特點說得狠一些,沒人關心,是否願意和人交往,是否有朋友,想不想評職稱都是自己的問題,你不想評,想評的老師一大堆,所以,只要不影響正常的工作,不給領導找麻煩,個人的愛好和個人的發展前途只由個人決定,任何人無權干涉,但是,這僅限於現在你已經是大學老師,如果你現在正在準備應聘,如果還是這樣的性格,恐怕會真的影響到你個人的前途。所以我們分兩種情況來討論。

1、 已經工作多年的教師

由於政策的關係,大家都知道,十幾年前評職稱還是比較容易的,評上教授的就不用說了,有的相對年輕的教師評上副教授後,正要評正高的時候,發現學校的政策變了,標準提高了,不但要求有國家級的項目,還要求發表一定級別和數量的論文,結果之前由於評審條件相對簡單,沒有一定的積累,現在想再從新開始已經不可能了,所以正高對於這些老師來說已經可望而不可及了。

觀察號周圍的同事就有這種情況,平時除了學院開大會能見到面,平時上完課就回家了,很少和人打交道,有沒有朋友不太清楚,既然不想評職稱,也不需要和學院院辦、學術委員會的一些人打交道,更不用為了評職稱而去做一些自己根本不想或不願意的事。這些人也沒有看到有多大的心理問題,生活照舊,而且也沒多大的壓力。

但這還要和具體學校的政策有關係,因為觀察號所在的學校和學院還有純教學崗的崗位設置,只要完成一定數量的教學任務即可,沒有科研任務,對於這些人來說,只要完成規定的工作量,其它各項也都考核合格,以副教授為例,分為五六七三級,最低可以留在七級。所以你個人無慾無求,政策又允許,那就是“好嗨喲”。

2、 剛參加工作或準備當大學老師的朋友

如果你是準備到大學工作,我不清楚其它高校時如何選拔教師的,當然,高層次、大牛級別的人物是由學校來負責招聘的,我們只談一般學院招聘的教師,我們在應聘教師中選擇老師的時候,首先主要關注一下以下信息:本碩博學校、發表論文情況、獲獎情況、科研方向是否和現有的方向能夠有交叉等等,這些都是所謂的硬件。而在面試的時候,我們更關注的是招聘的老師來了之後能否和大家合拍,這個在面試的時候通過一些問題的交流很容易看出來,我們一般選擇的都是性格相對開朗,能夠比較合群的老師,否則在將來不論是教學工作安排,還是其它工作的委派都會出現問題。

另外一點要說的就是,現在可能很多高校出臺五年“非升即走”或“非升即轉”,即便你再不想評職稱,那麼五年後如果你的職稱不能更進一步,那隻能離開工作崗位了,所以,在評職稱的時候,必定要和相關部門的負責人打交道,這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你是剛剛參加工作,不論你原來是否是師範科班出身,大學的教學內容即便你自己學的很明白,不見得能夠講的明白,即便你學過,你學的版本和任職學校的版本也不一定相同,你的理解和學生的理解方式存在差異,在這種情況下,向其他有經驗的老師學習、請教是必不可少的,同事之間的交流也是避免不了的。

最後從科研的角度來說,一個人自己閉門造車而不參加學術會議或相關的討論,科研工作發展必定受到限制,更不利於個人的發展。


綜上,觀察號認為,如果不和人交往、不和人打交道不影響你的工作和生活,那就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就好,反之,就要積極擁抱社會。不要拿名人的個例來代表所有人,畢竟我們大多數還是凡人。


聊大學生活,談考研考博,教育觀察號在頭條等你。


教育觀察號


我也是大學老師,初入職時經常感嘆:這就是大學老師?素質這樣差?活得這樣世俗?

後來想明白了,職業只是社會生活中眾多身份的其中一個,大家都是凡人,都無可避免的要接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洗禮,不對別人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不食人間煙火的要求,其實沒什麼不可接受的。

如果你不想跟別人打交道,其實也未嘗不可,不走仕途,好好做個學者,做你自己的課題,一樣可以評職稱,但說實話,會相對慢一點,補償就是生活變得簡單且輕鬆,因為世界上最難的課題就是:如何與人相處。


想不熬夜怎麼就那麼難


從你的描述來看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好在你的處事風格能讓你在學術和教學上能沉澱下來,能出真正的成果,那壞處就是缺少交流讓人的生活變得乏味,也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在大學裡,我們看到很多的老師都有這樣的性格,我上大學時候的一個政治老師,就是那種非常人格獨立的,從來不會和誰搞什麼人情禮往,只專注於自己的教學和論文,也深得學生們的喜愛,她的公共課基本上都爆滿,我經常都站在後面聽課。但就這樣以為優秀的老師,結果就是一直評不上副教授,學校的條條框框太多,最終鬱鬱寡歡,得了乳腺癌去世了。

其實這個悲劇就很能說明一個問題:

在大學裡老師要深得學生喜歡,就必須要有獨立的人格,在學術和教學上進行沉澱,但是也必須要有開朗而健康的心理,善於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如果過於格格不入也是不利於身心健康的。

所以,我建議你要及時調整心態改善目前的狀況:

1、不想和人交往不代表誰都不能交往,要積極融入集體,包括教師同事內志同道合的,甚至是學生。

2、繼續保持獨立的人格,紮實教學和科研。

3、敞開胸懷,為了自己的正當的權益去積極溝通。

如果實在是適應不了大學老師的崗位有可以果斷的辭職,去培訓機構或者中小學,甚至是企業,但在其他類型學校也是需要溝通和與人打交道的,所以我還是建議你在目前的狀態下進行調整。

總的來說,你是一位好老師,但未必能成為大師,因為大師是一定要融入社會的,溝通和交流也能讓你找到更多的靈感。祝你好運!

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支持我的,給我個贊和關注哦


美蛙英語


同感,這也是大學老師的利弊所在,一般都是教學兩天,其他的時間基本都是自己的,人際關係最單純最淡漠的估計就是大學老師群體了,如果你願意你可以與世無爭,最好最基本的教學就行了。大學老師的工作和生活太特別了,一年基本上2/3時間都是自由支配的,當然還要備好課,這個是不能馬虎大意的!


Jason0716


這位老師,你這有可能是抑鬱症的表現啊,不改觀現狀怎麼教書育人,建議去諮詢醫生。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作為老師,教書和育人二者兼顧才能稱之合格。專業水平無論高低,至少,傳遞給學生的應該是一種積極奮進和樂觀豁達的精神狀態。

你這個樣子,不願意與人交往,不願意評選職稱,完全是一種消極沉鬱的狀態。怎麼帶好學生?怎麼照顧好家人?

作為一名老師,我所說的這些,應該比我還懂。關鍵是要積極的去改變。至少 ,可以和家人,和醫生先多交流,來網上問怎麼辦,是有點虛擬的,起不到實際效果。

如果提問者是這位老師的家人,建議增加對他的關心和照顧,不要使用過激的語言和不滿情緒,帶他去醫院積極治療。

馬上去,就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