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斷臂求生,拼多多流血上位,電商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當電商領域阿里登頂、京東千年老二幾成定局之後,丁磊在網易內部靜悄悄地孵化出了考拉和嚴選,瞄準中產人群,把這家老牌互聯網公司挺入電商時代。前谷歌工程師黃錚則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瞄準五環外的人群一個便宜三個愛,收割了很多大爺大媽網絡購物的第一次。

兩家公司的中場戰果卻頗為不同。

網易戰局已定

最近,網易發佈了2018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網易Q4營收198.44億元,同比增長36.8%,其中在線遊戲服務營收110.2億元,同比增加37.7%,電商業務營收66.79億元,同比增加43.5%。

但這些增長背後,網易的淨利潤卻在下滑。2018年網易全年營收為671.56億元,淨利潤為61.52億元,相比去年107.08億元的淨利潤,下滑超過40%。網易方面稱,淨利潤的下滑主要源於遊戲研發的投入、電商業務的擴張和對網易雲音樂等創新服務投入。

網易斷臂求生,拼多多流血上位,電商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眾所周知,網易的電商業務主要靠兩駕馬車驅動,分別是網易考拉和網易嚴選。網易嚴選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2016年4月正式上線,由於踩準了精品電商的發展節點,一經上線便迅速走紅。受此鼓舞,丁磊也在2017年初為網易嚴選制定了2017年和2018年的GMV目標,分別為70億和200億。

但丁磊也沒能擺脫自營電商的虧損怪圈。他可能低估了自營電商供應鏈管理的難度,也高估了對於資本市場持續虧損的容忍度,最終舉起了裁員和整合的大刀。

網易斷臂求生,拼多多流血上位,電商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這也就說明,單純追求GMV的增長並不能換來可持續的、良性的增長。相反,一旦各個環節把控不好,資金佔用、單品動銷率低、庫存積壓等問題會全面爆發。

要品質還是要數量,網易嚴選需要做出慎重選擇。

越過京東,拼多多躋身老二

最近拼多多發佈財報,2018年Q4,拼多多營收為56.539億元,較截至2017年同期的11.794億元同比增長379%;較上一季環比增長68%。全年實現營收131.20億元,同比增長652%。超越華爾街關於拼多多Q4收入預期為7.89億美元(約53億元人民幣),對公司全年的收入預期為18.7億美元(約125.6億元人民幣)。

作為2.0代電商平臺,拼多多已經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並且仍將延續高速增長。瑞銀預測,2021年,拼多多的年活躍用戶將達6.28億,與阿里巴巴集團2018年底的用戶數持平;年GMV將趕超京東,達2.07萬億元。2023年,拼多多的用戶年平均消費將達3823元,超越以高客單價為代表的京東當下的水平。

網易斷臂求生,拼多多流血上位,電商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摩根士丹利還指出,拼多多管理層對於山寨和假劣產品的治理工作堅決且富有成效,平臺出售高價商品的表現亦遠高於市場預期。同時,較長的經營往績和持續強勁增長,已經打消了市場對拼多多創新業務模式可持續性的顧慮。

而人們也沒有忘記,就在今年1月底的時候,拼多多市值報318.38億美元,一度超越京東。

不管是從資本的角度,還是以上那些喜聞樂見的數據,拼多多似乎理應有著衝破京東,一躍成為阿里之下“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的自信。

網易斷臂求生,拼多多流血上位,電商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儘管京東第四度財報超出華爾街預期,2018年全年新增年度活躍用戶僅1280萬,重歸增長的軌道仍需時日。不過,京東與拼多多在現階段服務的用戶重疊度可能並不高,目前,京東年活躍用戶人均貢獻GMV約為5568元,約是拼多多1127元的5倍。京東在財報中也特別強調其超過1000萬的PLUS會員的高學歷和高線城市特質:「89%為本科及以上,60%居住在一二線城市,65%在35歲以下。」

雖然阿里、京東、拼多多、網易都有各自的煩惱,但電商毋庸置疑地還是一個好行業。相比資訊、視頻、社交媒體等行業相比面臨更少的政策波動風險,而且電商與支付之間的天然聯繫,也使得電商初創公司相比其他公司的享有更高的估值。例如,同樣擁有2億左右用戶的豆瓣、知乎等在線社區其估值只是數十億美元,而擁有同等體量的電商平臺則是數百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