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幾招,吵架不會再陷入被動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什麼是吵架?為什麼會吵架?怎麼吵架?

學會這幾招,吵架不會再陷入被動

在人類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是極具個性的個體,我們彼此有著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等等。而我們在平時與他人的接觸中也無法避免一些衝突的發生,與打架不同,吵架的形式更為“委婉”、多樣,但是它所帶來的殺傷力有時反而更為扎心。

其實,追根究底來講,一切吵架的源頭都是來自於溝通。

學會這幾招,吵架不會再陷入被動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就是將彼此傳遞出來的信息重新進行編碼和解碼,然後再讀取信息。由於不同的情緒、文化、環境、經歷、立場,往往會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一些偏差,從而導致“莫名其妙”的衝突。

而吵架正是是指雙方在發生激烈衝突的時候,帶著強烈情緒的一種互相溝通,同時,廣義的吵架也包含了一方對另一方的抱怨、指責,甚至是冷暴力等等。而我們在吵架中使用的武器也不僅限於言語,還包含有表情、情感和行為。

吵架中最常見到的情緒就是憤怒,但其他負性情緒,如絕望、失落、委屈等等。

學會這幾招,吵架不會再陷入被動

吵架爭得臉紅脖子粗這類是面部表情,有人甚至會覺得表現猙獰一些更佔據優勢。

另外,吵架中會激動得指手畫腳,這是肢體呈現,這種情況多數出現在小孩子身上,因為語言能力開發得並不全面,他們往往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而行為方面最常見的就是就是冷暴力,這種方式 的殺傷力不低於前面兩種。

言歸正傳,既然今天的主題是“吵架攻略”,那麼我們將在這裡討論一下在吵架中如何反擊。當然,謹記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底線。而反擊講究是就是後手出招。

先來搞清楚吵架的本質是什麼:一是偽邏輯,二是偽道德

學會這幾招,吵架不會再陷入被動


前者利於攪渾局勢,後者則是心理上的綁架,兩種都是為了將對方的邏輯打亂,以達到後發制人的效果。

先來講一講怎麼用自己的偽邏輯“忽悠”對方,讓對方不僅懷疑自己的邏輯,還會覺得你說的竟然很有道理,從而失去底氣,沒有氣勢再與你爭辯下去;

或者說是換個角度尋找對方邏輯的漏洞,再闡明因此導致更壞的結果,讓對方進一步覺得心虛。

首先是讓偽邏輯打到對方。既然想利用對方的邏輯,那就從對方拋過來的話裡面關鍵詞入手,切中要害。即定義戰。每句話都會有邏輯和關鍵詞,吵架的話當然也有。

任何時候,你都必須保持冷靜的頭腦,將主動權牢牢握在自己手心裡。

學會這幾招,吵架不會再陷入被動

首先你要想方設法分析對方話裡每個詞的定義,思考如何去擴大對方的定義,將對方給繞進去,讓對方套入你的邏輯成為他言語中鄙視的的類型;順便再弱化自己的定義,避免自己也在坑裡,成為攻擊的目標。

比如:你一個大人跟孩子計較什麼?就算你認同這個觀點,你要分析,大人的定義、孩子的定義是什麼。你說:你這個大人和我這個孩子計較什麼?既然你說大人和孩子,那我也是孩子,你是大人,那你為什麼計較我啊?

同樣也可以說:長輩是指有道德的老人,而不是隻有年紀的壞人,一下把對方排除於定義之外。

然後是指出對方的邏輯漏洞。這方面對於初學者來說相對較難,畢竟很多邏輯看起來確實有一些道理,但是卻是有些人雙重標準下的歪理,所以在此之前需要學會如何快速讓頭腦冷靜下來。

學會這幾招,吵架不會再陷入被動

因為很多吵架的人說出來的話很少經過大腦,因此他們自己也會有點懵。你往往一個為什麼,對方就會語塞。

因為,正常人一般都會對一些慣用默認的邏輯拿來理所應當的使用,再加上很少會有人會去質疑。這時候你的一句質疑反問,往往會打亂對方思路,讓其不由自主的懷疑自己的邏輯。

學會這幾招,吵架不會再陷入被動


“你這樣將來肯定沒出息”“為什麼我有沒有出息會輪到你這種失敗的人來決定呢?”


一個響亮的質疑,對方一定愣住,思考你的問題的時候,對方就會沒底氣的遲疑。至於人身攻擊類型的吵架,我們還是不提倡,畢竟這樣會拉低你的智商水平,將你變成和對方一樣的野蠻人。

學會這幾招,吵架不會再陷入被動

另外,我們吵架最終的結果也大致分為三類:
暫時擱置、委曲求全和得寸進尺。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被以“和”為貴的生活智慧所影響,許多衝突往往都會被暫時擱置,因為古人始終相信時間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還有兩種情形就是一方得逞,一方讓步

學會這幾招,吵架不會再陷入被動

尤其在雙方關係不平等的狀態下,通常發生一方退讓的情況。而退讓的一方,會累積大量的負面情緒,其實根本就還沒有將問題解決掉。而得逞的一方也更有可能得寸進尺。

所以說如何處理這些事情非常講究技巧,但是我們從未在學校學過如何去與人相處,即使是這麼重要的東西,最多也只是通過我們自己觀察來得出一點朦朧的印象。

前面說了一些吵架時的小技巧,下面我們再來討論一下吵架時應該持有的心態:

學會這幾招,吵架不會再陷入被動


1. 你得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要知道衝突在人際關係中很正常,彼此和諧的關係也是需要努力才能促成的。尊重相互文化、信仰、性格等因素的差異性,理解各自的立場的限制,多傾聽對方的想法,求同存異。

2. 需要學會如何正確的歸因,理解到正常人的自利偏差——對自己寬容,對別人苛刻的傾向。多換位思考,考慮到別人的目標和立場。以審視自己在這件事上是否存在理解上的偏差。面對複雜的世事和人性,我們必須擁有足夠寬容的能力。

3. 另外還要學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的沼澤。儘可能安靜下來,理性地去分析別人和自己的真正訴求,耐心的聽完別人的意思,再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期望。

還有切忌翻舊賬,哪壺不開提哪壺;不要隨意猜測別人的想法和目的,覺得自己料事如神;停止交叉抱怨,不要重複自己的話等等。

學會這幾招,吵架不會再陷入被動

在日常生活中,希望每個人絞盡腦汁想的不是如何去擊敗別人,而是思考如何去與他人更好的和諧相處。這樣的話,我們的世界將會減少很多紛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