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港口潛在的“顛覆者”是誰??

惠譽國際評級公司(Fitch Ratings)在一份新報告中表示,未來10年內,全球港口的銷量將繼續增長,但未來10年的增長速度將更為溫和。

全球港口吞吐量在過去十年中顯示出彈性,儘管經濟衰退期間出現波動,但吞吐量增長超過了經濟增長率。貨物的集裝箱化和不斷增加的船舶規模以及港口的配套基礎設施都促成了這些吞吐量趨勢。

未來十年港口潛在的“顛覆者”是誰??

然而,隨著這些趨勢的成熟,增長率相對於歷史平均水平正在放緩,而預計將繼續增長的量增長可能更接近於全球GDP的增長。保護主義貿易政策的增加,生產中心的轉變以及顛覆性技術的出現都是考慮未來吞吐量水平進一步增加複雜性的因素。

關於美中貿易關係,“儘管在某些情況下中國貿易風險高度集中,但主要停靠港口能夠抵禦風暴,”高級主管艾瑪格里菲斯說。“相反,較小和更專業化的港口將有較少的餘地抵消進口和出口的重大損失,如果處理的商品是關稅的目標。”

貿易政策的轉變不太可能對位於北美的港口有意義地抑制增長。格里菲斯說:“港口投資將繼續關注能力增強,以適應更大的船隻,而投資者對北美港口資產的興趣似乎在增加。”

拉丁美洲港口的前景更加難以預測。亞洲和美國近期貿易政策的變化使巴拿馬運河集裝箱業務的未來表現蒙上陰影,而巴西港口仍面臨產能過剩的挑戰。

歐洲和中東的港口並不直接參與美中貿易戰的交叉。但是,如果爭議對全球貿易流動產生影響,歐洲GDP增長與貿易流量之間的歷史關係將受到不利影響。隨著新的海關流程和非關稅壁壘的上線,歐洲港口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出現更大問題,因為貿易流動可能會中斷英國退歐。

美中貿易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影響亞太地區港口的增長速度,而這些增長速度是增長的主要原因。如果爭端繼續升級,雙邊貿易尤其會受到影響。

根據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的數據,未來幾年潛在的行業“顛覆者”包括:

•3D打印和自動駕駛汽車的出現,有可能改變傳統的供應鏈和物流管理;

•全球變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響,無論是在轉變貿易路線方面還是直接影響港口基礎設施方面;

•電力市場和燃料經濟的轉變,重塑貨物類型及其支持港口設施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